Back to UGC Home
 
 
年度回顧 

與持份者的溝通╱接觸

主席與院校學院院長及系主任會晤
教資會主席到訪八所教資會資助院校(資助院校),向學院院長及系主任簡介本會工作,聽取他們對高等教育多個課題(包括2012-15三年期的學術發展規劃工作及研究撥款改革)的意見,並了解他們關注的事宜。.

 

 

向傳媒簡報教資會工作
教資會在2010年4月、9月和2011年1月舉行會議。每次會議後,主席都與數名委員會見傳媒,簡報曾討論的主要議題。


推出教資會網誌
教資會首次設立中英文網誌,以進一步加強與網絡社群溝通,鼓勵市民隨時發表意見。設立網誌後,教資會可經常向公眾發布工作近況和最新動態,以及回應持份者對有關教資會政策的主要意見和關注。

 

教資會公布新的《程序便覽》
《程序便覽》闡述教資會、政府及院校之間的關係,訂明三者相互合作的主要運作程序。教資會已大幅修訂和簡化《程序便覽》,務求提高工作效率,同時提高三者向公眾的問責性。經修訂的《程序便覽》在2010年7月1日生效。

研究資助局-公眾講座與訪問交流
為推廣教資會和研資局的工作,宣揚本港研究人員的研究成果,研資局自2009年4月起定期與香港科學館合辦公眾講座。最近一次公眾講座在2011年1月29日舉行,闡述兩項獲「卓越學科領域計劃」資助的成果。該兩個項目為「植物及農業生物科技中心」和「香港經濟與企業策略研究所」。  

研資局在2010年6月17日到訪中大。當日交流活動包括聆聽中大高層管理人員概述該校的研究工作、參觀以該校整體研究環境為主題的中央海報展覽、分組訪問不同學院╱學系,以及會晤研究院課程學生和初級教學人員,與他們交換意見。

  

高等教育檢討

諮詢會
教資會高等教育檢討小組繼2009年9月舉行的諮詢會,在2010年4月舉行兩場諮詢會,收集持份者的意見,參加者包括超過100名專上院校教職員和學生,以及質素保證機構代表等。他們的意見有助教資會擬備《展望香港高等教育體系》報告的內容和建議,報告於2010年12月發布。

 

 

發表《展望香港高等教育體系》報告
教資會的《展望香港高等教育體系》報告是經廣泛諮詢專上界別的持份者,及教資會全體委員討論後完成的。教資會於2010年12月1日向政府提交該報告,並於同日向公眾發布。報告涵蓋多項有關專上教育界別的事宜,並為專上教育界的未來發展策略提出建議。政府正就報告諮詢公眾和各界人士,再考慮如何落實有關建議。

向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簡介報告
2011年1月,教資會主席、高等教育檢討小組召集人和教資會秘書長出席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會議,介紹《展望香港高等教育體系》報告。

 

「3+3+4」學制改革

教資會資助的「3+3+4」學制研討會
教資會繼續贊助受資助院校舉辦12場研討會,探討推行「3+3+4」學制相關的事宜,並就未來的規劃交換意見,分享心得。在2009-10年度,院校順利舉辦八場研討會,2010-11年度再舉行三場(2010年4月、11月和2011年3月)。學校和高等教育界別代表踴躍參加,深入探討各議題,例如收生、核心課程、語文問題、標準參照模式評核方法等。

  

與「3+3+4」有關的基本工程計劃
為配合資助院校推行「3+3+4」新學制而進行的十二項主要基本工程計劃,其中十項的上蓋工程已經展開,餘下兩項計劃的上蓋工程,預計於2011年中動工。

  


研究與知識轉移

主題研究工作坊
研資局於2010年8月就政府指定的三個研究主題各舉辦為期一天的工作坊,讓香港學術界討論和聚焦每個主題「具挑戰性的題目」,然後提出建議。每個工作坊平均有二百多名教學人員出席。

  

支援青年學者和「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學科小組」轄下的學者新措施: 
傑出青年學者計劃: 研資局已批准撥出特定款項,設立以學者評審機制進行的新資助計劃,以支援和培養青年學者,藉此吸引優秀人才來港,和加強教學與研究的聯繫。新計劃會為青年學者的研究項目和發展教育活動提供資金。 

更有效支援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學科的研究:由於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小組轄下學科研究的特質,研資局會設立新的資助計劃,以便更有效支援這些學科的學者從事研究工作。詳情如下:

(a) 將現時「聘請替假教師安排」資助所涵蓋的範圍擴大至所有「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學科小組」轄下的學科,並延長替假教師的資助期;以及

(b) 設立新的獎勵計劃,嘉許傑出研究學者,讓他們可以暫時離開工作崗位一段較長時間,專心從事研究及寫作。


到海外推廣2011/12學年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
2010年9月和10月,研資局主席聯同院校代表先後到訪九個國家,包括智利、阿根廷、巴西、俄羅斯、法國、希臘、德國、匈牙利和波蘭。代表團探訪了24所頂尖院校,與教職員及學生交換意見,並舉辦了20場相關的簡介會。

2010年11月4日,上屆2010/11年度得獎者與研資局成員及院校代表茶敘,交流心得及分享經驗。

 
2011/12 年度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的海外推廣活動

加強促進知識轉移方面的合作
教資會去年開始額外給予院校新的經常撥款,進行知識轉移活動。從院校於措施實施一年後提交的年度報告,教資會欣悉院校進行的知識轉移活動在質和量方面都大幅提升,涵蓋多個不同領域。

教資會又聯同創新科技署贊助八所資助院校與香港科技園於2010年11月8日和9日舉辦一場大型的「2010年知識轉移論壇」,題為「共建佳績:掌握創新、互利機遇、社區參與」。活動吸引了逾400名知名學者和商界領袖聚首一堂,交流對知識轉移的看法。此外,來自多個相關界別的人士到來參與當中各個商貿配對、經驗分享、展覽和政策討論環節。

  
2010年11月教資會贊助八所資助院校舉辦一場大型的「知識轉移論壇」

 

教與學質素  

嶺大、科大和城大質素核證報告
質保局先後在2010年7月30日、11月18日和11月30日公布嶺大、科大和城大質素核證報告。

評審小組的核證結果確認,嶺大採取積極進取的方法改善教與學質素,這種態度貫徹全校。核證報告亦反映評審小組對嶺大教育質素的肯定。科大的核證報告確定,該校建立了重視質素保證的風氣,並設有穩當可靠的質素保證程序,而教職員亦全力支持該校向前邁進。城大的質素核證報告確定,該校採取積極措施,改善質素保證政策和程序,從該校正推行多項教與學改革措施可見一斑。

           
 

表揚卓越教學
教資會於2010年9月設晚宴,表揚資助院校教學表現卓越的人員,本會委員、院校校董會╱校務委員會主席、校長和負責教學質素的高層管理人員,以及逾60名傑出學者應邀出席。教資會主席當晚宣布設立教資會傑出教學獎。獎項詳情和遴選準則已於2011年2月公布。

 

評審院校2012-15三年期的「學術發展建議書」
教資會與八所院校藉着三年一度的「學術發展建議工作」,進行學術發展規劃。教資會按各院校的角色、策略、教與學、深層次學問工作和與社會各界的關係,評審院校的「學術發展建議書」。「修課課程的質素」是整個評審過程的着眼點。院校於2011年2月15日提交了各自的建議書,已交由教資會專責小組評審,以釐定將向政府提交就如何分配不同程度課程的學額和經常補助金的建議。

 

版權所有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2011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修訂日期: 2011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