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期 :2003年11月
特別撥款資助SARS研究
進行監察的目的
DNA法醫研究改善罪證確認可靠性
亞純函數的深入研究
訂立最佳生產程序
減少無線電話所受的噪音干擾
流體數學理論為設計者提供虛擬模式數據
可預計貝殼斑紋形態的數學程式
研究確認以濾波器傳送聲音及影像效果理想
尋求有效的運輸路線

香港城市大學的一項研究,推動了數碼化聲音及影像質素與效率的數學理論向前發展。城大的研究以數碼世紀之父、美國學者尚農的理論為基礎。尚農在1940年代發表數碼通信的構思,但首席研究員周定軒博士指出,尚農的理論難以實行。
尚農認為,只需從傳播媒介某幾點取得樣本製成數碼信號,影像和聲音便可進行數碼化傳送,或使傳送更有效率。
儘管所得的影像和聲音與其本源有所差別,但信息損失很少。周博士說:「自此以後,科學家致力的,就是把差別減至最少。」
以聲音為例,可以在一秒的間距,或其他合適的間距點錄取數值,在重現時就應與原本的整體信號差不多。
周博士說:「至於影像,同樣是在間距點取得數值,或進行解像,在重現時與原來的影像也會十分近似。」
「這樣做的好處是只需錄取小量的數據,便可容納大量的信息。你總是希望用最少的數據,取得與本源最接近的影像或聲音。」
「運用這個概念,你當然會損失一定的信號,即使你認為聲音或影像已完全相同,但事實上卻不然。」
周博士認為,尚農理論的主要問題,在於信號處理的時間因素並不固定。時間因素必須固定,或在指定的時間錄取數值。
1970年代的研究,在所謂的「子帶編碼」系統中利用「正交鏡像」濾波器,將信號分成較小的頻率波段,使它們更易於處理。
周博士指出,如果要求正交鏡像濾波器有固定的脈衝反應,濾波器仍不能產生完美的效果。這會導致損失太多信號資料。新發明的濾波器,利用最新的共軛正交濾波器,可消除任何信息損耗。
周博士的研究集中於共軛正交濾波器的最新子帶編碼系統,並探討其在應用數學的分支小波分析中的基礎作用。
「除了知道系統是否完美,我們還可用數學證明那是正確的。」在揭示系統的數學基礎外,周博士的研究也提供清理共軛正交濾波器對稱信息的方法,從而加快演算時間。周博士說,用濾波器進行分頻,或將信號分割成較小的波段,意味不同的頻帶可以按照它們不同的特性予以處理。
以處理在高頻時通常出現的噪音干擾為例,周博士表示,如果將信號分割成子帶,可消除高頻中的噪音而無須觸動信號的其餘部分。傳送影像時,噪音可干擾象素,導致影像模糊或斷裂。周博士指出,進行數碼化之後,便需再進一步利用部分數碼信號進行壓縮,如果數碼化不理想,壓縮信號將會更差。
「我們需要求取一個平衡。如果數據數量小,傳送的速度將更快,但如果傳送大量數據以求接受時信息與本源相同,速度將會很慢。我們必須在兩者間取得平衡。」
周博士在北美、歐洲、新加坡和中國的學術會議中,報告了他的研究成果。

首席研究員
周定軒博士: mazhou@cityu.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