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學士學位課程

10.1 從本報告書中,可知本港有各種形式的高等教育課程,供不同年齡的成人修讀,但最典型的,是學生考畢香港高級程度會考後修讀的全日制學士學位課程,通常為期三年。這些課程由各所教資會資助院校及香港演藝學院開辦。要入讀全日制學士學位課程,學生必須具備一般程度的學歷,通常要有良好的中英語文能力,以及在香港高級程度會考有一科或以上取得及格成績。理科、科技及醫學等學科,還會有特定(香港高級程度會考或香港中學會考)的科目要求;文科及社會科學則較少有這些要求。在大多數情況下(中大除外),這些課程的正式授課語言為英文,不過在適當情況下亦會使用中文。


10.2 全日制學士學位課程通常為期三年,但也有例外。有些課程的修業期為兩年,因為學生已在同一學科取得一定的學歷(例如文憑)。此外,學生的學歷或經驗如獲認可,更可直接入讀三年制課程的第二年。某些學士學位課程長達四年,因為課程中有一段或數段實習期,讓學生汲取專業經驗;這些例子包括港大的語文教育課程和理學士(言語及聽覺學)課程,以及城大和理大的廠校交替課程。其他有些課程延長修業期,是由於校方認為學生不能在三年內獲取所需的實際知識,或需要學習多種實用技巧:最明顯的例子是五年制的醫學、牙醫學和建築學課程(後者可獲頒授碩士學位)。


10.3 在一九九四至九五年度,修讀全日制學士學位課程的學生總數約有4萬人,修讀商學或相關課程的佔8,500人,當中2,300人修讀會計學;6,600人修讀理科課程(不包括電腦學),當中4,400人修讀物理科學(包括數學)及2,200人修讀生物學科;5,800人修讀文科(包括表演藝術和設計)及5,000人修讀經濟及社會科學;6,000人修讀工程學/科技課程,當中2,000人專攻電機工程和電子工程;3,000人修讀學科、牙醫學及相關學科;3,000人修讀電腦學;另有1,800人修讀建築環境學(包括建築學);其餘500人修讀法律及教育。


10.4 上文所述關於修讀各學科的人數比例見圖10.1。各學科所提供的學額,是教資會和各院校根據過去多年的情況而決定的,因此學額的分配未必能完全符合現今年青一代的期望(他們亦可能受到中學分科制度所影響)。院校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應用電腦學及材料技術、生物、數學、機械及製造工程學、物理科學及宗教科等課程,較難吸引學生報讀。

具備不同學歷的人數分佈圖

10.5 較多學生報讀的學科值得詳細研究。有差不多五分之一的全日制大學生修讀商學,其中以會計學最受歡迎,修讀的人數佔全部學生的5%,這一點上文已有提及。財務學和市場學也有很多學生修讀,但沒有一項專科的修讀人數能及得上會計學。很多學生喜愛修讀一般商學課程,以取得工商管理學士資格。


10.6 修讀文科(包括表演藝術和設計)及理科(不包括電腦學)的學生各有15%左右。文科科目中,中國語言文學、英文及歷史均受學生歡迎。理科生有三分之二修讀物理科學(包括數學),其餘三分之一則修讀生物科學。物理科學主要仍是以物理、化學和數學最多學生修讀,生物科學各科修讀數則沒有很大的差別。現代綜合科目,如環境科學及生物科技等修讀人數至今還沒有多大的增幅。修讀電腦學的全日制學士學位課程學生有7%,他們並不包括在理科學生的數目內。


10.7 此外,有15%的學生修讀工程學/科技,當中三分之一修讀電機或電子工程學。工程學課程大多與傳統的學系專門學科有關,如土木工程、機械工程、電機工程及化學工程等,但亦包括工業工程學及電腦工程學。若干海外大學會開辦工程科學課程,本港並沒有這類課程,但開辦有系統工程及機械電子工程等學位課程,可以局部銜接上述的工程科學。


