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UGC Home
 

 

2010年12月發表的高等教育檢討報告指出,國際化應成為所有教資會資助院校的發展重點之一,並應滲透院校所有活動。報告強調,政府及院校均須制訂清晰明確的策略,並作出長期承擔。要做到這點,最有效的方法是制訂框架,列出院校和政府同意的共同目標。

政府已接納高等教育檢討報告提出的大方向,尤其同意教資會的意見,認為國際化涵蓋多方面的事宜,包括課程設計、研究協作、教學人員國際化、招生、促進本地及非本地學生在校園融合、宿舍或私人居所的供應等。

教資會認為,國際化及與內地加強聯繫對香港未來發展至為重要,資助院校應朝着這個方向努力。環顧世界,健全的高等教育界都被視為知識型經濟的火車頭。經濟能否持續增長取決於人民的技能、適應能力及創作力,以及社會對創新的容納程度。在促進國際化過程中,教資會認為高等院校有責任有義務提高本地學生的教育質素,以及提升本港的研究能力,以期學生具備相關的知識、技術及態度,對本港社會以至全世界作出貢獻。面對全球和區域內日趨激烈的競爭,院校國際化確有迫切需要。

為實行報告建議的措施,促進香港高等教育國際化及加強與內地的連繫,教資會已經與大學校長會及各院校展開策略對話,在尊重院校自主和院校現有計劃及政策的前提下,一同擬訂未來路向,定出各項工作的緩急先後。教資會希望通過對話,加深院校之間的了解和信任,以及制訂適當的策略,協助院校推行有關措施。

2011年,教資會一筆過增撥5,000萬元,推行新一輪配對補助金計劃,以促進院校國際化。補助金按學士學位課程的學生人數,以配對形式發放給院校。各院校可以在三年內運用配對撥款,增加本地學生的海外交流機會,鼓勵他們走出香港,擴闊視野。

表一:非本地學生人數 ─ 來自中國內地除外,2009/10及2011/12

表二:來港交流生分布 ─ 按原居地劃分,2010/11

除了學生交流活動外,教資會認為其他形式的國際經驗亦有助學生成長和學習,例如海外服務、較長時間的海外實習及遊學等。

在招收非本地學生方面,自2008/09學年起,教資會資助院校錄取非本地學生入讀公帑資助課程(包括副學位、學位和研究院修課課程)的收生限額,分階段由核准學額指標的10%提高至20%。近年院校的非本地學生比例持續上升,詳見下表:

表三: 修讀教資會資助課程的非本地學生人數,2005/06至2011/12

註: 括號內的數字是非本地學生佔學生總人數的百分比。

在2011/12學年,八所院校一共錄取了2 004名來自內地及其他地區修讀第一年學士學位課程的學生,約佔計劃收生人數的14%,遠高於2000/01學年的1%及2005/06學年的7%。

表四:修讀教資會資助課程的非本地學生人數 ─ 按院校及學生原居地劃分,2011/12

表五:離港交流生分布 ─ 按目的地劃分,2010/11

推行國際化要取得成效,單靠招收非本地學生並不足夠。教資會樂見教育局與院校合作無間,安排更多海外交流和推廣香港教育產業的宣傳活動。在2011年,教育局曾安排兩次外訪,到訪越南和文萊,不少資助院校亦有派員參加。這些活動十分重要,有助提升本港教育產業的國際知名度。

版權所有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2012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修訂日期: 2012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