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教資會刊物 > 新聞稿 > 2015 > 「2014年研究評審工作」結果達到國際卓越水平

「2014年研究評審工作」結果達到國際卓越水平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今日(一月二十七日)公布,香港八所教資會資助院校因應「2014年研究評審工作」提交的研究項目中,12%獲國際專家評為達到「世界領先」水平,34%達到「國際卓越」水平,其餘絕大部分達到國際或區域水平。

教資會主席鄭維新欣悉近半數研究項目達到「國際卓越」水平以上。他說:「各教資會資助院校在研究上取得如此佳績,着實令人鼓舞。」

「2014年研究評審工作」採用標準參照評估方法,按照國際準則評審研究項目的質素水平,評審期為六年,由二○○七年十月至二○一三年九月。約有4400位合資格教學人員提交約16500項研究成果、220項研究資助項目及230項聲譽項目接受評審。

鄭維新補充說:「教學與研究均是教資會資助院校的核心工作,兩者密不可分。學者憑藉優秀的研究工作掌握前沿知識,有助知識傳授,達至教研相長。另一方面,香港的未來取決於知識型經濟體的發展。要進一步提升香港的競爭力,必須進一步加強官、產、學、研和社會的協調,這五方面要環環緊扣,相輔相成。故此我希望政府和各界在制訂政策和推動社會發展時,可參考『2014年研究評審工作』的結果作為其中一項考慮因素,了解香港在學術研究上的優勢,從中找出香港在短、中、長期有潛力進一步發展的領域,促進社會及經濟發展。」

「2014年研究評審工作」由教資會轄下的研究評審工作小組監督執行,並按學科下設13個評審小組合共307位小組成員以負責具體評審工作。當中,有214位或約70%為非本地學者,以確保公正及符合國際標準,他們分別來自澳洲、奧地利、加拿大、中國內地、以色列、意大利、日本、新西蘭、新加坡、西班牙、瑞士、台灣、英國及美國等地。評審小組的所有成員均是國際學術界的翹楚,在相關學術及研究領域具卓越成就,就國際研究水平提出不少真知灼見。

研究評審工作小組副召集人之一華雲生教授說:「所有項目均獲得公平和充分的評審,並由所屬評審小組以集體決定方式作出評核。香港在多個研究領域已達世界領先水平及國際卓越水平。如此佳績,實在令人鼓舞。」

自一九九三年起,教資會分別於一九九三、一九九六、一九九九、二○○六及二○一四年進行共五次研究評審工作。「2014年研究評審工作」採取更精確的衡量標準,為八所教資會資助院校擬備質素分佈概覽,以判別各院校的相對優勢,並建議可予改善之處。

研究評審工作小組另一位副召集人錢大康教授說:「評審工作的首要目標,是評核院校的研究質素,並鼓勵學者進行世界水準的研究。所有評審均着眼於研究質素,而非評核個別教研人員;提交項目的多寡,並非評審因素。」他並表示,不應把二○一四年的評審結果與二○○六年研究評審工作的結果相比,因為兩者所採用的方法不盡相同。

13個評審小組就個別院校的評審結果,將上載至以下的教資會網址: www.ugc.edu.hk/big5/ugc/activity/research/rae/rae2014.html

談及如何解讀各院校在「研究評審工作」的結果時,華雲生教授強調要充分考慮各院校不同的角色、使命、學科重點及發展背景。他並表示:「『2014年研究評審工作』並非要為院校訂定排名榜;不宜直接比較不同學科小組及各院校的評審結果。」

教資會將根據「2014年研究評審工作」的結果,來釐定整體補助金內作研究用途的部分撥款應如何分配予各院校。各院校在獲得整體補助金(在二○一五/一六學年約為170億元)後,可自行決定如何在校內分配有關資源。

錢大康教授說:「我很榮幸能參與領導二○○六年及二○一四年的研究評審工作。研究評審的結果將對各院校日後追求卓越、開創新項目、教學以及知識轉移,提供指引。我們期望各院校把握今次佳績,繼續精益求精,在學術及研究發展方面更上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