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期:2008年2月

主頁 | English | | | UGC | RGC
研究資助局主席促請學界 - 大學研究的新挑戰:大規模、高效應的項目,改變世界的成果
   
預測側風對車輛及鋼索斜拉橋的影響
   
正視空間和房屋遭剝削的不公平現象
   
流行文化全球一體化
   
高行健著作英語精譯開拓廣大讀者層面
   
項目綱領的最佳執行
指引
   
新措施促進了解水泥
水化
   




香港浸會大學地理系副教授鄧永成博士認為香港對貧苦大眾缺乏承擔。

他解釋:「我們高談我們的經濟理想,可是對貧窮一群的苦況卻置若罔聞,其中房屋方面的問題便最受忽視。」

鄧博士現正進行一項名為「香港市區貧民的權力、空間與房屋」研究。研究最初以荃灣七街重建計劃作焦點,然而一組研究學者很快便察覺到貧窮戶面對遷拆時賠償不足和以樓換樓安置不善的問題其實很普遍,現時他們正在灣仔和觀塘區進行同類研究。

他透露:「我們想了解市區貧民居住的地區進行市區重建時可獲得甚麼補償,結果發現在目前環境下,貧窮的市民根本沒有條件挑戰遊戲規則,所以難以取回他們享有適當居所的應有權利。­」

「在香港,政府和發展商都視重建為常規,誰要是阻撓重建,誰便是社會進步的絆腳石。」

鄧博士說香港的舊區重建計劃如火如荼,可是市區貧民的居住環境卻得不到改善。

就以荃灣的研究個案為例,大部份居民都是工人階級的長者,他們與政府部門周旋可謂心餘力絀,政府沒有為他們提供棲身之所,立法會和區議員則着眼於業主和發展商的利益及環境技術問題,忽視了對被迫遷離家園的貧民。一個在荃灣區服務的傳統非政府組織更淡化舊居民被迫遷離市區的人權問題,認為一切也歸咎於貧窮。

鄧博士說:「結果地區被分化,住戶面對矛盾的政治。連場鬥爭的結局令人很失望…… 最後取回居住權利的住戶寥寥可數。」

荃灣個案中某些市區貧民的居住環境雖然得到改善,但大部份住戶也接受了現金賠償,可是這筆資金並不足夠改善居住環境。

「表面看來住戶好像是得到賠償,但其實他們在多方面遭到邊緣化,包括喪失住屋權利。」

鄧博士說根據他的研究所得,香港正捲起新的重建浪潮,但除非當局妥善處理箇中的矛盾和不公平現象,市區貧民的希望空間依然相當狹隘。」

他認為要解決問題,香港各界需要廣泛討論市區的未來發展。

他指出:「我們有必要檢討現有制度,考量一下這是否正確的路向……又或者有其他方案可維護社會公允和香港人的權利。每名香港市民都有權生活和擁有公民應有的尊嚴,市區貧民對香港的繁華作出了不少貢獻,我們必須認同他們的貢獻,以及認同他們應享有香港的各項權利。」

鄧博士和他的研究小組現正協助灣仔區議會探討荃灣研究所啟示的情勢。

鄧永成博士
地理系
香港浸會大學
wstang@hkbu.edu.hk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