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外間因素

33.1 過去十年,本港經濟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轉變,速度之快、程度之大可謂史無前例。香港由一個以出口為主的本地生產中心演變成亞洲的經濟中樞,香港的公司控制了華南及亞太區以至更廣泛地區的不少企業及生產設施,並為這些企業及生產設施提供服務。


33.2 世界及地區經濟日漸開放,全球經濟市場亦將出現結構性的調整。由於企業要在新的範疇尋求發展機會,上述轉變無可避免會改變經濟概況。這些轉變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全實現,但全球資金及貿易流向的重整定必為本港在未來十年提供大量的機會和挑戰。事實上,中國的開放及亞太區多個國家放寬經濟,都說明這個過程經已展開。


33.3 香港現時是世界第八大的貿易實體,十年前則只排行第十三。短短十年間,本港的出入口總值增加了近六倍。比增長更重要的是進出口貿易在形式和結構上的改變。十年前,本地出口佔總出口的28%,但現在本地出口只佔8%,屈居於轉口貿易之後。中港貿易額由原來只佔貿易總額的26%升至35%,而本港與亞洲其他經濟體系的貿易額則維持在30%。這些貿易數字反映各城市及地區的相對優勢有所轉移,而這些轉移不少是由香港或以本港作運作基地的投資所推動的。


33.4 今天,超過5萬家香港企業在海外有業務運作。最近一項調查的結果顯示,香港的公司單在中國便僱用了約500萬名工人。許多公司都隨著海外業務的擴展而有重大發展,製造業便是最佳的例證。而這也刺激了其他行業的發展,如銀行業、財經、保險、地產、商業服務、出入口、電訊、運輸、法律及會計核數服務。同樣值得注意的是,有很多為專門市場提供高增值服務的,新公司湧現很多的規模相當小。這類公司為地區性以至全球企業及設施網絡提供服務。香港經濟日漸成熟,同時亦變得多元化和包羅萬有。


33.5 這些發展會在未來繼續增長,帶來很多機會和挑戰。首要的挑戰就是要培育及訓練具備適當的技能、能在不同環境下工作的人才。香港已發展成為亞洲的經濟中樞,本地人才需要有上述的條件才更有機會保持兢爭力。以下各段會探討本港的國際性發展如何在高等教育中反映出來。


33.6 大學和其他高等教育院校的運作,都必須顧及世界各地的情況。教學人員要是眼光夾隘而非放眼四海,仍然能夠把一些現有的知識加以整理、傳給學生,雖然效果會不大理想。但教學人員若要擴闊現有的知識和開發新的知識,則差不多全視乎他們是否知悉國際情況,以及是否與不同國家和不同學科的人員有聯繫。到目前為止,香港的高等教育院校由於急速擴展,不致存有門戶之見或側重內部發展的風氣。單在本地招聘教學人員,根本不能應付院校的需求,因為院校在早年培育出來的教學人員人數太少。這個情況現正不斷轉變。隨父學生人數的逐漸穩定,研究生(通常是教學人員的來源)的人數將會足夠應付院校日後的人手需求。事實上,如上文第30.15段所述,研究生或會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


33.7 因此,高等教育院校可能大量聘請沒有海外經驗的教學人員,甚至認為這種做法很吸引,但各院校切忌如此。本港的高等教育,猶如工商業一樣,有賴多種文化的交流而產生活力。倘若本港院校要達致及維持世界水準,(以第29章所建議的方法)美國的坎布里奇(別稱劍橋)取得卓越成就,則教學人員必須熟悉北京、堪培拉、英國劍橋、及東京等地的圖書館及實驗室,猶如熟悉本港同類設施一樣,這點至為重要(見第28.2段)。


