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 :2003年5月
學術研究持續蓬勃發展
香港科學家迅速應付SARS疫症
翻譯策略令中國佛教別具特色
古文字資料庫裨益學者研究
《詩經》研究啟示文化新義
立體模型有助解決超精密平面切削問題
電解液行為的納米觀察
防曬薄膜加強衣料保護作用
提高淨化環境的效率
世界最小納米管用途廣泛
新一代電瓷大派用場

在香港中文大學研究人員的努力下,一個規模達三千五百 萬字,包含有三千年前古文字的古文獻資料庫,現在已供用戶於互聯網上使用,此外亦以光碟和印刷方式出版。這些由考古學家發掘出土的古文字材料,是刻在龜甲、牛骨、青銅器皿上,也有寫在絲帛、木片或者竹簡上的。
1988年,中國文化研究所的劉殿爵教授和陳方正博士開展了這項研究計劃,饒宗頤教授則於1994年加入。在1998年至2002年期間,陳方正博士組成一個共有十二名成員的小組,致力從事有關研究計劃。
陳博士表示:「除已出版的將近八十部傳世文獻逐字索引之外,我們亦已把歷年來建立的多個資料庫,合併成一個以視窗和HTML形式為基礎的統一資料庫。」逐字索引的編輯和資料庫的建立,大部分研究和整理工作由何志華教授及沈建華小姐負責:前者負責傳世文獻,後者則負責出土文獻。
除了技術性 的電腦工作以外,這項研究計劃的重點在於校勘和比對不同版本,從而訂定最切合的文本,或者校訂對出土文獻的詮釋。陳博士指出,所有文獻的比對、版本的選取,以及詮釋的確定,都要通過參考大量學術資料,包括各種相關工具書及字典,然後作出學術判斷,從而建立廣為學術界接受的文獻資料庫。
資料庫九成內容為傳世文獻,其餘為出土文獻。資料庫中的出土文獻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一、甲骨文:即刻在龜甲及獸骨上的文字。資料庫現有的甲骨文資料來自大約五萬片甲骨。陳博士指出,甲骨文可印證商代歷史,亦幫助我們了解當時的社會狀況。大部分龜甲及獸骨出土於1928至37年中國考古發現的黃金時期。這些在大型商代古墓及各個考古遺址中發掘出土的甲骨文,可溯源至公元前1300年。
二、金文:即刻在銅器上的文字。資料庫現收錄約一萬二千件器皿上刻鑄的金文,最早的銅器可追溯至公元前約1300年,其他金文的出現年代主要在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200年期間。
陳博士說:「金文出現的年代跨越一千多年,出土的地區眾多,因此金文形體差別頗大,但文字結構則基本上相同。」
三、簡帛:即記錄在木片或竹簡上的文字,出現於約公元前400至公元200年戰國至漢代期間,記載範圍極廣,包括地理、醫藥和法律著述,亦有和邊塞的來往文書。
目前全球約有二十家學術機構通過互聯網訂閱這個資料庫,其網址為:http://www.chant.org。資料庫中文全名為「漢達古文獻資料庫」。陳博士表示:「古文獻資料庫將為學者及用戶提供快捷方便的古籍檢索服務,以使他們有更充裕的時間專注於學術研究工作。」

首席研究員
陳方正博士:
fcchen@cuhk.edu.hk

香港大學正進行戰國時期楚國文字的研究,並建立首個全面及最新的楚文字資料庫。計劃完成後,將於互聯網上發放供全球學者參考。

刻在牛脛骨上的甲骨文。
銅鐘上的文字
食器上的文字拓本。
發現甲骨文的古文字學家王懿榮(1845-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