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延續教育

21.1 直至近年,學生及僱主都把高等教育視為「終生只須經歷一次」的經驗,認為高等教育灌輸給學生的知識、技能和觀點,足以幫助他們應付畢生工作上的需要,並覺得再進一步的教育是不需要的。因此,高等教育所採用教學方式和教材資源,是為了盡可能讓學生從這一次過的早期經歷中,獲取最豐富的知識,之後他們便要憑自己的本事去謀生。但是,就業模式及社會性質轉變迅速,這種「一次過完成高等教育」的看法已經過時。無論是由於本身的需要或僱主的要求,很多人會終生不斷修讀高等教育課程。本章會研究這種新興及愈來愈大的需求,探討用甚麼方法來滿足這些需求,好能既可配合個別人士和勞工市場的需要,又可確保對納稅人公平。


21.2 本章討論的正規學習課程,修讀的人有些可能已接受過基本高等教育,有些可能只完成了中學教育,為「迎頭趕上」而進修(但請參閱第21.3段)。一般來說,修讀這些課程的,大多是有工作經驗的成年人。延續教育種類繁多,視乎課程的目的而有不同的名稱,最早期的一個名稱是「校外進修」課程。這些課程的目的,是讓那些被摒諸高等教育院校門外的人,有機會接受向來只為校內生而設的高等教育。「入門」課程亦有類似目的,就是提供途徑,讓那些根據一般準則不符合資格的人士得以一窺學府堂奧。所有以「教育」一詞為名的課程,如「成人教育」及「持續教育」,往往強調教育對學生的助益。以「訓練」一詞為名的課程,如「職業訓練」及「工業訓練」,則強調對社會的助益。至於為僱員安排的延續教育,僱主通常都稱之為「職員培訓課程」,即使該項課程主要是為特定的工作提供訓練。這些語義上的差別不必斤斤計較,反之,可以把以上各類教育納入「持續專業教育」的範疇。持續教育較為著重學生的需要,而專業教育則較為著重社會的需要。雖然如此,在課程性質及有機會獲益的人士這兩方面來說,持續教育與專業教育兩者並沒有明顯的分別。


21.3

各方面曾多番嘗試界定持續專業教育。教育統籌委員會在第二號報告書建議下列三個目標:

  1. 為中學畢業後並未繼續升學或沒有機會繼續升學的人士,或年齡較大時才有需要升學的人士,提供第二次進修機會;

  2. 為完成大學教育後就業的人士提供持續教育,使他們的專業技能追上最新發展並不斷改進;

  3. 為工作了好一段日子的人士提供再培訓,使他們能拓展或學習新的專業技能或職業技能,以適應科學技術、經濟和社會的轉變。


21.4

香港專上學院持續教育聯盟建議持續專業教育應具備下列特點:

  1. 課程主要是兼讀形式的;

  2. 課程的修業期較正規高等教育的課程為短;及

  3. 課程一般不是以剛從學校畢業的學生為對象,而主要是為成年人提供第二次進修的機會。


21.5 事實上,並沒有明確準則界定哪些課程應列為持續專業教育。不過為了方便起見,曾在第10章和第12章討論過的學士學位課程和碩士學位課程,本報告都不會納入持續專業教育的範疇內。而在第11章談論過的一些學位以下程度課程,它們的主要目的在於讓修讀者可以獲得基本高等教育學歷,這些課程亦不包括在內。雖然如此,餘下來還有各種各樣的課程供成人學生修讀,不論他們是否已具備基本高等教育學歷。


21.6 教資會資助院校開辦了一些只有數節的短期課程,教授一般技能,例如撰寫報告、社交英語及電腦操作,亦有開辦一些非常專門的課題,如土壤污染或建築物防震設計等。此外,還有為期稍長的課程,課程範圍廣泛,涵蓋消閒和專業兩方面的興趣,其中有些更是證書課程。消閒興趣和專業興趣不易區分,大都視乎個別學生的學習動機。不過,在消閒興趣方面,可以舉出的例子有考古、音樂、攝影、哲學、日式烹飪、國畫、舞台佈景及服裝、陶瓷、現代中國及藝術保存;在專業興趣方面,例子則有銀行業務、市場學、時裝繪圖、公司法、電視製作、稅務規劃、中國貿易、包裝及外匯投資。專業興趣的課程,有一部分是比教授較一般性的課題,例如決策、人力資源管理或品質控制。此外,院校亦在公司行政、房屋管理或圖書館管理等範疇,開辦長時間的兼讀文憑課程,修讀期為兩年或三年。


