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期 :2004年5月
新一輪研究資助已獲審批
九項研究計劃獲撥款2,750萬
學者評審政策不時作出檢討
建立「簡單」途徑紓緩資訊流通瓶頸
普通鐳射二極管的新用途 ─ 開啟全光網絡
新天線設計減低體積與幅射量
演算法提高通訊表現
新型濾波器成功應用於衛星定位系統終端機
無線電話線路日趨微型化

過去幾年間,流動電話等可發出及接收訊息的收發器,體積愈來愈小,但使用者對微型的定義將會有一番新的體驗。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的一項研究計劃,成功將一個獨特的系統結構和新的線路設計技術結合,將收發器的體積縮減至前所未有的細小。
首席研究員梁錦和博士指出,目前一部普通的流動電話可能藏有150至300具獨立的電子零件。
收發器線路(左)與梁博士的相同結構,但將片外零件集中在同一晶片上
他的研究小組提出及試驗了一種線路技術,可以將大部分零件結合到一片單一晶片中,從而大大減小電路的體積(見圖中示例)。 其中一種線路技術,已獲美國專利。
這種改裝技術,可應用於CMOS(互補性 氧化金屬半導體)製造過程中,以最低成本達致最高的線路與系統融合程度。
梁博士的研究,為CMOS的製造提供新技術,令不少「片外」零件得以結合,形成一體化晶片。
他說:「但這種結合令線路組裝面對極大挑戰,研究的部分工作,就是利用新的線路設計技術,解決其中難題。
「系統結構和線路設計相輔相成,必須兩者同時發揮作用,否則兩者都會失去效用。」
梁博士說,最後的設計,可在據目前所知最小的晶片上裝置極度密集的零件。 在他的設計中,所有片外零件都納入一片36mm(連封 裝)及8mm(不連封裝)的中央晶片中。
梁博士的微型化技術,令通訊器材在不久的將來不但可以做得更細小和輕巧,而且成本更低,耗電量更小。
他說:「隨著成本、體積和耗電量降低,許多新奇有趣的功能都可以實現。」
舉例說,低耗電量無線收發器可以納入心臟起搏器之類的體內裝置中,利用無線傳送和接收病人與醫生或監 察儀器之間的訊息。
小至有如手錶而價錢合理的可配戴流動電話,也許終有面世的一天。

首席研究員
梁錦和博士 : eeluong@ee.us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