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一九八九年以来的扩展

8.1

一九八九年九月五日,教育统筹司向行政局提交一套九十年代的教育策略。关于高等教育的建议如下:

  1. 计划于一九九四至九五年度提供的第一年学士学位课程的学额,应由有关年龄组别人数的12.9%,提高至不少于18%,即由10,510个学额增加至大约15,000个;

  2. 把两所理工学院学位课程学额的百分率提高至可达到上述增加学额的目标,学位以下程度的课程则应由职业训练局辖下的工业学院开办;及

  3. 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应于一九九三至九四年度检讨第(i)项建议的实施情况,以便决定在一九九五至二零零零年期间进一步扩展学额是否适宜或可行。 行政局接纳上述建议,而教统司则向当时正在墨尔本举行会议的教资会作出简报。教统司表示,政府的教育政策是为有关年龄组别的青少年,提供足够的中小学及高等教育程度学额,让他们能发挥学习上的潜能。教育政策也应确保能够提供优质教育,并配合经济上不断转变的需求。在七十及八十年代,政府把增加中小学津贴学额列为优先处理的项目。现时则有需要把高等教育扩展至远超现有的目标。这是因为现时社会着重机械技术、高效率及具增值能力的生产活动,所以对较熟练的管理人才及技术专家的需求大增。此外,移民外地的人数增加,留在本港的毕业生数目因而减少。


8.2 其后,教统司于一九八九年十月十九日去信教资会主席,要求教资会因应职训局的计划及香港中期人力需求,制订扩展高等教育的建议。教资会最关注的,当然是按政府所订目标,提供足够的第一年学士学位课程学额。教资会采用了三管齐下的方法。第一,增加现有高等教育院校的学额。第二,把当时两所理工学院的学士学位课程学额所占比例由约一半增至65%。第三,把岭南学院纳入教资会资助范围,并转为颁授认可学位的院校。


8.3 教资会每三年一次向政府建议对其资助院校的拨款,而政府提出有关要求时,正值一九八八至九一年的三年拨款期中段。政府的目标,是在一九九四至九五学年提供15,000个第一年学士学位课程学额(但这个数目后来按一九九一年人口普查资料的修订人口数字而降至14,500个)。教资会认为需要用一九九一至九五年四个年度的时间来扩充学额,但由于当时正着手制订一个更符合经济效益的拨款方法,而这方法未能及时在该四年期开始时实施,因此,教资会宁可在一九九一至九二年度向院校提供一年的拨款,然后再在一九九二至九五年度提供另一笔三年期拨款。


8.4 第一年学士学位课程学额的扩充,以及因此形成的学士学位课程学生总人数的增长,见图8.1(一九九一至九六年的数字为实际数字,一九九六至九八年度的则为计划中的数字)。由于后来当局决定,一九九五至九八年三年期的第一年学士学位课程学额,应维持在一九九四至九五年度的14 500个,因此入学额在一九九四至九五年度以后便停止扩展。

图8.1

个别院校于一九九一至九八年间的详细学生人数已载于中期报告内。由于各院校担心没有足够的合资格预科毕业生,又不大熟悉新设立的联招办法(见第7.5及7.6段),因此在一九九一至九二年度及一九九二至九三年度超额收生,分别多出了5.7%及9.8%。一九九三至九四年度及一九九四至九五年度的收生额,则远较上两个年度接近目标,分别只有1.6%及-1.7%的误差。


8.5 就学士学位课程学生的理想人数,政府有非常明确的看法。至于研究生的人数,有关的论据则较为复杂,有时甚至互相矛盾。中期报告第12至15段已谈论过这个问题,在此不拟覆述。经详细考虑后,教资会建议大幅增加研究生人数如图8.2所载,建议亦获政府接纳(一九九五至九八年的三年期学生人数,见F部的梗概)。

图8.2

个别院校研究生人数的详细数字载于中期报告内。事实上,一九九一至九五年期间,各院校取录的修课课程研究生人数均稍多于原定目标,在一九九二至九三年度,更超额13%。不过,到了一九九四至九五年度,研究生人数已下降至低于原定目标(-7%)。


8.6 政府在扩展高等教育的建议内(第8.1段),预算把当时理工学院开办的部分学位以下程度课程,交由职训局辖下新设的科技学院负责。这方面的学额增长及转变,见图8.3。

图8.3

8.7 在一九九一至九五年的四年期,教资会资助院校的各个学科在扩充学额方面,情况颇为参差。以相等于全日制学生总人数来说,修读工程学及建筑环境学的学生比率,由25%降至22%;修读理科的学生比率,则由18%升至21%。事实上,工程学及建筑环境学并无扩展,人数维持在12,000名相等于全日制学生左右;而修读理科的人数,则由8,500人增至12,500人,当中主要是修读生物学科的学生。这些转变反映了较长远的趋势,详情见图8.4。就工程学而言,香港科技学院增加的学额平衡了教资会资助院校下降的学生比率。

图8.4

8.8 上文各段所述的学生人数增长,必然牵涉到经常补助金和非经常补助金的增加。政府给予教资会资助院校及科技学院的经常补助金,由一九九一至九二年度的港币46亿元,增至一九九四至九五年度的港币82亿元,实质增长为32%。这些拨款中,给予研究资助局的拨款需大幅增加,因为高等教育扩展之际,教学人员和研究生人数大幅增长,院校的研究风气日盛,而研究活动亦相应增加。研究资助局所得的拨款由一九九一至九二年度的港币1亿元,增至一九九四至九五年度的港币2.6亿元。在一九九一至九五年的四年期,政府给予教资会资助院校和科技学院的非经常补助金,合计港币73亿元,与以往任何四年期的拨款比较,实质增长为十倍。


8.9 政府扩展高等教育的计划,并不只限于教资会资助院校及职训局辖下院校。在一九八九年成立的公开进修学院一直积极发展,而香港教育学院亦已于一九九四年九月正式开课。香港演艺学院也在不断扩展,尽管速度较慢。一九九四至九五年度,公开进修学院、香港教育学院及演艺学院的经常开支,约为教资会资助院校及科技学院经常开支的8%。在政府资助的高等教育迅速扩展之际,私人及慈善机构开办的高等教育课程,尤其是持续专业教育和海外院校开办的课程,在一九八九年后亦陆续增加。




目录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