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高等教育的發展

6.1 高等教育在本港已有百多年歷史。香港大學於一九一一年創立,與成立於一八八七年的香港西醫書院合併而成,是本港現時歷史最悠久的學府。香港中文大學於一九六三年創校,由新亞、崇基及聯合三所專上學院合併而成,該三所學院分別於一九四九年、一九五一年及一九五六年成立;而逸夫書院則於一九八六年成立,是中文大學第四所成員書院。香港浸會大學(前稱浸會學院)於一九七零年根據《專上學院條例》註冊成立。嶺南學院源自一九二七年在廣州創立的嶺南大學,但也根據《專上學院條例》,於一九七八年在本港註冊。而樹仁學院則於一九七六年註冊成立。香港理工大學(前稱香港理工學院)於一九七二年成立,而香港城市大學(前稱城市理工學院)及香港演藝學院則同於一九八四年成立。較近期開辦的高等教育院校,包括香港公開進修學院(一九八九年)、香港科技大學(一九九一年)、位於柴灣及青衣的科技學院(一九九三年),以及在一九九四年九月由教育署當時轄下四間教育學院及語文教育學院合併而成的香港教育學院。


6.2 早期在香港創辦高等教育的人,間或在意識形態上有所取向,但都是出於造福人群之心。辦學者希望給予年青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有時亦希望這些年青人在接受高等教育後會認同他們的世界觀。與香港的人口比較,當時的高等教育規模很小。後來逐漸發覺,單靠私人捐助不能滿足香港市民對高等教育的需求,因此有需要尋求其他經費來源-主要來自政府,還有僱主,而很多時候是學生本身。近年,各界的捐款對高等教育仍非常重要,但這些捐款主要用來提供設備和康樂設施,而非用於主流教育。


6.3 由於本港對高等教育的需求日增,原來規模細小及主要屬私營的高等教育事業,因而轉為大規模的社會事業,獲本港納稅人大量資助。造成這個現象,原因有很多。一般學生完成學業的年齡提高了,於是有更多青少年把高等教育視為可以達到的目標。不少父母認為學歷有助提升社會地位(這種觀念在中國社會存在已久),所以敦促子女盡量增取機會接受更高的教育。而隨著香港的工商業由低技能、低工資的生產工序,轉向更高檔次的市場及產品,僱主便需要教育水平更高的員工,包括更多最高層的人員。此外,政府本身因為有責任滿足市民的期望和需要,而且在公務員、衛生和教育等方面對合資格人員的需求又日益殷切,所以對人才的需求有增無減。


6.4 為了滿足社會對高等教育的需求,政府一方面擴展現有的大專院校,另一方面則開辦新的院校,為年青人提供更多機會;年齡較大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亦大增,他們可透過公開進修學院、各大學的持續進修學院及專業團體,修讀各項課程。不過,近年高等教育學額大增,最主要的原因是政府於一九八九年決定擴展全日制學士學位課程。中期報告附載了一個圖表,顯示適齡學生入讀率(第一年學士學位課程學額佔17至20歲年齡組別人數的比例)的增長,由七十年代的2%增至一九九四年的18%。該圖現轉載於下圖6.1(圖內資料已予修訂,並包括演藝學院的資料)。圖6.2顯示教資會資助院校及演藝學院的學生總人數。而圖6.3則顯示入讀教資會資助院校、香港教育學院、演藝學院及科技學院所提供的全日制學位以下程度課程的人數的趨勢。第8章會更全面討論近年高等教育擴展的情況。

圖6.1

圖6.2

圖6.3

6.5 社會人士對學士學位以上或同等學歷的需求,與他們對學士學位或高級證書或文憑課程的需求,原因迴異。以碩士修課課程來說,修讀這類課程是為了獲取學士學位以上的專門知識(科技是一個典型的範疇),或是為了對沒有涵蓋在學士學位課程內某些職業的範疇,有所認識(修讀工商管理碩士課程的人數大增,就是一個例子)。僱主和僱員對碩士修課課程均感興趣:過去十年入讀這些課程的學生人數增長情況,載於圖6.4。

