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期:2007年8月

主页 | English | | | UGC | RGC
前瞻2007年后
研究的影响与资助
   
探讨跨国公司相辅相依
进行外国直接投资的行为
   
香港创出
抗癌药物新突破
   
香港成立
鼻咽癌合作研究中心
   
加强企业管治
   
利用基因图谱对抗
「广东瘤」
   
文化对决策和判断的影响
   
香港一颗闪亮的明日之星
   
中央拨款计2006/2007年度获资助的研究项目
   


施恺迪是香港大学医学院四年级学生,最近凭着他在肝癌研究的成果,荣获国际肝脏移植学会2006年会「明日之星」奖。施恺迪在医学院完成第三年课程后,面对难以取舍的抉择,最后毅然决定跟随导师卢宠茂教授及万钧医生进行一年基础研究。

明日之星奖是国际肝脏移植学会为表彰和奖励在肝脏移植研究领域取得杰出成果的研究团队而设立的奖项。国际肝脏移植学会每年都会接获数百份研究论文摘要竞争该奖项,经筛选入围的项目六对获奖研究人员,会获邀于每年在世界不同城市举行的年会发表其研究报告。

据卢教授表示,施恺迪获奖令他们惊喜不已。他指出这是首次由大学生夺得奖项。他透露:「施恺迪年仅21岁,是会议讲者中年纪最轻。他这次的对手包括拥有多年相关经验的资深医生和科学家。主办单位很自然以为施恺迪是位医生,在他姓名后面加上MD称衔。」

施恺迪谈到自己获奖非常谦虚。他很高兴能伙拍万医生获奖 — 万医生是导师他是学生。他表示:「相信换了其他学生一样可以获奖,只要像我那样得到卢教授和万医生给予机会便成了。我很幸运有机会参与研究和在巴西举行的年会上发表研究结果。卢教授把个人名誉都放在我身上,风险很大。」

(左至右)卢宠茂教授,施恺迪及万钧医生

「此外,项目成绩斐然也可能是因为主题的医学关切性和意义重大。这次研究是卢教授与万医生的第二阶段合作。他们两人去年已经在米兰夺得明日之星奖。这项研究针对为什么一些曾接受肝脏移植的病人癌症复发,以及为什么移植活肝较易肿瘤复发。研究利用大鼠肝移植动物模型比较肿瘤复发的情况, 我们发现小体积移植肝的肿瘤复发率远高于全肝。进一步的基理研究显示,急性期小肝损伤所产生的化学因数IP10水准较高,这种化学因数一般与炎性反应有关。IP10使得肿瘤细胞更具侵袭性。」

万医生是2006年明日之星奖的得主,今年荣升导师再度获奖。她指出施恺迪的研究对肝脏移植病人癌症复发的治疗发展举足轻重。她还想指出一点 — 她认为施恺迪的成功显证大学生进行研究实在可行。她表示香港近年研究项目大增,但大部份也属于研究院层面,因此她很希望看到大学生拥有更多机会参与研究工作,促进本港锐意开拓这个现时尚待发展的领域。


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