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二零零一至零六年的学生人数
31.1 | 由于缺乏政府对二零零一年后人力供求的预测,本港在未来十年的后半期对高等教育的人才需求数字,必然有很多推断成分。本港仍会继续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但预计到了二零零一年,每五名工人之中便有四人从事服务业,因此就业方面受重大影响的范围将会缩小。值得注意的是,在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系中,就业方面会以知识为基础。以知识为基础的活动可能会显著增加,不过,对于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是需要更多学位以下程度人士、技术员及技工,还是更多大学毕业生,现时还有很多不同的意见。 |
31.2 | 在二零零一年,技术劳动人口会较为年轻(见图31.1,根据「人力再探」制备而成)。即使加上退休年龄下降这个因素,在二零零一至零六年期间,因退休而流失的劳动人口会相当少。如果除了退休的因素外,还把本港所有内部因素都计算在内,预计可能会流失10%的劳动人口,即32,000名大学毕业生及18,000名具备学位以下学历人士。至于移居海外及移民来港人数会造成的影响,现时实难以作出太长远的估计,但目前两者大概还能互相抵销,所以亦假设这情况会继续下去。假如学额维持不变,香港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6万名左右,具备学位以下程度的则约35,000名,所以投身社会工作的人数是流失人口的两倍。上述数字还未计算海外留学生在内。目前回港的大学毕业生约有26,000名,完成学位以下程度课程的则约有1万名。 |
31.3 | 纵使考虑到本港经济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加,由现在至二零零六年这期间,要大幅增加基本高等教育学额(或许除了在职训局辖下的一些院校),理据似乎并不充分,除非来港移民/移居海外的人数未能取得平衡。不过,要谨记的是,目前只有直到2001年的人口预测(见表30.4)。此外,还有一点必须详加考虑:香港高等教育院校日后在整个地区(尤其是中国)的人力需求,将会扮演什么角色。第33章会详细讨论这个事项。持续专业教育的情况(请参阅E部)与基本高等教育截然不同,预计这方面会有持续的增长,这种增长亦会获得鼓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