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質素保證

17.1 近年,尤其自一九九一至九五年間收生人數大幅增加以後,社會各界和高等教育院校都對質素的問題表示關注,包括預科畢業生的質素、教與學的質素,以及大學畢業生的質素。與世界許多地方一樣,本港大眾人士及專業人士,都十分關注教育質素的各種評審制度,以及這些制度如何?對達到高質素成效的院校予以肯定、推許、獎勵。其他地方的高等教育制度有一個共通點,都認為院校須自各為本身的質素負責,並須就此向公眾交代。


17.2 一九九三年,行政局明確表示,教資會資助院校的質素保證工作,應由教資會負責監察,而各院校亦贊同這項安排。下文會闡述教資會與受資助院校合力制訂的質素保證措施。至於其他組織所採取的措施,則會在第17.10及第17.11兩段加以說明。在教資會資助院校這個範疇,香港學術評審局並不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教資會在推行質素保証工作時,也徵詢評審局成員個人的專業意見,使教資會資助院校與非教資會資助院校,在保證質素方面的工作能夠互相協調。


17.3 素可以從多方面來衡量,但必須能夠把標準區分,才可理解教資會現時訂立的質素保證制度。衡量質素的方法之一,是量度成果,即畢業生的質素,即如中小學所採用的方法,以公開考試來評核結業生的質素。假如學校的資源與所取錄學生的程度相若,課程又相同,結業生的質素可作為反映學校教育成效的一個有用指標。不過,在高等教育來說,不同院校以至不同課程,新生的質素差別很大;更重要的是,課程的內容甚至目標亦理所當然地有所不同。因此,即使可以採用某種可算是劃一的方式量度畢業生的質素,但如何評價得出的結果,亦會相當困難,甚至出現爭議。


17.4 經濟學者認為,量度成果的另一個方法,是評估增值,即評估學生畢業時的質素比入學時高了多少。理論上這個方法可能較為恰當,但除非是從一個狹窄的學科著眼,否則增值更難量度。衡量質素的另一個方法,是看看投入的元素。例如,新生的質素及院校的資源,可作為質的概括指標,而教學課時、每班學生人數、圖書館及資訊科技設施、師生比例,以及教師的資歷等則可作為較詳細的指標。教資會定期收集這類資料數字,不過,把這些數字上的「績分」跟質素和表現掛鉤,卻又會產生很大問題。舉例說,面授時數多,可能只表示學生上課的時間過多,而每班學生人數少,也許顯示教師人手調配有欠效率。而且,用投入元素的數字來衡量質素,更會白費各種為改善教育生產力所作的努力。


17.5 成果、增值或投入的元素,均可作為評審質素的基準。高等教育院校亦曾使用這些方法評審整體或部分活動的質素,但根據世界各地的經驗,這項工作不但困難重重,而且會引起最少兩個問題。第一,評番的整體結果很可能僅僅是一個評分數字或排名評級,把豐富多元的教育經驗簡化為膚淺的單面體。第二,由於評審工作必須客觀,而且適當的公開,因此會過於依賴數字作為指標。結果,各院校可能會以這些指標為最終目的,本末倒置,扭曲了教育的意義。再者,除非程序的制訂和評審工作都處理得宜,否則部分被評審者可能會感到被人誤解和刁難。香港學術界的規模比較小,這種情況出現的機會比較。


17.6 教資會與各院校詳細商討後,同意最少在目前,在考慮院校教與學的情況時應避免評審質素(儘管可對研究工作的質素進行評審(見第37.5段))。教資會檢討的對象會改為教與學的過程。


17.7 檢討教與學的過程,作為保證質素的主要方法,是基於一項假設,就是各院校畢業生的質素主要繫乎三個因素:新生的質素、可供運用的資源、教與學的過程。教資會刻意把教與學的過程這個因素的適用範圍訂得十分廣泛,以便涵蓋各個方面的情況;一方面可以包括如校外考試委員等正式制度,另一方面則可考慮一些較抽象的因素,例如院校的學術氣氛。把重點放在教與學的過程是恰當的,因為在決定畢業生質素的三個因素中,新生的質素取決於中小學教育體制,而高等教育所得的整體資源則由政府決定,只有教與學的過程完全由高等教育院校自行釐定。


