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期:2008年2月

主页 | English | | | UGC | RGC
研究资助局主席促请学界 - 大学研究的新挑战:大规模、高效应的项目,改变世界的成果
   
预测侧风对车辆及钢索斜拉桥的影响
   
正视空间和房屋遭剥削的不公平现象
   
流行文化全球一体化
   
高行健著作英语精译开拓广大读者层面
   
项目纲领的最佳执行
指引
   
新措施促进了解水泥
水化
   


随着经济增长和社会日趋现代化,运输基建的需求亦相应增加,其中包括大跨径钢索斜拉桥。这种大桥可承受大量车辆和铁路交通的载荷,有些还可同时供汽车及列车行驶。

到了2008年底,中国境内的大跨径钢索斜拉桥将增至50条,每条主跨均逾400米。在香港,青马大桥是1990年代政府推行机场基建工程的其中一个项目,它是全球最长兼备公路和铁路的大桥,主跨达1,377米。

不少庞大的桥梁工程都选址于易受台风及烈风吹袭的沿海地区和城市。由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结构工程学系结构工程学讲座教授徐幼麟领导的小组最近完成了一系列研究,重点探索列车、汽车、侧风与振荡式大跨度钢索斜拉桥之间的互动关系。

这项研究获香港政府路政署及研究资助局拨款资助。

徐教授透露:「我们专注研究青马大桥,并采用系统化方针进行研究,其中特别集中在风和车辆对大桥的影响。我们制作了

汽车、列车、大桥和风模型,探讨各种元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青马大桥上层行车道是公路,下层密封管道供高速列车行驶,另有第二层密封管道在台风袭港期间供汽车、巴士及货车使用。如遇猛烈台风吹袭,这条连接香港市区与国际机场的大桥将会关闭。

徐教授和研究人员利用研资局的拨款建立数字模型,应用模拟风力及交通载荷来预测大桥在不同风力和交通情况下的反应。

路政署在青马大桥安装的监察系统提供了现场数据,核实数字模型,清晰显示大桥在强风和不同汽车及列车载荷情况下有何表现,另亦设定风速临界值,以显示何时需将顶层行车道的交通转导至密封行车管道,以及何时应完全关闭大桥。

徐教授表示:「这项研究让我们了解桥与车辆在侧风影响下的互动关系。」是次研究的结果将持续应用于本港各条桥梁和中国的大跨度钢索斜拉桥。研究有助了解行车大桥系统的空气动力学表现,并引起全球研究人员和工程师的广泛注视。

为促进日后研究和实际应用,徐教授和研究人员特别设计了一条1:150比例的青马大桥复制模型。模型在广东省制造,由香港理工大学组装及校准,整条桥边沿装有感应器,可计量在不同情况下桥跨的力度、应力、振荡力及位移。徐教授说:「模型最终将用作测试平台,以检测世界各地桥梁结构健全性监察研究专家开发的不同算法和方法,包括识定系统、更新模型及探测损坏。」

徐幼麟教授
土木及结构工程学系
香港理工大学
ceylxu@polyu.edu.hk


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