21.7 在教資會資助院校以外舉辦的延續教育,主要是針對就業需要,不過學員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也許會有廣泛的用途。舉例來說,很多僱主要求僱員提高語文能力,特別是英語和普通話,而有時亦會要求僱員提高廣東話及其他語文的能力。除高等教育院校外,國家機構,例如法國文化協會和歌德學院,以及多個商業機構,如普通話學校及香港日語專科夜校等,均有開辦語文學習課程。


21.8 本港的小型企業多不勝數,大都無法為僱員安排內部培訓,僱員只能從工作中或從觀察同事工作的過程中學習。企業如要以在職訓練以外的形式安排員工進修,一般是透過各高等教育院校、政府培訓機構,以及商業或專業機構開辦的職員培訓課程。以有關珠寶業的課程為例,浸大的寶石學中心開辦寶石學文憑課程、珠寶銷售管理證書課程,以及有關寶石鑑定及評估、內含物及珠寶製作過程的短期課程,現時約有學生600人(實際學生人數)。香港珠寶學院是商營機構,但亦與港大專業進修學院合辦一些課程,修讀學生共1,100名,課程有寶石鑑定與分類、首飾設計,以及珍珠和半寶石飾物串製,分證書課程和文憑課程,也有夜間課程。職訓局在葵涌設立的珠寶訓練中心共有180名全日制技工學徒,接受首飾製作及鑲嵌的基本訓練,另有105名學徒修讀夜間的首飾鑲嵌及鑄造課程。此外,一些商營機構也開辦同類課程。例如,詩淇寶石串製有限公司提供首飾鑲嵌與串製課程,以及半寶石時尚配飾設計與製造課程,共有學生240名;國際寶石學院與香港基督教青年會則合辦寶石學文憑課程,共有學生116名,另有109人修讀其他短期課程。與本港其他行業有關的持續專業教育課程,種類繁多,不勝枚舉。不過,上述有關珠寶業課程的詳細介紹,相信有助大家了解類似課程的情況。


21.9 很多公共和私人機構,包括商業中心,都有教授在小型公司工作所需的一般知識,例如電腦操作、行政技巧、財務及法律程序等,而專業組織也有開辦這一類課程。舉例來說,香港管理專業協會開辦多項行政人員進修課程,其中包括遙距學習課程,有些更專為較小型機構的僱員而設。不過,商辦的延續課程並非全屬職業進修課程。本港也有多所私立學院,專門開辦音樂、藝術及一些普通文化主題的課程。政府方面,亦透過教育署舉辦「興趣小組」形式的課程。除了政府、商業和專業機構外,多個慈善基金會亦有開辦持續專業教育課程,這些機構或會有特定的宗旨,例如法住學會的宗旨是宣揚佛教,但這學會亦開辦電腦、中醫藥和數項藝術課程。


21.10 香港一些規模較大的機構可以利用本身的資源或聘請外間的專家,提供內部延續教育。一九九四年,政府用了港幣5.5億元培訓僱員,聘用了1,552名全職及兼職訓練人員;89%的培訓工作由政府內部擔任。香港飛機工程有限公司用了港幣2,500萬元進行內部培訓,不過其中只有小部分可稱為持續專業教育課程。美國大通銀行在內部培訓方面用了港幣600萬元,在外間培訓方面用了港幣250萬元,曾接受內部培訓和外間培訓的僱員,分別約為3,500名和600名。萬國寶通銀行在內部和外間培訓方面共用了港幣270萬元,約有3 500名僱員曾接受培訓,其中90%的培訓工作由公司內部負責。相比之下,連卡佛便有點不同了,連卡佛提供的內部和外間培訓課程數目相若,各有1,250名僱員參加。機構內部開辦的持續專業課程往往較外間培訓機構所提供的更能針對工作所需,而公司培訓部門所辦的課程,則通常是為了應付各部門內部所需。


目錄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