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研究

28.1 F部首三章討論了高等教育在教學方面的前景,現在轉談高等教育在研究方面的活動。無可置疑的是,開辦高等教育課程的機構有責任致力提供高質素的教學;而教學又與學術及研究活動,相得益彰,因此,研究活動在大多數高等教育院校都是不可或缺的。不過,各院校用於研究的人力物力則視乎本身的工作目標而異。先前各章所述的高等教育課程中,某些類別的課程顯然毋須而且不可能進行研究;至於其他類別的課程,教學和研究基本上不能分割。總的來說,學問工夫是從事高等教育的必備條件。研究活動應建基於個人對教研工作的熱誠,自發地進行,而不應只為提高院校的地位刻意而為,儘管發展有助研究的環境及文化很可能是院校適當的目標。


28.2 在本港,以往學術界以外的職位對研究學位的需求不大。不過,隨著經濟的高度發展,非學術界對持有研究學位的人才需求日增;這個趨勢將會持續下去。到目前為止,本港高等教育院校所聘用的教學人員,絕大多數持有海外大學的博士學位。優良的大學需要思想及人才自由交流,因此院校應繼續聘用國際間的人才,並且在培訓本地畢業生成為國際學術界教學人才之餘,也在本地進行招聘。在高等教育院校,研究生不但參與大量研究工作(他們當中有些最終會成為教學人員),更會因為協助教學工作(參閱第26.3段及第26.4段),成為學士學位課程學生與教學人員之間的橋樑。無論研究生是否有意投身高等教育事業,這種教學經驗也是非常有用的。


28.3 學生修讀研究課程與否,吸引力和動機是重要的因素。現時,研究生獎學金與本地學士學位畢業生的起薪點相若,所以本地學生修讀研究學位,主要考慮到預見的市場價值。近年,本地研究生的人數增多,原因是市場對持有研究學位的人才需求增加。不過,研究生人數會隨著社會經濟而波動,一如其他國家。至於非本地學生,尤其從內地和經濟發展較次的亞洲國家來港的學生,他們的情況則可能迥然不同。在香港得到的報酬和機會,以及本港高等教育的設施和教學人員的質素,對他們而言都十分吸引。非本地學生將來仍會是高質素研究生的一個重要來源。


28.4 第13章已描述了本港研究活動的發展及現況。撥作研究用途的政府撥款持續增加,加上政府成立研究資助局分配有關款項,這都大大推動了高等教育院校從事研究工作。目前這些研究,大都屬於知識的探索,並非特別著眼本港情況;這是全球致力的工作,而且以科學及技術領域為主。即使在一九九八年後,這方針也應維持不變。只有從事這種普及研究工作,本港學者才能保持學術聲譽,確保本身的知識與時並進;他的研究成果亦有助教學、有利香港。文科和社會科學的研究工作,大都著眼全球層面而非只針對本港的情況,雖然這方面將有更多的研究工作會取用本港的數據或資料。


28.5 教資會認為,一九九八年後的研究工作應有兩個目標。第一,確保本港高等教育院校的教學人員和研究生,能參與擴闊人類知識的全球工作,使院校的知識基礎能與世界其他地方並駕齊驅。這就需要與外國的大學及研究所保持及擴展聯絡活動,進行互訪、交流計劃和合作研究,以及在第一時間可以閱讀各類最新出版的期刊雜誌。資訊科技及亙聯網的持續發展將有助實踐這個目標,但未必能減省開支。


28.6 香港高等教育院校研究工作的第二個目標,是繼續增加與社會有密切關係的研究項目,以及與本港機構進行更多合作研究,無論機構是否積極參與研究工作。目前,社會人士很少利用高等教育院校的研究資源,而且只有很少僱主認識到,與大學的研究組聯絡或進行合作研究,可以惠及業務。大學人員可能難以和參與研究的工商機構有一致的研究目標,也可能不願意花時間於合作研究通常的首項工作:界定問題,而非解決問題。


28.7 然而,政府近期開始撥款資助應用研究活動及大學與工業界的合作研究計劃,使情況得以改善。但必須強調,一九九八年後,高等教育院校與社會的合作關係應日趨密切,這對香港的將來至為重要,因為本港經濟體系將更倚重知識。合作研究對象不只限於工商界,還包括政府各階層、社會服務和其他服務行業。下一章會再論述未來研究工作的上述兩個目標。




目錄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