33.8 教學人員的情況同樣適用於學生。學士學位課程的學生透過與不同國家及文化背景的同學接觸,往往獲益良多;而研究生的研究工作,也需與世界各地有所交流。香港納稅人無疑要為高等教育院校的外地學生提供可觀的教育資助,也正因如此,外地學生的人數並不多(見第33.15段);但他們所作的貢獻,不單只限於在校內的日子。外地學生往往與就讀高等教育的地方建立起密切的關係,這種關係在日後會帶來商業或外交上的好處。一些地方的高等教育院校比香港吸納較多的外地學生。例如,新加坡就成為了高等教育的地區中心。香港亦應如此。


33.9 本港高等教育院校與世界各地的接觸都很重要,但說到日後與外間最重要的聯繫,自然離不開中國的經濟和教育體系。這兩個體系過去一直深受蘇聯單一模式的影響,直至近十年才有改變。近年的權力下放,提供了更多機會,可以更有彈性地處理與外間合作的事宜。目前中港兩地的高等教育院校已有多方面的合作,包括研究、教學和學者訪問計劃,其中有些獲得政府專為此用途撥出款項資助;不過這些合作的規模至今仍然很小。另一項小規模的發展,是香港高等教育院校為香港公司研究如何改良在中國內地製造的產品 - 製造商似乎難以在中國內地覓得人手進行針對市場需要的研究。對香港的高等教育院校來說,為中國的企業(包括與護理及社會服務有關的政府機關)提供工業顧問服務和其他服務是一個很有潛力的發展範疇。香港院校在這方面的專才正是國內大學所缺乏的。香港院校亦可為西方及太平洋沿岸地區有意轉移技術到中國的公司,充當「中間人」的角色;這些公司希望透過香港進行技術轉移,因為他們對香港的基礎建設較為了解和信任。不過,中港邊界日漸開放,中國內地因素對香港高等教育規劃的最大影響,將會是具備高等教育學歷人才的供應和聘用問題。


33.10 目前在中國內地,年青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不及本港年青人的十分之一。在香港,有能力和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幾乎全可以如願以償,相對之下,中國內地的高等教育則屬精英制,競爭異常激烈。因此,即使中國內地大學畢業生因為資源不足而未能盡展所能,他們某些方面的學術修養,平均來說都會較本港畢業生為高。由於中國內地的大學畢業生不會要求高於本港畢業生的薪酬,甚至樂於接受略差的待遇,因此現在有需要考慮有甚麼因素會促使僱主選聘本港的畢業生。


33.11 僱主聘用本港而非中國內地的大學畢業生,最明顯的原因是無法聘得中國內地的大學畢業生。目前,直接由中國內地聘用大學畢業生,人數須受限制(一九九四年四月開始實施的一項試驗計劃,容許本港輸入1,000名僱員),不過,曾在外地方工作不少於兩年的內地專業人士則不在這個限額之內,可以來港工作。對於持「公務」護照入境的人士,本港的限制不多;目前大約有6萬名內地幹部在本港的中資機構工作,但他們不能經由公開勞工市場招聘。差不多所有這類中國內地大學畢業生都是以短期合約受聘,如果要永久移居香港,限制就會嚴格得很。在廣東、上海或內地其他地區,香港僱主都會聘用中國內地的大學畢業生。不過,內地的勞工市場稍欠靈活,供與求方面亦未必能亙相配合。最近,機械工程師學會就內行進行了一項研究,發現西方的「工廠恐懼症」已逐漸蔓延到內地,愈來愈多成績優異的學生均會選擇投身金融行業而非工程界。


33.12 除了方便招聘之外,需要考慮的是,香港高等教育體系所培育的畢業生,還有甚麼地方比中國內地大學畢業生優勝,足以在爭取就業時佔優。有一個因素已再三提及,就是本港學生能操多種語言(見第18章和29章)。香港社會使用多種語言,而大多數高等教育課程和某些中學一般都採用英語授課。不過,正如前之所述,香港畢業生的溝通能力受到質疑,他們的語文水準不一定較中國內地的畢業生為高。中國內地優秀的大學,有些畢業生的英語和普通話水準非常高,這是毫無疑問的。香港絕對不能自驕自滿。香港如果希望本地畢業生可憑語文和溝通能力在競爭中取勝,教學人員和學生便要加倍努力。