10.8 有八分之一的全日制學士學位課程學生修讀經濟學及社會科學,當中最多學生修讀的是經濟和社會工作,兩者各佔學生總人數的2%。公共行政課程亦很受歡迎。港大和中大均設有醫學院,開辦五年制醫學課程,學生佔全日制學士學位課程學生人數的4.5%。港大牙醫學院的學生人數則佔0.5%,而修讀醫療專業訓練的學科(主要由理大開辦)的學生人數另佔3%。


10.9 估計於海外修讀高等教育課程的香港學生有4萬名(請參閱2.11段),約70%修讀學士學位課程。這些學生差不多全都修讀全日制課程。至於個別學科的修讀人數,資料則不多。在美國攻讀學士學位課程的香港學生,有35%修讀商學,16%修讀工程學;在英國,修讀這兩個學科的學生,比例分別為35%和13%;在澳洲,半數香港學生修讀商學,而修讀工程學的只有9%。


10.10 兼讀學士學位課程能滿足各人不同的需要。有些在職人士是為了職業前途修讀這類課程,藉以取得更高資歷,或考取學士學位資格;有些人是由於以前沒有機會修讀學士學位課程;有些則可能對修讀的學科感興趣,而非為了職業前途而進修。兼讀課程的學生人數,是以相等於全日制學生人數計算,惟由實際學生人數換算時所採用的系數,也許仍值得商榷。目前,約有2,500名相等於全日制名學生修讀教資會資助開辦的兼讀學士學位課程。不過,公開進修學院開設的兼讀學位課程,全部均屬自資課程,而教資會資助院校也有開辦一些自資的兼讀學位課程。此外,可獲海外院校頒授資格的兼讀課程,亦屬自資課程(第2.10段)。在公開進修學院修讀高等教育課程的8,000名相等於全日制的學生(第2.7段),大多數修讀學士學位課程。此外,有800名相等於全日制學生修讀教資會資助院校的自資本地學士學位課程。另有5,000名相等於全日制學生,在教資會資助院校或以自修方式,攻讀海外院校頒授的學位(第2.10段)。合共計算,本港目前約有16,000名相等於全日制學生,修讀兼讀學士學位課程。


10.11 這些學生修讀的學科資料並不完備,但修讀各科的人數比例,似乎與圖10.1所示大致相若,只是修讀教育(佔學士學位兼讀課程學生總人數的15%)醫療專業訓練的醫科(主要是港大、中大及理大開辦的護理課程)的人數比例相當大,其他大多數學科的修讀人數則相應略減。


10.12 教資會曾與多個代表僱主的團體進行討論,結果顯示,在決定僱員是否稱職時,僱員所修讀的學位課程內容通常並不是很重要的因素,但上文所述一些以某類職業(如牙醫學)為目標的學士學位課程則除外。僱主普遍均認為,對學生畢業後數年所從事的工作來說,在大學學到的概念知識及解決問題的技巧,比學士學位課程的實際內容更為實用。僱主要求的,是僱員要有全面的思考能力、靈活創新的處理問題方法,以及與人有效溝通所需的語文和社交技巧。至於畢業生是從修讀中國文學抑或系統工程學課程而獲取這些技巧,可能並不重要。


10.13 學士學位課程的教學,主要仍是以師生在授課、導修及實習課時的相互交流為模式(即使公開進修學院亦為遙距課程安排不少導修課)。新式的電子教具輔助學習,但不是用來代替傳統教學。或許因為學士學位課程的意義並非完全在於科目本身的內容(雖然個別學生必然會喜愛或不喜愛一些科目),所以學士學位的各項課程有很多共通之處。一般來說,這些課程互相連貫協調,涵蓋的範圍是高等教育體系中最廣大的。現時共有56,000名相等於全日制學生修讀。下面接著會談談學位以下程度課程,這些課程比較多樣化,一般都有特定的目標。


目錄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