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 |
C部展开了对高等教育的检讨,当中六章详述目前高等教育的情况。结果显示,香港的高等教育是丰富和多元化的。就学生而言,在本地和海外修读全日制学士学位课程的香港学生,分别有4万及28,000名。此外,还有约16,000名相等于全日制学生正修读兼读学士学位课程,当中一半修读公开进修学院的课程。至于学位以下程度课程,则有22,000名相等于全日制学生修读高级文凭或其他高等程度课程,2,500名修读高级证书或同等程度课程,1,000名修读颁授其他资格的课程。
|
39.2 |
香港约有6,700名相等于全日制的研究生,包括修读修课课程和研究课程的学生,另有12,000名研究生在海外深造。不过,高等教育最多学生修读的是持续专业教育课程,共有46,000名,相等于全日制学生。他们有半数就读于教资会资助院校,另一半则就读于其他资助或私立院校,或参与雇主开办的内部培训课程。
|
39.3 |
现在集中看看提供高等教育的机构,从另一个角度探讨有关情况。本港提供高等教育的机构,包括教资会资助院校、职训局辖下科技学院、演艺学院及公开进修学院,还有树仁学院、珠海书院、明爱徐诚斌书院及其他私立或慈善机构开办的院校、教育署成人教育组、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及许多专业或行业组织,例如香港管理专业协会。此外,还有外国机构如英国文化协会、歌德学院、法国文化协会及与本地院校合办课程的外国大学。香港亦有不少学生到海外的高等教育院校升学。
|
39.4 |
香港高等教育的学科、程度、学习模式及院校种类繁多,可满足学生差不多任何需要。图39.1尝试以一个简单的图表说明这个(其实)非常复杂的制度。从图表的标题可知,海外提供的教育并不包括在内。流程的阔度与每年相等于全日制学生的人数成正比。
|

|
39.5 |
从上表所见,学生大多是完成中五教育后投身社会,尽管亦有少数是完成中三或中七教育后加入工作行列的。这些学生并非全部也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有些会修读兼读制的学位以下程度课程或学士学位课程,也有很多会修读持续专业教育课程。此外,有些完成中五或中七教育的学生,会修读学位以下程度课程,而一些在职人士也会修读这些课程。
|
39.6 |
修读全日制学士学位课程的学生,差不多全都是中七毕业生,另外亦有很多在职人士修读兼读学士学位课程。修读全日制学士学位课程的学生,大多数会在毕业后投身社会,但约有四分之一,会继续修读研究生修课课程或研究课程。此外亦有在职人士回到院校修读这些课程。
|
39.7 |
不过,图39.1上部最主要的特点,不在于修读学士学位以下程度、学士学位或硕士/博士学位课程的人数,而在于修读持续专业教育课程的人数众多。研究该图表时应紧记,流程的阔度与一年内收取相等于全日制学生的人数成正比。就修业期最少为一年的全日制课程来说,流程的阔度代表有关课程的第一年收生人数。至于修业期最少为一年的兼读课程,流程的阔度,就是第一年收生人数乘以相等于全日制学生人数的系数。不过,很多持续专业教育课程的修业期少于一年,所以在计算时还需加以调整,考虑多一个因素,就是按课程修业期占一年时间的比例定出的系数。因此,图表中持续专业教育课程的流程,已表示有数十万名学生正修读这类课程。此外,从图表可见,修读持续专业教育课程的学生总人数,与修读其他形式高等教育课程的学生总人数相若。
|
39.8 |
本报告检讨部分的E部有整整四章的篇幅,讨论持续专业教育这个重要的范畴。本港开办持续专业教育课程的机构很多,包括教资会资助院校的持续专业教育组、公开进修学院、香港明爱、职训局、香港管理专业协会、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以及许多开办专门或一般技术课程的较小型机构。当然,很多持续专业教育课程,都是雇主提供的内部培训课程。现行制度似乎运作良好,能满足学生和雇主的需要。近年持续专业教育扩展迅速,这个趋势看来仍会继续。
|
39.9 |
当然,除了图39.1以外,还可以用其他形式来分析现时的情况。按科目划分是直接的细分方法。商学极受欢迎,本港的大学生约有四分之一是修读商学课程的;而数据显示,在海外修读学士学位课程的香港学生,修读商学的人数比例可能更高。学位以下程度课程亦有四分之一的学生修读商学课程。商学科目当中,修读会计学的学生约占四分之一(即学生总人数的6%)。
|
39.10 |
在本港或海外攻读学士学位课程的香港学生中,选修工程学的约占15%。修读学位以下程度工程学课程的学生比例,更是这个数字的两倍。电机工程及电子工程都是受欢迎的工程学科。文科及理科学士学位课程的学生人数均与工程学相若,但学位以下程度课程的人数则较少。修读社会科学的学生约占10%;教育学虽然学生人数较少,却是很重要的学科。医学的成本甚高,但学生人数不多。
|
39.11 |
研究生修课课程方面,商学课程(特别是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课程)的学生占总人数约四分之一;教育学的学生人数亦相差不远。工程学及法律也是主要学科。理科或文科的修课研究生人数很少。至于研究课程的研究生,有三分之二从事科学或技术研究。研资局拨出的研究补助金,约有一半拨予理科及医学研究计划,而三分之一则拨予工程研究。关于持续专业教育课程的学科比重,资料甚少,但多数课程是有关各类管理学科的。
|
39.12 |
整体来说,本港高等教育学科中最多人修读的可说是商学,工程学和理科次之,紧接着的是文科,然后是教育学和社会科学;至于电脑学、建筑环境学、法律及医学,虽然修读人数不多,但占很重要的位置。图39.2以图表方式,显示各科学生人数的分布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