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F:資訊科技革命對香港高等教育的影響

引言

過去十年出現了各種以科技傳遞信息的學習環境,包括由獨立電腦輔助的指令應用法、網絡信息資源、透過新的通訊模式(例如電腦會議)進行的試驗,以及主要透過電視(但不是單靠電視)提供的遙距學習。最近,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應用法,例如電子郵件、鼠竄介面(Gophe)及萬維網伺服機(World Wide Web)等,已在本港的高等教育院校內廣泛使用,而且發展迅速,在通訊、合作及傳遞方面提供新的方法。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以及資訊時代的出現,會為本港的高等教育院校帶來甚麼機會、挑戰和威脅呢?本附件會一一探討這些問題。

高等教育院校的性質

高等教育的目標放諸四海皆準,不會因科技革命,以及世界各地使用互聯網互相聯繫而有實質的轉變。正如Chodorow教授(1995)所說:「學術思維工作是社會的工作......而大學是一個社會機構。使用互聯網可以擴展大學的學術領域,加速大學發現及發明更多新事物的步伐,但是電子環境不能替代人類社會。人類不能在沒有軀體、沒有皺眉蹙額和沒有笑容的生態環境中茁壯成長,而沒有人際溝通,學術界便不能稱得上完整。」

教資會對這個看法亦有同感,但也要正視潛在的問題。不久的將來,互聯網和電訊革命會提供機會設立無國界的「虛擬校園」,取代傳統的大學,讓學生可以通過電腦,接觸全球最優秀的教師和學者。這樣的機構已經出現,縱使還處於萌芽階段;而無需太多想像力,也可預見這類發展可能帶來的影響。舉例來說,一名倡議設立「全球網絡學院」(Globewide Network Academy)的人士最近撰文指出:「設立全球網絡學院的主要原因,在於人們相信大學的傳統學系架構已不大能發揮作用;大學如要繼續在資源日漸縮減的情況下為全球的人士提供教育,便需要新的組織架構。」(Wang 19951

對香港的高等教育院校來說,這種看法既是一個機會,也是一種威脅。香港的電訊基礎設施先進完備,而且不斷改良,使本港的院校有機會在發展聯網課程和學術交流方面,扮演領導的角色,以及有機會突破傳統校舍課堂上課形式,增加與外地的接觸。有見及此,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在過去三年投資約港幣1 800萬元,改善香港學術和研究網絡(Hong Kong Academic and Research Network),為院校的圖書館、資訊和通訊網絡提供技術支援,以及支持院校設立和改善與外地(尤其是美國和中國)的電訊聯繫。

在這個情況下,本港大有可能開放高等教育院校,增加與中國的學生和院校的接觸。不過,有人擔心院校會因此忽略本地學生;這樣想也合情合理。但此種情況應該不會發生。這發展應會順帶對本地學生產生正面的影響。此外,學生與教學人員之間的人際和社交接觸只有在校舍課堂環境中才能進行,不能完全由電子通訊取代。因此,本地學生在這方面是佔優的。

但是,香港的院校能否在這方面真正與西方國家和日本及澳洲等地更富有、更著名的院校競爭呢?答案是可以的,但香港需要選擇性地在本港院校的卓越學科領域投入資源,同時,院校需具備靈活變通和了解市場的能力,在機會出現時能迅速回應。危機則是,當其他地方院校的發展步伐較快時,本港院校可能未及回應,因而淪為旁觀者。

進修途徑

電訊革命進一步擴大進修的途徑,讓成人、非傳統的修業人士、利用第二次機會接受教育的人士及弱能人士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及修讀深造課程。香港像世界各地已發展的社會一樣,愈來愈偏離傳統的教育模式:人們完成教育後,便專心致力工作。因為有新科技的發展,一些新的教育模式,例如遙距學習課程,提供了更靈活的方法,讓人們可以隨時接受教育,並不時汲取新知識,滿足他們的需求。

教資會資助院校、各院校的校外進修學院、公開進修學院及其他機構,已在這個範疇做了一些工作。不過,本港可以及應該更多利用新科技,盡量發揮科技的潛能,以增加接受高等教育及專業訓練的途徑。

質素保證及生產力

有些兼讀課程及短期課程是以非傳統方式開辦的,要保證這些課程的質素,可能有一定的困難。如果課程是由備受推崇且聲譽良好的高等教育院校開辦,有意進修的學生可以稍為安心。不過,香港現時愈來愈多這類課程是由海外院校開辦,而其中有些院校的聲譽令人存疑。政府最近提交《非本地高等及專業教育(規管)條例草案》,動議訂立一些措施監管這類活動,不過,要在香港憲制範圍以外地區引用有關法例,難免會受到限制,故學生仍須緊守「消費者要小心」的原則。目前這類課程五花八門,良莠不齊,為協助有意進修的學生作出明智的選擇,香港學術評審局亦在這方面提供諮詢服務。

