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資會網誌
我想回應
舊日網誌
教資會fontgrchangeImage(this, 'ugc-icon2.gif');
英文
簡體
善用珍貴學額 回應社會所需
(18-11-2010)

大學撥款分配一向備受關注,教資會剛啟動了二○一二至二○一五的三個學年的學術發展規劃工作,期望可以策略性地鼓勵院校審視課程的分布,與時並進。公帑資助的學額數目有限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教資會作為向政府建議如何向八大院校分配學額及撥款的諮詢組織,確保院校好好善用珍貴的學額,以回應現今社會的需求,實在是責無旁貸。

教資會一般以三個學年為一周期,與院校共同磋商下一個三年期的學術規劃,當中包括院校提出就不同學科所分配的學額數目。在這個過程中,政府會就某些行業的人力需求(例如:醫生、護士、教師、社工等)訂下要求,期望院校能夠盡量配合達標。但除了這些個別的相關學科外,院校又如何策略性地在每三個學年,審視各個課程的相對價值,以及分析社會上新的需求呢?須知道,公帑資助的學額有限,如要擴充某些學科或發展新學科的話,其他的學科便要縮減。事實上,這確是「此消彼長」的運作形式。

我相信沒有一個課程或學系主任會願意承認自己的課程沒有存在價值,我也希望各課程均有其存在價值,因為這就證明院校三年前的規劃是對的。教資會相信,院校擬定新的三年期學術規劃時,不會只為了不願得失任何學系而作出「維持現狀」的決定。而是經過深思熟慮,透徹考慮了整所院校的使命、角色和學術上的比較優勢後作出結論。我明白當中過程有時候真是很難取捨,但為了有效利用納稅人的金錢和有限的學額資源,教資會支持院校在有需要的情況下,作出一些艱難、但有利整個社會的決定。

有見及此,教資會自○一年起在各個撥款周期,均有引入含角逐及與表現掛鈎的元素,以分配各資助院校當中一小部分的學額及撥款。這個做法有兩個主要目標:一方面增強每所院校的角色定位、另一方面提升院校以至整個高等教育界的國際競爭力。

「優配學額」發揮角逐作用

所謂角逐,是只有數個百分點的學額,會按院校提交的學術發展建議書(AcademicDevelopmentProposals)的優次作重新分配,而院校如何分配其餘超過九成的學額,教資會是不會過問,由院校自行分配的。值得留意的是,當中教資會並不會削減任何投放於八所院校的資源。教資會過往曾通過這個「優配學額」成功將部分學額重新分配,以反映及肯定院校之間較佳的表現。

我必須強調,這個「新配學額」機制並非要求(或

「強逼」)院校刻意地想出一些巧立名目的嶄新課程,或毫無必要地縮減或取消一些現有的課程。「優配學額」的精髓是鼓勵院校徹底地盤算本身整體的發展,就下一個三年期內擬開辦新的或現有的課程,提供充分和策略性的理據,以配合該院校的角色。換言之,如果院校最終經審慎考慮,認為各現有的課程均有充分理據支持繼續開辦,教資會是會歡迎的。但若院校只是劃一地將各學系數個百分點的學額抽起,最終期望可以機械地「原封不動」將學額派回這些學系,這恐怕便失去角逐機制希望推動院校策略性審視各課程的價值的用意了。

關注學系被邊緣化

教資會月前已就二○一二至二○一五的三年期的學術發展規劃所採用的評選準則諮詢八所院校。這些準則包括:(一)院校的整體策略能否鼓勵該校提供切合其角色、高質素、並具國際競爭力的課程;有否與其他院校謀取合適的合作機會;和如何論述校內以自負盈虧模式進行的活動的目的及策略;(二)院校是否提供有效的教學機會,培育學生達到能夠彰顯個人學術成就、符合國際間合資格頒授學位的水平、準備學生就業,以及切合香港社會需要的學習成果;(三)院校是否有效地從事深層次的學問工作,以配合其院校角色,並用以輔助其本科課程及研究工作的發展;及(四)院校有否與業界及社區建立配合其院校角色的夥伴關係,以支援其課程發展及推動知識轉移。從這些準則來看,我們會充分考慮各院校的角色,並依據院校各自訂定的基準來作出評估。

此外,對七所院校而言,「優配學額」的百分比是劃一的,中小型院校需撥作重新分配的學額數量亦相對較少,嶺南大學因維持小型院校規模,百分比將相應減少。因此不存在會對中小型院校不公平之說。

近日我到八大院校與教職員會面對談,大部分教授的意見反映,顯示對「優配學額」機制背後的理念是深表認同的。但有些院長關注:這個機制會否為院校的規劃帶來一些不穩定因素?某些缺乏「市場價值」的學系會否被邊緣化?院校教職員是否隨時「飯碗不保」?我希望在此回應一下。

大部分學額自行分配

首先,就穩定性方面,一如上述,絕大部分的學額是由院校自行分配的。院校的學術發展規劃從來都只是釐訂各課程的目標收生數目。實際上的收生情況,往往因為許多不同原因而與這些目標有些微出入。連同非本地生在內,院校一般均有彈性按實際情況多收百分之二十或少收百分之四的學生。那麼,院校應該已有恒常機制去處理學生人數的轉變。加上「3+3+4」學制下,各院校會容許學生在二年級才選擇主修科目,我相信院校絕對有能力應付各學科細幅度的學生人數變動。

至於有些人認為歷史、純文、純理等學系勢必因此被邊緣化,我並不認同這個說法。教資會於早前致函各院校,認同院校有責任傳承和審視社會的文化價值,以及保存和發展一些學生需求可能不高的學科。某些學科對部分院校的使命、歷史傳統和角色來說亦是十分重要。

事實上,高等院校作為不同學科高深知識的搖籃和寶庫,理應在其釐訂學術發展策略時,適當地平衡學生需求較低的學科的學額。因此,院校不應純粹從「市場價值」、學生僱主所需等功利主義的角度來衡量下一個三年期應開辦哪些課程。

二○一二至二○一五這三年期是千載難逢的契機,政府為了推行「3+3+4」學制,將投放數以十億計額外的經常性撥款予八大院校。「3+3+4」亦是各院校積極招兵買馬、廣納人才、求賢若渴之時。既然院校對教職員人手的需求將會上升,我想院校不會輕易決定裁減人才。

公帑資助的大學學額有限,但就每個學額所投放的資源卻非常可觀,教資會和院校有共同責任,確保這些珍貴的公共資源妥為善用,不時檢討課程能否回應社會所需。

史美倫
教資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