33.13 文化背景是香港學生另一個優勝的地方,但這因素並不像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那樣可以具體衡量。香港學生在開放的社會中成長,習慣了兼容世界各地(包括東西方)不同的思想和行為模式。他們未必能吸收這種混雜文化的精髓,所受的影響亦可能好壞參半,不過,香港的年青人已學懂如何過濾、比較、想像和取捨,反觀在較多限制的環境下成長的年青人,則未必可以掌握這些技巧,在工商業社會,這些技巧在下判斷時是非常重要的。香港的畢業生掌握了這些技巧,再加上從香港這個時刻適應市場需求的社會所得的日常經驗,以及學生本身的自信和魄力,都成為了他們在香港社會就業的優勝條件。


33.14 華南及太平洋沿岸其他地區的經濟正急速增長,意味著高等教育院校的畢業生將會有大量就業機會;雖然對於市場需求的主要是學位以下程度的畢業生還是持有學位的畢業生,可能仍有爭論。本港高等教育院校的首要任務,仍然是盡量滿足本地及設在廣東省內的香港企業的人力需求,但預期愈來愈多本地畢業生會爭取中國內地(一些行業會缺乏技術人員)及亞太區內更多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亦會有更多中國內地及其他地方的畢業生到香港就業。只要本港高等教育院校畢業生的質素保持良好,更加靈活的就業環境會對本港有利。本報告認為,起碼在第30章及31章所述的時間內,這個趨勢不會影響本港高等教育制度必須具備的規模。


33.15 關於來自中國內地的學生,本港高等教育院校正面對一個兩難的局面。基於第33.10段所述的原因,要提高預科畢業生入學的成績,大可本地削減名額,改而取錄內地的學生。不過,這樣一來,本港納稅人及子女的希望便會落空,而他們期望得到的權益是完全合理的;因此,取錄內地學生必須有所限制。現時,學士學位課程及研究生修課課程取錄非本地生的比例限制為2%,並不計算在本地生的目標學額以內。若能把這個比例在目標學額內再增加2%,則對香港在地區上的角色更為有利。至於研究生,情況就頗為不同,一方面外地研究生的參與對研究工作非常重要,另一方面要招收優秀的本地研究生也並不容易。現時,取錄非本地研究生的比例限制為20%(但請參閱第30.16段),這數字是計算在整體目標學額之內的。目前,本港的研究學生中有17%來自中國內地,但前往國內進修的本港學生卻為數不多。本港學生若有意離港接受高等教育或從事研究工作,多會考慮其他國家而非中國內地。不過,有人指出,廣東的大學日後可能開辦更多學位課程,供本港學生以全費報讀,屆時本港的高級文憑課程可能會受到影響。


33.16 正如第33.9段所說,香港的高等教育院校與中國內地的大學和其他院校已合作進行了一些項目,預計隨父官僚作風的消減,合作項目將會有所增加。雙方合作的動機通常是因為一方或雙方具備某些專門知識:中國內地幹部可在香港修讀管理課程;香港學生則可在北京修讀語文課程。合作研究計劃能否推行,一般視乎中國內地有沒有資源而定。香港的高等教育院校除了提供專門知識外,通常還會提供較完善的圖書館和實驗室設施、較佳的國際聯繫,以及大部分經費。香港學術界人士開始充分利用與中國建立的新關係,預計未來數年將會有更多類似的合作研究,本會亦會對此加以鼓勵。


33.17 香港與中國內地在高等教育各個範疇的接觸與日俱增,但這些接觸不應是排外或局限的,這一點十分重要。對中國來說,香港的最大價值大抵就是作為內地最佳的世界之窗;在高等教育,在其他方面亦是如此。除了中國內地,香港高等教育院校也須維持與北美及歐洲院校長久以來的關係,並加強聯繫亞洲其他地區及澳洲、新西蘭的院校。香港不能只顧北望神州。若要在國際性的發展中得益,香港的高等教育院校必須同時兼顧東方、西方及南方。居於海外的中國移民亦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目標。




目錄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