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English | 简体 | 繁體 | UGC | 字體大小: A A A

  創業研究
  香港城市大學 火焰計劃

  母體血漿胎兒核酸研究中心

  後改革時期中國區域創新體系:自主創新和珠江三角洲區域轉型

  中國地方政府、產業集群和地區差異

  資源依賴結構與風險投資公司停止投資的關係研究

  中國與西方
  帝國孩兒:香港、中國與不列顛的歐亞裔人(1830-1960)

  跨國公司在大型新興市場建立國家總部的動因與結果: 基於金磚四國的研究

  香港女性電影工作者:性、政治與電影美學(1997-2010)




本研究專案對以下三方面的文獻作出重要貢獻:經濟發展與不平等、新經濟地理中的產業集群,以及中國制度研究。
   
 
  許成鋼教授  
   
 
  姜坤博士  

產業集群是過去三十多年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全國數以千計的鄉鎮變成「世界工廠」,但與此同時,中國經濟中的不平等問題日益嚴重。中國現已成為全球最不平等的經濟體之一。西蒙·庫茲涅茲在六十年前的著名論斷中說,在經濟發展初期,經濟增長所帶來的不平等問題是不可避免的。這一論斷是否正確?本研究專案在企業及縣級的層面上,有系統地研究產業集群對經濟增長和不平等的影響,是文獻中的第一個。

現有的新經濟地理文獻及發展經濟學文獻中關於產業集群的指標,反映市場經濟的特點。在市場經濟中,勞動人口與資本在不同地域的市場之間完全流動,土地交易亦是自由的,因此,工業化與城市化同步發展。在生產要素完全流動的假設下,產業集群是大群企業自發決定企業地理位置所形成的均衡狀態。

然而,中國開始改革時,這些生產要素都是完全由政府控制的,不能自由流動。儘管在制度方面對生產要素流動的限制於過去幾十年逐漸放鬆,其他方面的限制仍然不少,因此,主流文獻中關於產業集群的指標不適用於中國。在制度限制下,中國大部分的工業化進程都是由鄉鎮企業推行,集中在官方定義為「鄉村」的地區。我們對大量的產業集群及當中的企業進行了一系列實地調查,期間我們走訪數百位企業家、集群領導者,以及主管省、市、縣、鎮級的地方幹部。
 
   
 
  郭迪博士  
   
 
  楊錫怡博士  

為了構建適用於中國國情的度量產業集群的指標,我們以實地調查所得的認識為基礎,基於地區內特定行業的企業密度,建立了一系列度量產業集群的指標,其中包括集群的存在指標、強度指標、產權狀態指標等。這些指標比現有文獻中的主流產業集群指標能更準確反映中國產業集群的情況,例如與衛星夜光圖所顯示的產業集群狀況更為吻合。
   
  許成鋼教授及郭迪博士與企業家和鄉鎮領導於浙江臨海進行實地調查  

我們將所建立的指標應用於1998年至2007年期間相關的全國企業和縣級資料上,結果發現產業集群有助地方經濟發展,其中以民營企業為主的產業集群的作用較大。另外,我們發現以民營企業為主的產業集群,通過增加鄉村居民的收入,大大降低城鄉之間的收入不平等。

許成鋼教授
香港大學

經濟金融學院
cgxu@hku.hk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