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nglish | | | UGC | RGC

  研究資助新領域 - 培植青年學者,支援人文社會科學

  研資局學科小組的重組

  太陽能光伏光熱液態式系統
的樓宇實用性

  雜化型光伏元件的研究與開發

  富勒烯與半導體納米線的界面:
納米加工與光誘導電荷分離

  可植入型迷走神經電刺激裝置
抑制內臟疼痛

  突觸,對神經系統的解構

  探究顱內大動脈硬化在亞洲人中風發病機制中的重要性

  卓越學科領域計劃—資訊科技

  協作研究金2010/11年度 -
獲資助的研究項目簡介




圖1. 超聲波監測顯示腦血管中的微栓子流

主要研究結果:
中風是中國人中第二位的死因,亦是導致傷殘的最常見原因。更重要的是,和白種人相比,中風在中國人中更為普遍。然而比較東西方人中風病因是否存在種族差異的研究甚少。我們的一項由研資局資助的研究首次發現和白種人不同,顱內大動脈硬化是中國人中風的主要原因。而頸動脈硬化是白種人中風的主要病因。這一結果在其他亞洲地區如泰國、韓國、馬來西亞和印度相繼得到證實。我們的研究還發現血管狹窄的數目是中風存活者再中風的預測因子。基於上述研究結果,我們的研究團隊繼而開始在未中風人群中篩查顱內大動脈硬化的發生。我們的研究團隊首次報導,在年齡大於40歲的無症狀的正常人中,百分之七至八存在顱內大動脈硬化。我們在聯合醫院和威爾斯親王醫院篩查了超過3,000名門診病人,結果發現無症狀的顱內大動脈硬化的數目和個體血管危險因數的數量密切相關。接受藥物治療的顱內大動脈硬化病人,再中風和死亡的發生率仍是正常人的兩倍。我們下一步的研究注重於探究大動脈硬化導致中風的機制。和正常紅血球相比,血栓攜有更高的能量。運用這一原理,我們採用顱內多普勒超聲技術持續監測顱內血管來檢測是否存在微栓子。採用先進的核磁共振造影技術,我們發現有大動脈硬化的血管所產生的血栓可以堵塞遠端的小血管,並且導致遠端腦組織缺血近而導致中風的發生。

 

 

 

 
我們還發現第一次中風發生的最初幾天內微栓子的數目可預測再中風的發生和腦細胞死亡的數量。這些研究結果有助於我們更好的瞭解中國人中風的發生機制,並為我們對於有大動脈硬化的中風病人提供更積極的治療方案提供了依據。因為微栓子是由大量的血小板聚集而成的,在100名近期中風的病人中,我們比較了雙重抗血小板藥物和單一抗血小板藥物的療效。研究發現雙重抗血小板藥物可以在24小時內減少一半的微栓子數目。更重要的是,研究發現雙重抗血小板藥物組的病人在中風發生第一周內出現再中風的絕對風險率下降了百分之六。通過一系列的臨床研究,我們確立了運用超聲技術來檢測社區人群和住院病人中大動脈狹窄的診斷標準,以及其在篩查中風高危人群中的作用。通過聯合運用超聲和核磁共振造影技術,我們更好的闡明了中國人的中風發病機制,以及微栓子在發病機制中的重要性。雙重抗血小板藥物治療顯著的減少了微栓子的數目,進而有效的預防再中風的發生。我們的研究結果為對顱內大動脈硬化病人提供雙重抗血小板藥物治療提供了理論依據。


香港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血管疾病研究團隊:
黃家星教授(右前),梁慧康醫生(左前),韓璟浩博士(左後),岑緯政先生(中後)及林文華博士(右後)

黃家星教授
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
香港中文大學

ks-wong@cuhk.edu.h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