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UGC Home
 

 

發表高等教育檢討報告

教資會於2010年12月1日向政府提交題為《展望香港高等教育體系》的報告(已上載到教資會網站/minisite/big5/ugc/report/report.htm),並於同日向公眾發表報告內容。我們並不是基於有需要大幅改革現有制度而進行這次檢討。教資會認為香港有必要了解世界發展趨勢及界別面對的挑戰,以便調整策略,精益求精。

政府正在考慮報告的建議。


教資會《展望香港高等教育體系》報告(2010年12月)


全球高等教育正在快速發展,香港不容落後。我們很幸運可以擁有良好的基礎-專上教育界發展蓬勃,教資會資助院校取得長足進步,但香港高等教育的未來建基於今天制訂的策略。有鑑於此,教資會於2009年開展了全面的高等教育檢討,旨在探討與專上教育界別息息相關的事宜,並為界別的未來發展策略提出建議。在此之前,教資會亦曾於2002年發表《香港高等教育》檢討報告。

教資會成立了高等教育檢討小組負責檢討的工作,小組召集人為Sir Colin Lucas。他曾任牛津大學校長,是教資會的一位資深委員。檢討小組研究了世界其他地方高等教育的體系和面對的問題,這些研究為是次檢討提供了背景資料,與本港情況作出比較。小組在香港進行了廣泛諮詢,包括與界別主要持份者面談、邀請各界提出書面意見(共收到逾30份由團體和個人提交的意見書),以及在2009年9月及2010年4月為持份者舉辦兩輪諮詢會。


高等教育檢討小組召集人Sir Colin Lucas(左二)與其他成員出席2010年4月24日舉行的諮詢會。


檢討報告有以下三個重點︰

優化體系架構
專上教育界經年的發展,體系的組織變得複雜和零散,令現有及將來的學生難於決擇。教資會深信專上教育體系的所有環節應被視為單一而互相緊扣的體系。這個體系必須更透明,並更具連貫性和流動性。

這個優化的架構應為學生提供更明確的升學途徑,確保不同級別和不同院校的課程可互相銜接。要達成這個目標,必須設立全面的學分累積及轉移制度,以及統一的質素保證機構,以確保體系內有關質素的部份具連貫性。此外,報告亦建議成立新機構,就專上教育界內非公帑資助部分的需要和發展,向教育局提供意見。

教資會界別的角色
教資會資助院校直接受惠於政府的大量資助。因此,我們認為教資會界別須擔當獨特的角色。報告強調教資會資助院校應在教學、研究和社區參與方面追求卓越。為此,我們最近在教資會界別推行了一些改革,例如鼓勵院校提高對教學的重視、注重成果和果效質素(而非所投放的資源),以及建議增加以角逐方式分配的研究撥款。 

教資會亦藉此機會審視其角色是否切合所需。諮詢期收集的意見認為教資會作為資助院校與政府的橋樑,發揮重要作用。但持份者亦希望教資會更集中處理宏觀及策略問題。事實上,教資會已朝著這方向邁進(包括檢討和理順《程序便覽》),並會持續下去。

國際化及與中國內地合作
報告強調國際化在高等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性,以保持香港既為國際城市,又能與內地體系保持密切關係的獨特之處。我們認為這是香港在全球化世界中保持競爭力的獨特優勢,並有助香港在眾多中國城市中突出自己。有關這項重要措施的詳情,可參閱下一節。

我們喜見報告引起公眾人士思考和討論高等教育的目的以及香港高等教育體系的未來發展策略。政府現正研究報告的建議,以及諮詢公眾和專上教育界的持份者,再考慮如何落實有關建議。我們期望報告的方向和建議能夠獲得政府的接納。 

國際化

國際化是《展望香港高等教育體系》報告的三個重點之一。我們認為,國際元素對香港未來發展至為重要,教資會資助院校應朝着這個方向努力。國際化不表示忽略傳統價值觀念和本地需要,兩者可以並存。國際化不單限於招收非本地學生,而應滲透院校所有活動,包括從世界各地招聘教學人員、拓闊課程範圍、為本地學生提供更多海外交流機會、促進本地及非本地學生融合和其他措施。

教資會資助院校可以並已運用經配對補助金計劃籌得的部分經費,資助學生交流。在2010年,各院校與世界各地的院校舉辦多項學生交流活動。教資會認同須加強本地學生的國際體驗及擴闊他們的視野,為推行《展望》報告提出的建議,教資會決定一筆過增撥5,000萬元,以配對形式發放給八所資助院校,最長為期三年,以增加本地學生的交流機會。我們希望院校善用這筆配對撥款,為本地學生開拓更多的海外交流機會以及提升他們的國際視野,讓他們能夠充分裝備自己,面對全球化經濟的挑戰。

表一:2009/10進港和離港的交換生人數-按院校及學生原居地╱交流目的地劃分

在招收非本地學生方面,自2008/09學年起,教資會資助院校取錄非本地生入讀公帑資助課程(包括副學位、學位和研究院修課課程)的收生限額,分階段由核准學額指標的10%提高至20%。近年院校的非本地學生比例持續上升,詳見下表:

表二: 修讀教資會資助課程的非本地學生人數,2005/06至2010/11

註:括號內的數字是非本地學生佔學生總人數的百分比。

在2010/11學年,八所院校取錄了1856名來自內地及其他地區修讀第一年學士學位課程的學生,這些非本地學生約佔計劃收生人數的13%。

表三:按院校及學生原居地劃分修讀教資會資助課程的非本地學生人數,2010/11

如上文所述,推行國際化要取得成效,單靠取錄非本地學生並不足夠。教資會樂見教育局與院校合作無間,安排更多海外交流和推廣香港教育產業的宣傳活動。在2010年,教育局曾安排三次外訪,包括到馬來西亞和印尼、韓國和日本,及印度。不少資助院校亦有派員參加。這些活動十分重要,有助提升本港教育產業的國際知名度。

教資會將繼續與政府及資助院校緊密合作,吸引更多優秀的非本地學生來港就讀,並促使高等教育院校加強國際化元素。研資局今年繼續推行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目的就是吸引世界各地頂尖學生來港修讀研究生課程。詳情請參閱「研究與知識轉移」一節。
 


版權所有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2011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修訂日期: 2011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