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教資會刊物 > 新聞稿 > 2004 > 香港高等教育 - 院校整合 意義重大 (3.3.2004)

香港高等教育 - 院校整合 意義重大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主席林李翹如博士今天(3月3日)表示,教資會將落實院校整合策略,包括採取積極措施促進和鼓勵各院校「深入協作」,並考慮及尋求在高等教育界裏面深入協作的機會。

林李翹如博士今天與教資會院校整合工作小組召集人賴能教授(Professor John Niland)一起出席記者會時表示:「香港致力成為區內的教育樞紐。透過建立院校之間更有建設性和更加緊密的關係,我們將會為實踐這個理念向前邁進了一步。」

她強調說:「院校整合實在是意義重大。我們的整體高等教育將會取得策略性的競爭優勢。為了促進香港高等教育界不斷追求及達至卓越成就,我們正推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而院校整合是其中不可分割的部份。」

院校整合工作小組於2003年8月成立,在探討院校整合這個課題時,考慮及分析了一系列可能在本地採用的院校整合模式,包括了合併、聯盟、深入協作、彈性聯繫及維持現狀。賴能教授總結說:「就目前而言,深入協作模式具有最大的發展前景,並應可獲可觀效益。」

「深入協作比建立簡單的合作和聯合關係更加緊密,在這個模式中,伙伴院校同意將指定領域的功能合併。運作安排會有相當大幅的變動,通常要簽訂有約束力的合約文件,有關院校會各自履行它們的承諾,而參加的院校將需要在某些方面放棄自己的獨立性。」

「在各院校之間的各項活動裏,例如研究、課程提供、教與學質素及學術支援服務等範疇均可進行深入協作。根據海外的經驗,我們相信,深入協作將有助各院校發揮更大的協同效益,提高規模效應以及提升學術與研究表現,並且加強行政和支援服務,以及節約成本從而用於提升質素的工作上。」

教資會於一月發表了其名為《香港高等教育:共展所長 與時俱進》的文件,當中提出著重發展以角色主導而又重視緊密合作的高等教育體系,務求使這個體系可以持續提供更多元化、更具效益的優質教育。

林李翹如博士在回應有關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合併的可能性的查詢時說:「院校整合涵蓋了很多選擇和模式,而合併只是其中一項。在研究兩所大學的情況後,教資會認為,雖然它們的合併在未來可能是可行的,但這件事在現階段不應該再作進一步的探討。」

工作小組的報告指出,推行合併有若干過渡性的障礙,而院校仍然缺乏明確及強烈的合併動機。

由於深入協作將需要院校之間作出更大的努力,林李翹如博士表示,教資會將與院校一起工作,盡力發展和促進推行這個模式。

她說:「我們相信最理想的院校整合情況,是由院校本身推動才能達致,所以它們才是主要的推動力。」

林博士說:「但我們願意為院校在進行有關的工作上提供鼓勵和支持。教資會將採取一個策略性手法,更積極地促進院校深入協作,並且發揮領導作用。目前的財政狀況和教資會實行的角色劃分,將會對院校整合事宜帶來額外的推動力。我們正設立一個重組和合作活動補助金,在2004-05學年將撥出2億300萬元,用以資助院校進行重組和合作活動計劃。」

合併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的可能性在2002年底提出。其後,教資會被邀請就兩所院校合併的可能性以及院校整合的整體事宜進行探討,包括各種可行的方法、潛在好處、在財政方面及對教職員的影響等。教資會於2003年8月成立由賴能教授擔任召集人的院校整合工作小組,進行研究。工作小組會晤了不同人士及團體,包括兩所大學的諮詢小組和學生代表等。


2004年3月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