17.8 教與學過程的檢討,自然與改善計劃息息相關,而這必然是所有質素檢討工作的最終目標。不過,必須緊記,香港高等教育院校所擔當的角色、肩負的責任、本身的特色各有不同,院校開辦的課程繁多,涵蓋各個範疇,而教學的形式風格也不盡相同。教資會認為高等教育體系這個多元化的特色,正是香港教育制度的長處,應予以保留和發展。由此可見,適用於某間院校的質素保證程序,若全部運用於另一間院校,幾乎可以肯定是行不通的。因此,教資會在進行質素保證工作時,不應訂定一個規範或理想模式來衡量教與學過程的各個環節,而應根據各院校的個別情況進行檢討。不過,檢討過程必須全面,應包括對自資課程、與海外院校合辦課程(見第2.10段)及教資會全面資助課程的質素控制。


17.9 教資會對於受資助院校的質素保證工作,一直發揮重大的監察作用,所採用的機制包括進行院校檢討和學術評審、學系評審,以及在各層面進行正式和非正式的訪問和討論等;此外,亦幫助各院校進行檢討、維持、訂定及提高教育質素方面的工作。教資會現正展開一系列教與學質素保證過程的檢討工作,有關詳情見附件E。至目前為止,港大、中大、科大、浸大和嶺南的檢討工作已經完成。教資會計劃在一九九七年一月訪問城大和理大,進行檢討。檢討工作至今進展良好,各院校亦就所得的經驗和行之有效的措施,互相交流。第一輪的訪問結束後,教資會會重新考慮整個檢討的方法。


17.10 除了教資會進行的質素檢討工作外,職業訓練局亦正為轄下兩間科技學院的課程制定正式的質素評估程序。兩所學院的首批學生於一九九六年七月畢業。這兩所學院的每項課程都有一名課程主任及一個課程工作小組,組成教務委員會,負責每年提交周年課程質素分析報告。教務委員會必須參照學系既定的質素政策,並根據考試成績、校外考試委員的意見、學生對課程和支援服務的意見,以及其他因素,編寫分析報告。學院的學務策劃及評核委員會會審閱每份報告,如對課程的質素不滿意,便會作出干預。除了質素報告這個機制外,職訓局亦推行儕輩審核講課制度,由教師旁聽同事講課,並以非正式的方式提出意見。學院會在每個學期為每名教師安排同事旁聽上課一次。這個制度旨在輔助而非針對個別教師,不會記存任何紀錄。


17.11 香港學術評審局於一九九零年成立,屬獨立的法定組織,職責是就學術資格及水平提供意見。學術評審局最初的工作,主要是評審學位課程,但隨著各院校獲得自我評審資格,這項工作已逐漸減少。(不過,評審局仍參與評審香港演藝學院、公開進修學院及香港教育學院課程的工作)。在評審局的工作範疇中,發展最快的一項工作,是就香港以外地區頒授的學歷水平,向政府及其他機構提供意見。評審局是國際高等教育質素保證機構網絡(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Quality Assurance Agencies in Higher Education)的會員,曾於一九九一年積極參與創立該會的工作,而且負責創立後首四年的管理工作,這些因素都有助評審局展開工作。評審局備存一份登記冊,列載世界各地超過一千名不同學科的專家,以備向他們徵詢有關學術評審及質素等事宜的意見。


17.12

上文所述的機制雖然非常重要,但是盡心竭力的教學人員必須受到獎勵,以及得到資深同袍的表揚,這才是提高教育質素的最佳方法。為鼓勵提高教學質素,教資會在一九九五至九八年的三年期,會提供1.5億元教學發展補助金。最近澳洲進行了一項研究(一九九五年,Ramsden及其他人),所得結論如下:

「我們要加強教學人員的信心,使他們相信院校必會對優良的教學表現予以支持及獎勵。大學教員調查結果證實,很多在院校任職的學者都認為,校方未有真正重視優良的教學質素或肯定優秀教師的貢獻。儘管大學聲稱現行政策及程序已能達到這個目的,很多人仍然表示懷疑。大學教員認為,校方以實際行動給予教員支持,比空言獎勵教學重要得多。

對良好的教學表現加以肯定,適當的獎勵是不可或缺的。晉升及實任是最重要的獎勵。如果大學希望職員相信良好的教學表現會獲適當表揚,莫如在這方面作出行動。

但單是獎勵並不足夠。調查及個案研究結果清楚顯示,院校必須能夠提供理想的環境,尤其是能夠鼓勵職員就教學工作交流意見的環境,並且給予教員實質支持,幫助他們不斷改進。要有優良的教學質素,並對此適當地給予嘉許,院校的各個階層都必須管理和領導得宜。提倡優良的教學質素與提升優秀的教師,是同樣重要的目標。」

我們非常贊同上述觀點。




目錄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