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常见问题 > 研究 > 教资会如何鼓励院校将其研究成果转化成为对工商界及社会经济及民生上的实质益处?在「知识转移」或「知识交流」上,教资会做了什么工作?

教资会如何鼓励院校将其研究成果转化成为对工商界及社会经济及民生上的实质益处?在「知识转移」或「知识交流」上,教资会做了什么工作?

  • 「知识转移」(即在高等教育院校和社会之间转移知识(包括科技、技术、专业知识及技能,所用的系统和方法),从而带动经济上或民生上的效益, 与及带来创新及有经济效益的活动)普遍被视为大学(除教学及研究外)的「第三项使命」。本港院校亦充份认同这个看法,教资会十分重视「知识转移」,因为它能够提升本港高等教育界在国际间的竞争力和令院校的研究方针更为充实。

  • 教资会成功游说政府并已获立法会通过由2009/10年起额外发放每年共五千万元的经常性拨款,以发展院校知识转移的能力及扩阔它们在这方面的领域。我们期望亦观察到这笔额外拨款能引起连锁反应,加强院校在科技与非科技学术范畴上知识转移的能力,并促进院校互相之间及与海外院校交流这方面的经验及事例。

  • 院校提交了2009/10年度使用有关知识转移的经常性拨款的报告,报告已上载到教资会网页:< http://www.ugc.edu.hk/chs/ugc/activity/knowledge.html >。新增拨款运作了短短一年,我们已看到院校反应良好,知识转移的质和量均有提升,院校的中央监察机制亦有所改善。

  • 除了新的经常性拨款外,教资会还赞助院校向界别内外各持份者间推广「知识转移」。最近的一个例子是,教资会资助由八间教资会资助院校和香港科学园于2010年11月举办了一场大型「知识转移论坛」,以供院校、各业界及持份者分享不同知识转移范畴的心得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