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 :2003年5月
学术研究持续蓬勃发展
香港科学家迅速应付SARS疫症
翻译策略令中国佛教别具特色
古文字资料库裨益学者研究
《诗经》研究启示文化新义
立体模型有助解决超精密平面切削问题
电解液行为的纳米观察
防晒薄膜加强衣料保护作用
提高净化环境的效率
世界最小纳米管用途广泛
新一代电瓷大派用场

孔子编订的《诗经》,令香港学者对三千多年前铜器上动 物符号的涵义有新的发现。
来自香港大学的共同首席研究员何洵怡博士说:「与一般人理解相反,古代中国最重要的动 物标志是牛而不是龙。」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前600年间的周朝时代,中国人崇拜独一神上帝。在收获季节和战争的祭祀中,周人都会宰杀牛作为祭牲,祈求财富和庇佑,以及酬谢上帝赐予丰收和富裕。
《诗经》经过孔子删订,现存诗歌三百 余首。这些诗歌,起初只是由口头相传,后世才以古代文字记录在竹简上。如今流行印刷版本中所用的,虽然是现代字体,但仍可追溯古文字演化的痕迹。

与何博士合作的另一位首席研究员,是来自香港城市大学的陈月红博士。
根据她们的研究,牛有四项主要涵义:
献予上帝的祭品,以表示对雨水、粮食、财富、丁口以及生活中一切美事的感谢;
作为神明与人类世界互相沟通的媒介;
取悦神明;
祈求上帝保佑。

共同首席研究员
陈月红博士:
ctcyhc@cityu.edu.hk
何洵怡博士:
hosya@hkucc.hku.hk

鱼及牛由符号至古代及现代字体的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