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E:教與學質素保證過程檢討的架構

  1. 本附件闡述了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進行首輪教與學質素保證過程檢討時所採用的架構,這個架構在檢討工作的籌備和進行期間逐漸形成,為檢討高等教育院校的教與學質素提供了一套參考依據。教資會和檢討小組在往後進行的教與學質素保證過程檢討時,將繼續發展這個架構。


教與學質素保證過程檢討的目的

  1. 教與學質素保證過程檢討的目的如下:

    1. 提高香港各專上院校對教與學這首要任務的重視;

    2. 協助各院校提高教與學質素;及

    3. 使教資會與各院校各自履行責任,在維持教與學質素方面向外界有所交代。 教資會、教與學質素保證過程檢討小組及各院校都秉持以上目的,共同參與有關的檢討工作。

教與學質素保證過程檢討方法

  1. 教與學質素保證過程檢討的第一步,是由檢討小組訪問各院校,讓各院校教職員瞭解檢討的目的和方法;之後,每所院校都要編寫一份二十頁的文件,說明校方如何提高及保證教與學的質素。而正式的檢討訪問為時一天半,程序如下:

    • 首半天分別與三批人士會面:院校的領導層、校方領導層和參與提高及保證教學質素工作的人員和教員,以及學生。

    • 次半天與院系人員或質素保證部門的有關人員會面。檢討小組分成六個分組,每個分組與教員、學生兩個工作部門的有關人員會面。六個分組共訪問十二個院系。

    • 最後半天先舉行小組內部會議,總結訪問所得的初步印象,然後與領導層和參與質素保證工作有關的教職員作最後會面,讓院校瞭解檢討小組初步的觀察結果,並就此進行討論。

  2. 檢討小組共有十八名成員,其中九位(包括主席)是教資會的質素小組委員會成員;兩位來自海外,是高等教育質素保證工作的專家(非教資會成員),此外,七所教資會資助院校也各有代表一名。本地成員由規模較大的「教與學質素保證過程檢討諮詢委員會」委派,該委員會的成員均為本港院校代表,曾協助教資會設計有關檢討的方法。由於此項檢討旨在共同籌策,小組的本地成員均會參與所屬院校的檢討工作。

編寫報告

  1. 編寫報告分幾個階段進行。首先是審閱各院校提交的自我評核文件和早期全體會議的討論紀錄,找出主題和優缺點的實例(自我評核報告摘要將盡量採用該院校原有的措詞)。接著是審閱分組提交的報告並作摘要。摘要的草稿先由檢討小組審閱,再由有關院校確認所載資料正確無誤,才交予教資會的質素小組。在同一時間內,有關人員亦草擬好正式報告中〔尚待改善的地方〕這一節,並交由檢討小組、質素小組和教資會審閱,然後才把報告的定稿送交有關院校。各院校已作出承諾,公開報告的內容,並說明計劃採取的改善措施。

教與學質素保證過程檢討的層面

  1. 教與學質素可以從兩方面去評定。第一方面是教與學過程本身,即是教員和輔助部門的人員在崗位上要做的工作。第二方面是各院校、學院、學系和有關部門採用甚麼方法,不斷提高教學質素,以及確保教學活動能適當和順利地進行。

  2. 檢討小組明白,以上兩方面的決策都必須由各院校自行制訂;而為了讓專上教育體系能夠有效發展,就必須容許各院校之間和院校內部有不同的做法。因此,檢討小組的基本標準,是要知道院校及教學人員曾否詳細考慮上述有關質素的兩個層面,以及是否能夠闡明和有足夠理據支持他們所作的抉擇,而並非指定院校應該用甚麼方法去提高教與學的質素。

教與學的過程

  1. 整個教與學的過程可以用下列五個分支過程來說明,而這也是檢討小組的一個研究範圍。每一個分支過程都以提問形式說明,而提問對象可能是院校、學院、學系或個別的教學人員。不過,這些問題都只是例子而已;檢討小組並不認為所有問題,或其中任何一項問題是適用於所有情形的。但小組要求各院校撰寫文件時,按照這五個分支過程來組織文件內容,而小組在進行研究時,也常常談到這五個分支過程。

  2. 課程設計:如何設計、檢討和改善課程?以下是若干有用的要素:

    1. 學科為本的設計建議,主要以教員的意見為基礎;

    2. 僱主提供的設計建議、成績評估所提供的最新信息、舊生及專業團體(如果適用的話)的意見,以及其他針對課程的「學以致用」價值而表達的意見;

    3. 結合的機制:怎樣把上述兩類意見結合起來?怎樣解決各種爭議?

