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单位成本

36.1 计算单位成本最粗略的方法,是把院校的非指定周年开支(若院校的收入项目中有补助金或学费,则大约等于补助金加学费),除以相等于全日制学生人数。去年(一九九五至九六年度)按这个方法计算的单位成本,列于表36.1。

表36.1


根据这些数字分析,教资会资助院校提供高等教育的成本是中学教育的八倍。不过,有些人认为高等教育成本的数字有误导成分。大学有很多活动与教学并无密切关系,通常主要是研究工作。因此,列于表36.1的教资会资助院校单位成本,或可按一个介乎0.6和0.9之间的系数调减,而经调整后,与中学教育单位成本的比例大约是六比一。至于减去成本中研究工作那部分是否恰当,则颇具争议性,因为相关的研究无疑对教学有帮助。


36.2 有人经常提出一个问题,就是香港的高等教育成本是否比其他地方高昂。众所周知在国际层面比较成本是非常困难的,但若以单位成本总值而论,按现时的汇率折算后,香港的高等教育成本,似乎比美国(同等的院校)和日本低,但较英国和新加坡都为高,更比澳洲高出很多。不过,这种比较并非完全可靠,须小心斟酌,因为不同国家的社会及经济环境往往有重大差异,而计算单位成本的方法及公共帐目体系亦大有不同。这些比较亦须顾及相关的本地因素,例如购买力及房屋市场等。此外,在美国、日本及其他地方,学士学位及研究生课程的修业期较长,这点亦不能忽略。


36.3 第36.1段所引述的数字,是粗略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不过,正如第34.4段所述,在高等教育院校,不同学科的师生比例相差甚大,再加上其他因素,各科的单位成本便出现颇大差距。如去3.0作为一般人文学(不包括语文科)的单位成本来计算各学科的相对成本加权数,大概可得出表36.2所列的数字。

表36.2


根据教资会资助的高等教育院校现时各学科的学生分布情况来计算,平均系数为1.69。这个数字与整体平均单位成本相符(一已减去非教学工作的成本)。


36.4 高等教育包括不同程度的课程。教资会资助院校、演艺学院和公开进修学院开办的是研究生、学士学位及学位以下程度的课程。科技学院和其他开办高等教育课程的大多数机构,则提供学位以下程度课程或持续专业教育课程。学位以下程度课程、研究生修课课程和研究生研究课程的教学单位成本,通常分别约为学士学位课程单位成本的80%、120%和200%。此外,把兼读学生的实际学生人数转化为相等于全日制学生人数时会用到的一些系数,这些系数自然亦会影响单位成本的计算结果。订定这些系数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但根据修业期来计算大概是最理想的。


36.5 整体单位成本受极多因素影响,有些是长期的、有些是短期的、有些关乎结构,而有些则关乎质素。由一九九零至九一年度直到一九九五至九六年度期间,教资会资助院校的单位成本总值(以一九九五年年中的价格计算),由港币163,000元增至202,000元,增幅为24%。增加的原因包括:研究工作大量增加(见图6.5);学生类型的比例有所改变,修读成本较高的程度和学科的学生比重增加(见图8.1至8.4);「前期投资」(扩展迅速的院校在收生之前先招聘教学人员,以便计划和筹办新课程);以及教资会为提高质素而采取的各项措施,例如提供补助金,以推动语文精修课程、教学发展及院校合作等计划。此外,以往并不是按大学薪级表支薪的医生及某些人员,他们都获得加薪,房屋福利亦有改善。


36.6 表36.3分项列出上文所述的单位成本增幅。

表36.2


首三项的增幅是长期性质,其余的则可能是短期性的。


36.7 本港受资助的高等教育院校近年扩展非常迅速,但即使在此之前,院校的学额通常也会每十年增加一倍。高等教育持续大幅增长,形成两个现象:第一是开办了很多新课程,而开办初期,这些课程的单位成本往往相对偏高;第二是教职员、校舍和设施等资源未能有效运用,原因是新课程一时未能尽用资源,而扩展中的原有课程又使这些资源变得不再适用。不过这个情况不会持续下去,因为本港受资助院校的整体学额正进入稳定期。


36.8 在这段整体学额没有增长的时期,院校的工作重点应可从处理扩展的问题转移到研究如何提高现有活动的效率和质素。开支应可因精简规模及毋须进行前期投资而有所节省。教学方法的转变亦可能节省少量开支(见第26.19段)。院校毋须再处理扩展的事务,因此行政工作应可简化,管理程序亦会有所改善。院校当然会有新的开支(包括因应需求的转变而在某些方面削减人手所带来的开支(见第30.11段)),但整体来说,单位成本预期会在短期内下降。


36.9 政府请教资会以不损教育质素为前提,就成本节省的幅度提出建议。教资会认为,在一九九八至二零零一年的三年期,教资会资助院校的学生单位成本每年应可减少略多于3%。这样,由现时的三年期的最后一年(一九九七至九八年度)至下个三年期的最后一年(二零零零至零一年度)期间,便可合共缩减10%的学生单位成本。这10%的减省须在三年期内每年逐步实施,以免因突然大幅削减拨款而造成混乱。减省得来的款项中,教资会须保留50%来应付新的开支项目:推行额外的质素保证计划(例如现时指定用作教学发展及提高语文能力的拨款),发展卓越学科范畴(第29.8段),以及展开对缩减学生单位成本非常重要的院校架构重整工作(第30.11段)。


36.10 上文讨论的单位成本,是以一年为期计算的。这个数字须乘以修业期,才得出某个教育阶段的总成本。教资会采用表36.1的单位成本来计算各个教育阶段的总成本,但把高等教育的单位成本调减25%(减去非教学活动的成本),结果列于表36.4。

表36.2


显而易见,如延长任何一个阶段的修业期,或把其中一年纳入较高阶段,即使单位成本得到相应调整,成本仍可能会非常高。现时,本港大多数学士学位课程均采用三年制,与其他地区修业期较长的课程相比,是很合乎成本效益的。




目录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