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提高研究能力
否则落后他人

问答:多重资助规则
生物及化学科学
「脑气体」研究可望
防止中风损害
分子研究是新型传感器关键
禽流感研究发现
高度活跃蛋白
防治癌症方法有
突破性发展
世界首创可测试食物所含抗生素的生物感应剂
中草药能以
无毒性方法治疟疾


张教授(上);PSD-95「构架蛋白」的结构及其可用药物的结合位点(左)
香港科技大学有关蛋白质在脑部如何运作的基础研究,最终可能惠及中风病人。
    首席研究员张明杰教授解释说,脑部的讯号是由多种神经传递介质传达的。神经传递介质的接收依赖于神经受体和离子通道,而这些受体和离子通道又被多种构架蛋白集合成大分子量的多蛋白复合体。
    张教授研究的是构架蛋白如何构建脑细胞讯号传导复合体的结构和生化基础。他指出这项研究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有助了解脑细胞讯息传递的过程,更在于可为治疗诸如中风之类的神经退化疾病的药物开发提供指引。
    研究的第一步是解析出各种构架蛋白分子的结构,以及理解它们为何在控制脑细胞活动时行使特殊功能。利用核磁共振仪,研究人员可以观察蛋白分子的每一原子,并重建它们的三维立体结构。
    张教授说:「蛋白分子包含数以千计的原子,结构极为复杂。」
    研究人员特别注意PSD-95构架蛋白和一氧化氮合成酶这两种蛋白分子。一氧化氮合成酶可产生气体分子一氧化氮。在正常情况下,一氧化氮是脑细胞之间的信使。
在平衡状态下,所有这些对脑部的正常运作都十分重要,但若出现中风,脑细胞缺氧会导致大量有害的一氧化氮产生,并反过来把脑细胞杀死。
    张教授说:「你要在短时间内恢复脑部的氧气供应,否则一氧化氮会继续产生。如果在十小时内不妥善处理病人,其脑部很可能会受到永久损害。」
    研究人员正致力研究如何防止中风病人的脑细胞自我消灭。他们知道PSD-95和一氧化氮合成酶需结合才能产生一氧化氮,因此其中一个方法是在中风后把两者分隔。
    张教授说:「目前并没有治疗中风的方法,但我们相信我们的研究可以为找出潜在的中风治疗法提供重要的科学根据,至少可以减轻中风对人体的损害,甚至可望治疗中风或逆转中风的损害。」他补充说:「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也需要众多科学家、医生和制药公司的共同合作。」


首席研究员
张明杰教授 :mzhang@us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