    4. 大學和學院的檢討機制:有些甚麼機制?如何運作?

    5. 校外的檢討機制,例如檢討院系運作的訪問小組。

  3. 教學設計:如何制訂和改善教與學的方法﹖

    1. 教員和院系等對教學方法有多重視?教員有沒有同心協力地在這方面努力?

    2. 教員和院系等對教學方法有多重視?教員有沒有同心協力地在這方面努力?

    3. 教學方法是否有新意?有沒有隨時間而改變?舉例來說,教學方法有沒有使學生由被動學習漸趨主動學習?有沒有充分利用資訊科技?

  4. 實踐質素:教員教學表現是否良好。

    • 教學」的定義有多廣?這個定義除了上課時的接觸外,是否也涵蓋下課以後與學生的接觸(包括為學生進行輔導),以及學生評核(包括學生對評核的回應)?

    • 激發良好教學表現的誘因是甚麼﹖影響教學表現的不利因素是什麼?(教師的想法和制度的本身都要考慮。)

    • 教學表現是怎樣評估的?(可使用的機制包括自我評估、學生評估和儕輩評估。)

    • 教學評估的結果會作何用?例如,會否用於教員評估檢討?是否讓教員知道彼此的教學評估結果,讓他們能夠互相砥礪,共同謀求改善?教學評估有沒有促使教員作具體的自我改善,例如使用教學改善中心的設施?

  5. 成績評估:教職員、院系和院校怎樣監察學生的學習成果,怎樣把成績評估用於改善教與學的工作?

    1. 學術表現:例如與客觀標準掛鉤的考試和校外考試委員。

    2. 其他表現:例如學生在惜別面談時是否對學習過程表示滿意,在找尋工作時是否成功。

    3. 舊生、僱主等提出的意見。

    4. 是否有措施使學校與學生一同努力,以達致理想的教與學成果﹖這些措施能否充分發揮作用﹖

  6. 資源提供:如有需要,院校能否提供足夠的人力、技術和經費去進行提高質素的工作﹖

    1. 在院校分配資源的過程中,達成及確保良好教與學質素所需的活動,是否獲得適當的優先考慮?

    2. 招聘教職員的方法怎樣促進和保證教與學的質素?

    3. 院校的獎勵制度怎樣促進教與學的質素?

    4. 對於有意提高教與學質素的教員,院校會提供多少技術上的協助和培訓?教員有沒有好好利用這些資源?

質素的提高及保證

  1. 檢討小組進行此項工作時,並未就質素的提高及保證工作預設任何模式。小組強調的,反而是每所院校都必須就質素的提高及保證工作,有自己的一套做法;小組的職責是要監察各院校是否已確立這套做法,並在確立後貫徹執行。這種觀點正符合最近國際間對專上教育教與原則學質素的看法,也符合香港各所大學自我評審的原則。

  2. 檢討小組經過多次的提問和討論後,總結出有幾個大方向可以促進質素保證的工作,在下文會有說明。小組就這幾個大方向提出有助保證及提高質素的方法範例,並以之作為小組撰寫報告書的結構模式,但並非用來作為評估院校質素保證工作的依據。不過,檢討小組認為,要真正有效保證及持續提高質素,院校必須有一定程度的自覺,並能清楚解釋所用的方法;應該都可以從檢討文件和訪問活動中看出來。

  3. 質素方案的架構:院校、學院、學系及其他工作部門就質素及質素保證而制訂的工作目標、理想和政策說明書,讓致力提高及保證教與學質素的人員及部門有所依循。

  4. 直接的質素方案活動:由院校、學院、學系及其他工作部門的主要教職員負責,目的是確保第六段所述的保證及提高教與學質素工作能順利進行。

  5. 對質素方案的支持:由專門從事教學發展或相關工作的部門所負責的特別計劃或活動,目的是協助主要教職員執行職責。這些計劃或活動是有撥款支持的。

  6. 價值觀和獎勵:有助提高及保證教與學質素的環境,包括內在因素(院校、學院或學系的價值觀)和外在的誘因(正式或非正式的獎勵)。


方法範例

  1. 下頁圖表引舉的例子,說明了如何把四種保證及提高質素的方法應用在五個教與學的過程中。檢討小組訪問各院校時,對每一個例子都最少在其中一所院校(可能是中央、院系或其他運作單位)觀察過。這些例子說明了教與學質素保證過程檢討的架構,但並非作界定或規定之用。有關個別被訪院校的各項討論和觀察結果,載於報告書正文之內。


Sample Approaches

目錄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