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 :2003年5月
学术研究持续蓬勃发展
香港科学家迅速应付SARS疫症
翻译策略令中国佛教别具特色
古文字资料库裨益学者研究
《诗经》研究启示文化新义
立体模型有助解决超精密平面切削问题
电解液行为的纳米观察
防晒薄膜加强衣料保护作用
提高净化环境的效率
世界最小纳米管用途广泛
新一代电瓷大派用场

香港理工大学正进行一项研究计划,探索公元200年左右佛教传入中国时,教义翻译成中文的原则和方法。
佛教经文或经口头翻译,再用文字记录,或直接将梵文用古文翻译而成。
首席研究员朱志瑜教授说:「对研究翻译的学者来说,翻译理论有其重要性 。我们不是从神学、意识型态或哲学的角度研究佛经的翻译,而是从翻译的方法入手。」朱教授有关佛经译文的节录、汇集、评论及注释的研究,已结集成一部厚一百 五十页的著作。
朱教授指出,也许是因书写在竹简上的缘故,古汉语行文简朴,早期的佛经译文也是如此,而且往往是直译,故初读时每难明所以。
朱教授举例说,佛祖有1,250个比丘(弟子),经文上说成「半十三比丘百 」,另一困难,缘于经文翻译往往出自中国与印度及中亚佛教僧人的合作。
朱教授说:「西域僧人的中文不大好,也许只能说几句简单的句子,而中国人对佛教了解不深,大部分也不通西域语言。」
在历时九百 年的佛经翻译中,后期的翻译质素已有所改善,译经者也致力令译文读来更像中文。
由于佛教义理有不少在中国找不到相同的概念,佛经翻译者开始用大众明了的道家术语,来表达佛教意念。
朱教授指出:「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颇有差异的原因,也许正肇端于最初的翻译。」
新名词的创造过程也有不少值得注意之处。佛经的最早翻译者、来自波斯的安世高尝试翻译一种进入意念静止专一状态的呼吸方法─anapana。
朱教授说:「他起初音译出『安般』一词,但在中文中这个词并无任何意义。因此他挪用道家的『守意』,加在后面,成了『安般守意』。」
「尽管守意也指一种呼吸方法,也有『守护意识』,或净化精神的意思。但在佛教文化中,阿般是指守护意识拒绝思考,换言之,是不要任何思想。那是完全不同的基本概念。」
朱教授又指出,早期的佛经翻译家在翻译策略上,也并不统一。「在个别文字上,像『守意』一例所显示,他们会将文字本土化,但在句子的层面上,他们又会将中文外国化,保持了原文的句子结构,但这种结构却往往与中文语法大相迳庭。」
「他们这样做,是因为害怕破坏佛教教义的神圣庄严。」佛经翻译多由「译场」负责,译出数以千计的经文。 古时僧人在佛经的引文中,常会记录他们翻译的原则和指引,朱教授根据这些文献,进行研究。
他说:「早期中国佛经翻译者面对的一个基本难题,是如何用本土语言表达新的思想。因此难免需要在既有的中国传统文言中,另创新字新词。」

首席研究员
朱志瑜教授
ctcychu@polyu.edu.hk

朱志瑜教授与他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