圖6.4

6.6 以研究方式修讀碩士或博士課程的學生人數,往往取決於學生可獲得的幫助。此外,基於人手和設備所牽涉到的財政理由,以及個別院校商定的角色和工作目標,教資會亦施加了某些限制。研究生的人數,顯然亦取決於有多少教職員願意和能夠當研究生導師。不久之前,香港高等教育院校的「研究文化」,仍然相當有限(一九九四至九五年度,教學人員本身只有半數持有博士學位)。不過,教育體系近年大幅擴展,本港從外地招聘了許多人手,加上政府在財政上給予鼓勵,又成立研究資助局負責分配資源,因此情況已開始改變。研究活動近期顯著增加(圖6.5),研究生的人數亦大幅上升(圖6.6)。

圖6.5

圖6.6

6.7 事實上,香港過往極不願意進行研究工作。在七十年代,台灣、南韓及新加坡紛紛計劃提高本身的工業科技,香港當時曾辯論這個問題,但經濟多元化諮詢委員會(一九七七年成立,一九七九年發表報告)卻不贊成政府在研究發展工作上動用資金。不過,教資會(當時的大學及理工教育資助委員會)漸感憂慮,高等教育正不斷擴展,院校若不提供研究設施,便很難吸引到優秀的教職員。為此,教資會成立了一個委員會進行研究,由英國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的院長出任主席。委員會於一九八三年發表報告,建議設立研究資助委員會,負責分配政府給予各院校進行研究的撥款,而院校則以競逐的方式申請撥款。當時香港政府不接納該項建議(起碼是把建議擱置),可能因為政府官員認為在大學進行研究花費甚昂,並認為私營機構可按市場情況,自行就研究發展計劃作出正確決定。現在看來,這項判斷可能是錯誤的,而且代價很大:有說台灣的電子工業在八十年代成績卓越,多少有賴政府和私營機構合作進行研究發展。儘管上述的建議不獲接納,教資會仍不斷向政府力陳研究工作的重要。研究資助局終於在一九九一年成立。第13.6段將會講述該局的工作情況。


6.8 數十年來,各大學的校外進修部雖然有為成年人開辦各類短期課程,但主要是有關文化或消閒興趣的,參加人數相當少。社會在近年才開始對持續專業教育以及與工作有關的學歷有所需求。一九八五年,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成立於一九六零年)首先為課程設立有系統的學分累積制。如上文第6.1段所述,公開進修學院於一九八九年成立。香港大學的校外課程部及香港中文大學的校外進修部,分別於一九九二年和一九九四年,易名為專業進修學院及校外進修學院。要衡量持續教育的增長相當困難,因為很難把有關的數據和程度作出比較,而且無法清楚知道院校的內部情況。圖6.7顯示在五所教資會資助院校修讀持續教育課程的學生人數增長情況,但這些數字大概只是修讀這類課程的學生總數一半左右(請參閱第12.7段及24.1段)。


圖6.7

6.9 上文述及的高等教育的長遠發展。隨著這些發展,政府提供的非經常補助金及經常補助金亦相應增加。非經常補助金主要用於建築物、設備和圖書館,經常補助金則主要用於增聘人手,包括教學人員、行政人員及各類輔助人員。高等教育已成為香港的一大行業,是重要的僱主。圖6.8顯示政府在高等教育方面的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百分比的增長,以及相對於適齡學生入讀率的百分比。後者數字下降,表示納稅人從高等教育制度獲得愈來愈好的回報。圖6.9顯示高等教育事業僱員人數佔勞動人口百分比增長。

圖6.8

圖6.9

6.10 上文述及的高等教育的長遠發展。隨著這些發展,政府提供的非經常補助金及經常補助金亦相應增加。非經常補助金主要用於建築物、設備和圖書館,經常補助金則主要用於增聘人手,包括教學人員、行政人員及各類輔助人員。高等教育已成為香港的一大行業,是重要的僱主。圖6.8顯示政府在高等教育方面的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百分比的增長,以及相對於適齡學生入讀率的百分比。後者數字下降,表示納稅人從高等教育制度獲得愈來愈好的回報。圖6.9顯示高等教育事業僱員人數佔勞動人口百分比增長。




目錄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