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UGC Home
 
 

工作摘要

高等教育檢討及國際化

全球化為世界各地高等教育界帶來變革-大眾均期望院校能夠培養具國際競爭力的畢業生。為迎接全球化帶來的挑戰,致力令院校國際化是政府、教資會以至整個高等教育界的共同目標。行政長官發表的《2009-10施政報告》便提出了政府進一步發展本港高等教育的措施以提升香港作為區域教育樞紐的地位,包括推動院校國際化的措施。

全球高等教育界正快速發展,不容香港落後。我們擁有良好的基礎,但香港高等教育的未來建基於今天制定的策略。有鑑於此,教資會於2009年開展了《2010年高等教育檢討》的工作。在此之前,教資會曾於2002年發表《香港高等教育》的檢討報告。《2010年高等教育檢討》會就專上教育的整體面貌,檢視高等教育界別的發展,而且會以頒授學位資格的界別為重點。

(A) 《2010年高等教育檢討》

教資會成立了高等教育檢討小組,負責推行檢討工作,由教資會資深委員 Sir Colin Lucas 擔任召集人。高等教育檢討小組會就香港高等教育當前的面貌,檢視推行2002年高等教育檢討提出的建議的進度。小組亦會探討香港高等教育界面對的新議題,並審視世界發展趨勢,從而就香港高等教育的未來發展策略提出建議。研究重點如下:

a. 香港高等教育的理念和角色;

b. 高等教育機會的供求情況,以及高等教育的多元發展趨勢;

c. 高等教育的質素保證;

d. 研究支援策略和研究資助模式;

e. 從體制角度看高等教育機構之間的關係和協作;

f. 考慮到全球一體化的趨勢和國際化的價值,並特別因應中國內地和區內高等教育的急速發展,探討香港高等教
   的定位;以及

g. 與是次檢討要旨相關的事宜。

教資會希望在檢討過程中充分聽取持份者的意見。為此,高等教育檢討小組進行了廣泛諮詢,積極聽取意見。我們於2009年5月邀請公眾發表意見、與各方持份者進行深入討論,並於2009年9月舉辦兩場諮詢會,邀請院校教職員及學生參與。下一輪諮詢會於2010年4月進行。

高等教育檢討小組召集人 Sir Colin Lucas 與委員出席2009年9月舉行的《2010年高等教育檢討》諮詢會

教資會希望在2010年內提交一份具前瞻性的文件,以協助政府當局及公眾人士思考高等教育的目的和理念,審視世界發展趨勢,從而探討香港的高等教育制度的未來發展策略。這項檢討將會是教資會2010年的重點工作。

(B) 國際化

政府致力於推動院校國際化,以提升香港作為區域教育樞紐的地位,教資會對此深感欣慰。教資會相信,國際化促使本地高等教育界更多元化發展、促進文化交流,以及擴闊本地生的國際視野。自2008╱09學年起,教資會資助院校取錄非本地生入讀公帑資助課程的收生限額已由核准學額指標的10%提高至20%。有關限額適用於公帑資助的副學位、學位和研究院修課課程。過去,院校的非本地學生比例持續上升:

表一:教資會資助課程的非本地學生人數,2005/06至2009/10

註:括號內的數字指非本地學生佔學生總人數的百分比。

教資會資助院校充分肯定國際化的重要性,並一直努力吸引優秀非本地學生。在2009╱10學年,各院校在中國內地及其他地區取錄的第一年學士學位課程的非本地學生有1651名,約佔預算收生人數的11%。教資會資助院校亦於2009年繼續舉辦大量學生交流活動。各院校目前已經與全球各地的學府建立了廣泛的學術聯繫。教資會亦樂見各院校利用部份從配對補助金計劃籌得的款項支援學生交流活動。

表二:按院校及原居地區劃分,教資會資助課程的非本地學生人數,2009/10

 

表三:按院校及原居地╱目的地劃分,進港和離港的交換生人數,2008/09

推動國際化是否能取得成功不只取決於取錄非本地學生的多寡,其他方面亦十分重要,例如教職員國際化、課程檢討以及院校或項目層面的國際或跨境協作等。教資會贊助大學校長會於2009年10月舉辦了以「香港高等教育國際化:機遇與挑戰」為題的研討會,探討與院校國際化相關的事宜。

大學校長會於2009年10月31日舉辦有關國際化的研討會

教資會將繼續與政府當局及教資會資助院校緊密合作,吸引更多優秀的非本地學生來港就讀,以及進一步使高等院校邁向國際化。事實上,研資局於今年推出「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其中一個目的正是為了吸引世界各地頂尖的學生赴港攻讀研究生課程。有關該計劃的詳情,請見「工作摘要—研究」一節。

 

版權所有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2010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修訂日期:
2010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