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期:2009年2月

主頁 | English | | | UGC | RGC
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
   
上市中國公司的風險管理及企業管治
   
以信貸危機傳染方式設計違約相關性模型
   
在改變次數限制下設定保證金的方法
   
香港家長對管教少年的追蹤研究
   
中國健康老人的人口
分析
   
以心對弈的象棋設計:《對弈、共融》
   
研究資助局公眾講座 – 癌症研究
   


由研究資助局(研資局)提供主要資助的一項研究將有助了解香港家長管教家中少年的情況。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石丹理教授相信,他的研究有助社工及教育界人士,使他們能更適切地對在工作中接觸的家庭作出回應。

石教授說:「研究結果對發展親子計劃及家庭介入技巧等很有幫助,尤其是對於經濟環境較差的家庭。」探討華人社會中青少年的情緒生活質素與低收入家庭關係的學術研究並不多,此項目正好填補了這個空缺。

此項研究為期三年,涉及在本港不同地區隨機抽出十六間學校的中一、中二及中三學生。石教授對比了低收入家庭與非低收入家庭的管教子女方式、父母與子女關係,以及青少年人的心理健康。研究顯示,低收入家庭青少年較非低收入家庭青少年覺得與父母關係較差,這分別在父子關係中,較母子關係更為明顯。

此外,比較於經濟條件較佳的青少年,更多在貧窮家庭長大的青少年表示感到無助。這些青少年在掌握生活技能、對生活的整體滿意程度及自尊方面的表現均較差。

石教授稱,這是第一個採用追蹤研究方式研究中國青少年的科學研究,以同一概念於一段長時間內觀察同一批學生,探索在不同經濟階層成長的少年所面對的問題。

石教授根據所得的數據,強調傳統華人父

母管教子女的觀念,制訂了「華人父母管教方式量表」。他說:「此項目的目的是將資料與社區及有關人士分享,惠及有關的專業人士及家長。」

石教授指出:「香港從事家庭服務及研究的人士大多引用西方的管教觀念,量度本地的管教及家庭質素。然而,從眾多個案中,大家都知道中國及西方家庭的管教方式有微妙的不同之處。」例如:研究發現中國傳統的「嚴父慈母」觀念,今時今日由於經濟及工作壓力已演變為「母嚴厲、父疏離」的現象。

石丹理教授
社會工作學系
香港中文大學
danielshek@cuhk.edu.hk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