如果規模遍及全球的「虛擬校園」終於出現,很可能引致更嚴重的問題。「倘若校園變成由多所院校的電子媒體所投射的一個形象,則學術水準由誰訂定?學位由誰頒授?而所頒授的又是甚麼學位?」 2 這些都是值得關注和必須處理的問題。不過,使用資訊科技似乎可以改變成本結構及提高效率,而又不會降低教育質素。

在電子儲存及透過網絡存取圖書館資源方面,目前已做了不少工作,但要做的還有很多。不應忽略的是,教學人員如果能在教與學上,透過創新手法適當地運用新科技,便有機會省回不少寶貴時間。

除了高等教育界,各行各業的機構都期望資訊科技會增加生產力及節省成本,但這有待實踐來證明。一個不用紙張的課程,正如一個不用紙張的辦公室,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個空想,甚至「虛擬圖書館」,在某程度上也同樣是空想。此外,高等教育院校如要有效地使用資訊及電訊科技,教職員便需付出相當多的時間和努力。

對教員的評價和獎勵

對很多方面的教育工作來說,資訊科技已日漸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因此,教師、專業人士及院校人員的角色必然有所改變。舉例來說,利用遙距教育及電訊來輔助主要在課室進行的教學工作,改變了師生交流的模式,並全面改變了課室的性質及地點;同樣,由於用以交換學術意見和研究心得的電子途徑愈來愈多,傳統的書刊和評論受到挑戰。此外,教員一般都可透過電子網絡來參與新的專業組織及新的專業服務。

資訊科技的應用似乎難免會改變教學人員的工作方式。評估和獎勵教學人員表現的過程中,又如何顧及這些改變呢?院校的政策和慣例,看來需要一些新的指引或模式,以便評核使用科技的教學人員的表現。同樣,學校也有需要制定新的指引,以便對應用資訊科技的教學、學術工作和服務,進行儕輩評估和審核。高等教育院校愈來愈需要處理有關這些問題的院校政策。

研究及發表著作

互聯網/萬維網伺服機是龐大的資料庫,可提供參考和研究資料。不過,要追尋某項參考資料和文件的來源,卻異常困難。現有的搜索工具仍然較為笨拙。當然,假以時日,這些問題是可以解決的。不過,如果要引用一些將來也許無法翻查的電子資料,或要核實這類著作的真確性和原創性,則仍然會有困難。

由於電子期刊和電子郵件目錄不斷發展,而部分已可取得,互聯網成為傳統方法以外另一個發表學術著作的途徑。不過,鑑於引文來源和核證方面的種種困難,以這種方式發表的著作的地位,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可能仍未能肯定。

結論

美國大概是全球最深入討論和考慮這些問題的地方。因此,本報告參考了美國在這方面的經驗。下文會引述Kenneth Green和Steven Gilbert最近發表的評論,作為總結,他倆一直在電子媒介上積極參與這類和相關問題的討論:

「資訊科技在學術方面帶來的真正長遠好處,在於它對教學法和課程的貢獻 - 科技提供額外資源,改善教員使用的教學用具和增進學生的學習成效。有大量證據可以引證科技能對學習帶來好處。科技提供了機會,可供存取資料,例如,圖像資料(宇宙或加州海岸線的衛星圖片)、讓學生可作專題作業之用的統計資料(例如人口調查資料)、遠處的圖書館資料(與院校本身的設施提供的資源相輔相成),以及其他更多的資料。」 3

「很明顯,在高等教育某些範疇,科技提高了生產力,又減低了成本。正如許多公司一樣,院校經常有效地利用科技處理很多行政工作。就像外間公司一樣,院校使用電腦後,在多項與資料管理和資料事項處理的工作上都提高了效率:人事檔案、課程時間表、圖書館目錄、預算和應收帳款、學生成績報告單和入學資料。此外,在學系的某些方面,科技確實有助提高生產力和減低運作成本。事實上,新一代的教職員已很少或根本無需所屬部門或院校提供文書服務:他們利用電腦來預備教材、課程綱要、會議文件、申請補助金建議、撰寫原稿和其他文件。不過,即使進入「微型」革命多年後,迄今只有很少人會聲稱在教學成果方面有實質得益。在這方面,有關科技帶來種種好處的「承諾」,仍然有待實現。」 4

本附件一個更詳盡的版本(包括參考書目)可在以下的網頁看到:http://www.ust.hk/~webseng/ugc [網頁巳移除]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秘書處
一九九六年十月

1 Joseph Wang 1995
2 The Editors (1993年4月), Distane education. On the Horizon, 1 (4), pp. 5-6
3 "Wil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mprove academic productivity?" (SHEEO newsletter 1995)
4 "Content, Communications, Productivity, and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Higher Education" (AAHESGIT archieves <http://www.ido.gmu.edu/aahe/Green.html>) [網頁巳移除]。


目錄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