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 :2003年5月
學術研究持續蓬勃發展
香港科學家迅速應付SARS疫症
翻譯策略令中國佛教別具特色
古文字資料庫裨益學者研究
《詩經》研究啟示文化新義
立體模型有助解決超精密平面切削問題
電解液行為的納米觀察
防曬薄膜加強衣料保護作用
提高淨化環境的效率
世界最小納米管用途廣泛
新一代電瓷大派用場

面對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危機,本地大學的科學家都迅速進行有關研究。
香港學者循多條線索,日以繼夜追尋引發此病症的成因,這種傳染病症,現正威脅全球人類的健康。
香港大學的微生物學家宣布,SARS的病原體,是一種一般只在動 物體內存在的冠狀病毒。有關發現獲獨立的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以及世界衛生組織證實。
香港中文大學放射診斷學系提供了多項最初染病的SARS患者所呈現的放射學徵狀,該學系一直與世界衛生組織屬下的研究中心網絡緊密合作。
研究人員與致力治療眾多SARS個案的本地醫院醫護小組通力合作,應付疫症危機。SARS是通過約1米的近距離飛沫傳播,或因接觸病人的分泌物而傳染。
因疫症持續傳播,世界衛生組織在3月12日向全球發出健康警告。多個國家對來自SARS疫症流行地區的入境旅客採取檢疫措施,並推行其他預防方法,以保障國民健康。
研資局主席楊綱凱教授說:「香港的科學家對疫症危機反應敏銳,表現專業。在頗短的時間內,便成功找出可能是引致此種前所未見疫症的病毒。」
楊教授補充說:「香港科學家能迅速辨認病毒,清楚顯示香港具備卓越的研究能力。蓬勃的研究環境並非一夜之間可以建立。基礎設施、研究隊伍,以及專門知識,都是日積月累,不斷建立和發展的成果。」
研資局的資料顯示,過去數年撥予院校作病毒及病理學研究的資助額達4,200萬港元。
楊教授指出:「這次疫症爆發正好說明,在不同學科範疇,都需要培植及發展所需的研究和研究人員。」
「這也足以證明,不斷累積的知識和經驗,與我們未來的日常生活很可能息息相關。」
1997年期間,香港科學家發現,導至六人死亡及須銷毀140萬頭雞隻的禽流感是由H5N1病毒引起的。

透視片顯示一名27歲 SARS 女病人在四日內的病情發展 - 香港中文大學提供。
附著於培養細胞上的冠狀病毒細胞 - 香港大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