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UGC Home
 
 

工作摘要

高等教育检讨及国际化

全球化为世界各地高等教育界带来变革-大众均期望院校能够培养具国际竞争力的毕业生。为迎接全球化带来的挑战,致力令院校国际化是政府、教资会以至整个高等教育界的共同目标。行政长官发表的《2009-10施政报告》便提出了政府进一步发展本港高等教育的措施以提升香港作为区域教育枢纽的地位,包括推动院校国际化的措施。

全球高等教育界正快速发展,不容香港落后。我们拥有良好的基础,但香港高等教育的未来建基于今天制定的策略。有鉴于此,教资会于
2009年开展了《2010年高等教育检讨》的工作。在此之前,教资会曾于2002年发表《香港高等教育》的检讨报告。《2010年高等教育检讨》会就专上教育的整体面貌,检视高等教育界别的发展,而且会以颁授学位资格的界别为重点。

(A) 2010年高等教育检讨》

教资会成立了高等教育检讨小组,负责推行检讨工作,由教资会资深委员 Sir Colin Lucas 担任召集人。高等教育检讨小组会就香港高等教育当前的面貌,检视推行2002年高等教育检讨提出的建议的进度。小组亦会探讨香港高等教育界面对的新议题,并审视世界发展趋势,从而就香港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策略提出建议。研究重点如下:

a. 香港高等教育的理念和角色;

b. 高等教育机会的供求情况,以及高等教育的多元发展趋势;

c. 高等教育的质素保证;

d. 研究支持策略和研究资助模式;

e. 从体制角度看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关系和协作;

f. 考虑到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和国际化的价值,并特别因应中国内地和区内高等教育的急速发展,探讨香港高等
   教育的定位;以及

g. 与是次检讨要旨相关的事宜。

教资会希望在检讨过程中充分听取持份者的意见。为此,高等教育检讨小组进行了广泛咨询,积极听取意见。我们于20095月邀请公众发表意见、与各方持份者进行深入讨论,并于20099月举办两场咨询会,邀请院校教职员及学生参与。下一轮咨询会于20104月进行。

高等教育检讨小组召集人 Sir Colin Lucas 与委员出席2009年9月举行的《2010年高等教育检讨》咨询会

教资会希望在2010年内提交一份具前瞻性的文件,以协助政府当局及公众人士思考高等教育的目的和理念,审视世界发展趋势,从而探讨香港的高等教育制度的未来发展策略。这项检讨将会是教资会2010年的重点工作。

(B) 国际化

政府致力于推动院校国际化,以提升香港作为区域教育枢纽的地位,教资会对此深感欣慰。教资会相信,国际化促使本地高等教育界更多元化发展、促进文化交流,以及扩阔本地生的国际视野。自2008╱09学年起,教资会资助院校取录非本地生入读公帑资助课程的收生限额已由核准学额指标的10%提高至20%。有关限额适用于公帑资助的副学位、学位和研究院修课课程。过去,院校的非本地学生比例持续上升:

表一:教资会资助课程的非本地学生人数,2005/062009/10

注:括号内的数字指非本地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百分比。

教资会资助院校充分肯定国际化的重要性,并一直努力吸引优秀非本地学生。在2009╱10学年,各院校在中国内地及其他地区取录的第一年学士学位课程的非本地学生有1651名,约占预算收生人数的11%。教资会资助院校亦于2009年继续举办大量学生交流活动。各院校目前已经与全球各地的学府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教资会亦乐见各院校利用部份从配对补助金计划筹得的款项支援学生交流活动。

表二:按院校及原居地区划分,教资会资助课程的非本地学生人数,2009/10

 

表三:按院校及原居地目的地划分,进港和离港的交换生人数,2008/09

推动国际化是否能取得成功不只取决于取录非本地学生的多寡,其他方面亦十分重要,例如教职员国际化、课程检讨以及院校或项目层面的国际或跨境协作等。教资会赞助大学校长会于200910月举办了以香港高等教育国际化:机遇与挑战为题的研讨会,探讨与院校国际化相关的事宜。

大学校长会于20091031日举办有关国际化的研讨会

教资会将继续与政府当局及教资会资助院校紧密合作,吸引更多优秀的非本地学生来港就读,以及进一步使高等院校迈向国际化。事实上,研资局于今年推出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其中一个目的正是为了吸引世界各地顶尖的学生赴港攻读研究生课程。有关该计划的详情,请见工作摘要研究一节。

 

版权所有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2010未经授权请勿任意转载。 
修订日期:
2010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