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資助局公眾講座 - 科學與科技—生命的塑造

由研究資助局舉辦之公眾講座邀請了兩位專家學者介紹其研究成果。有關講座的詳情如下:

講題 講者 時間
人工生態海堤的理論與實踐 梁美儀教授
(香港城市大學化學系講座教授及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下午2:30 - 下午3:30
人工智能與人文藝術
潘珺博士
(香港浸會大學文學院副院長,翻譯、傳譯及跨文化研究系副系主任及副教授)
下午3:30 - 下午4:30

地點:香港科學館一樓演講廳(位置圖
語言:粵語
即場免費入座,座位先到先得。
有興趣人士亦可透過香港科學館網站(https://hk.science.museum/zh_TW/web/scm/event/sl/rgcpls.html)免費收看講座的現場直播。


第一節講座
講題:人工生態海堤的理論與實踐
講者:梁美儀教授
日期/時間:2022年11月20日(星期日)下午2:30 - 下午3:30


講座簡介:

防波堤是保護海岸線免受海浪衝擊、侵蝕和水浸的重要建設,不過其表面平滑,缺乏遮蔭和儲水的生境,令海洋生物難以棲息。香港城市大學研究團隊以生態學理論為基礎在防波堤上設置人工生態組件,以提升生境的複雜性,並增加防波堤上的海洋生物多樣性。

講者簡介:

梁美儀是現任香港城市大學環境毒理及化學講座教授暨化學系署理系主任,亦同時擔任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從事海洋生態及污染相關研究逾25年,已發表科學論文250多篇。他在香港特區政府擔任多項公職,包括食物及環境衞生諮詢委員會主席、大嶼山保育基金諮詢委員會主席、環境諮詢委員會委員及職業訓練局理事會成員等。他在2010年獲選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並於2018年獲委任為太平紳士。在2017年獲授予「環境毒理及化學學會會士」名銜,並榮獲日本生態學會頒授「生態學琵琶湖大賞」以表揚他在亞太區環境科研上的成就及貢獻。在2018年,他被《亞洲科學家雜誌》評為亞洲科學家百強之一,並於2021年獲斯坦福大學評為全球前2%的科學家之一。在2021年6月,他所帶領的《全球河口監測(GEM)計劃》獲聯合國認可為聯合國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2021-2030)的行動計劃。

 

第二節講座
講題:人工智能與人文藝術
講者:潘珺博士
日期/時間:2022年11月20日(星期日)下午3:30 - 下午4:30


講座簡介:

香港浸會大學翻譯、傳譯及跨文化研究系將於本講座介紹人工智能的發展,包括一些對人工智能的迷思及誤解。講座亦將回顧人工智能對人文藝術各學科教學及實踐的影響,並於最後討論人文藝術在當前數碼新時代的發展前景。

講者簡介:

潘珺博士為香港浸會大學翻譯、傳譯及跨文化研究學系副教授。她的研究範疇包括基於語料庫的傳譯研究、數位人文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