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提供高等教育的机构
2.1 | 从上一章可见,本港不同年龄组别的人对高等教育都有需求;年青人需要取得基本学历,年纪较大会想争取年轻时没有的进修机会,而任何年龄的人亦会因兴趣或工作所需而要充实自己。提供高等教育的机构,可分作数个不同类别。 | ||||||||||||
2.2 | 第一类由政府透过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拨款资助,主要任务是让年青学生获取基本学历。这类院校包括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学院、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大学。此外,香港教育学院亦已成为教资会资助的院校,并在提供在职训练课程方面,担当重要角色。这些院校约有87,000名相等于全日制学生(包括修读持续专业课程的学生),现时获公帑资助的经常补助金约达港币83亿元。这些院校在高等教育方面除肩负教学工作外,亦致力知识的整理(学术工作)及新知识的开拓(研究工作)。 | ||||||||||||
2.3 | 教资会最近才正式负责就香港教育学院的院务提供意见,但从一九九五年开始,教资会已就该校的学术发展计划及资助需求非正式地向政府提供意见。 | ||||||||||||
2.4 | 第二类院校隶属职业训练局,职训局目前获政府提供约港币10亿元的经常补助金。职训局辖下有七所工业学院,开设技工及技术员课程;这些课程不属本报告的讨论范畴。但职训局辖下位于柴湾及青衣的科技学院,也开办为期三年的全日制高级文凭课程及兼读制高级证书课程,共有约4 700名相等于全日制学生修读。职训局亦透过下列途径,提供高等教育:为修读工科的本科生提供工场实习机会、推行工科毕业生训练计划、由各间训练中心及香港管理专业发展中心提供多类持续专业教育增修课程,以及开办校外课程和研讨会。 | ||||||||||||
2.5 | 香港演艺学院由政府直接资助。演艺学院设有舞蹈、戏剧、音乐和科艺的学位、文凭及证书课程,获得政府约共港币1.3亿元的资助,全校共有全日制学生约700名。 | ||||||||||||
2.6 | 在非受政府资助的院校中,树仁学院是唯一根据专上学院条例正式注册的。树仁学院为约2 500名全日制学生提供四年制的文凭课程;另外又与中国及海外一些大学合办少数学士及硕士学位课程,约有1 000名学生修读。至于与台湾关系密切的珠海书院,则没有根据上述条例注册。该校共有约1 000名全日制学生。 | ||||||||||||
2.7 | 香港公开进修学院由政府倡议成立,但现时财政方面基本上已自给自足。公开进修学院以开办遥距学习课程为主,校内亦设有温习室、图书馆及导修安排等,学员约18 000名学员,其中半数年龄介乎26至35岁之间。据该学院的统计,学员人数大约是8 000名相等于全日制学生。至于公开进修学院的收入(差不多全部来自学费),则约为港币2.1亿元。另一种更新的遥距学习途径是Online Education Ltd,这类「电子大学」的学生,主要在家修读海外院校的研究生学位课程。 | ||||||||||||
2.8 | 非政府机构也有为成人提供专上教育。明爱成人及高等教育服务部辖下的徐诚斌书院,为约400名全日制学生提供为期三年的文凭课程。一九九四至九五年度,明爱的开支约为港币1.2亿元。此外,香港管理专业协会联同其他大学提供文凭和证书课程(大多数为兼读课程),并与其他大学合作,开办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课程,课题全部与管理学有关。 | ||||||||||||
2.9 | 其他行业公会,以及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和海外的政府机构(英国文化协会、歌德学院和法国文化协会)亦开办一些大专程度的课程。而香港专业进修学校与辖下的专业进修资料服务中心,则致力协助学员取得专业资格。本港其他形式的高等教育,包括少数由院校开办、主要为中学以上程度的课程,以及各大机构内部开设的雇员培训课程,如公务员训练课程。这些机构总共可为26 000名相等于全日制学生提供高等教育。 | ||||||||||||
2.10 | 本港除了由政府及私营机构开办的高等教育课程外,还有一些高等教育课程是由约300间外地院校与香港一些教育组织或代办机构在本地合办的,形式包括各种组合的遥距学习与教学。这些课程的程度,受到《非本地高等及专业教育(规管)条例》的监管。据估计,现时修读这类课程的人数,大约为5,000名相等于全日制学生。此外,还有一些学生修读函授课程,但提供此等课程的机构没有在本港设立授课或联络中心。我们也没有这类学生人数的资料,若以相等于全日制学生人数计算,数目大抵很少。 | ||||||||||||
2.11 | 上述各种高等教育课程,都是供居住在本港的学生选读的;不过,长久以来有一个传统,不少学生(尤其是较年轻的)选择到本港以外的地方升学。北美洲、英联邦及其他地方的大学,都会招收香港学生修读本科及研究生课程,一方面是为了学费收益,另一方面是因为香港学生向来以勤奋和成绩优异着称。负笈海外的学生,差不多都是全日制学生。现正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香港学生约有13,000人,英国有10,000人,澳洲有9,000人,而加拿大则有大约6,500人。在其他地方,如中国及台湾等地,修读高等教育课程的香港学生数目较少,但总数可能亦达2,000人。 | ||||||||||||
2.12 | 上一段提到,不少本港学生出外升学;另一方面,本港院校也有录取外地学生。这些外地学生人数已计算在本地院校的学生数目之内。目前外地学生人数仍少,但正逐渐增加,特别是研究生的数目。 | ||||||||||||
2.13 | 最后要提到的是,本港院校亦以遥距教学方式,为外地学生提供小量课程,而这方面颇具发展潜力。 | ||||||||||||
2.14 | 上述的高等教育模式及所提供的学额,简载于表2.1和表2.2。 | ||||||||||||
![]() | |||||||||||||
表2.2:本港院校学生人数(相等于全日制学生人数) | |||||||||||||
| |||||||||||||
资料来源:教资会秘书处及有关院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