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回應
舊日網誌
教資會fontgrchangeImage(this, 'ugc-icon2.gif');
英文
簡體
延續國際化配對補助金 增加本地生交流機會
(24-03-2011)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於去年底發表《展望香港高等教育體系》報告(報告),當中就院校國際化提出十項建議。我們樂見高等教育界,無論是教資會資助院校,或是提供自資課程的院校,均支持這項建議。在三月十四日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會議上,多名與會者亦贊同需要加快國際化的步伐。

教育國際化已成為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不少院校亦以推動校園國際化為其工作目標及核心使命。院校近年投放不少資源和訂定策略,包括除了招收內地學生外,亦致力吸引不同國籍和文化背景的外國學生來港就讀。部分院校亦訂定目標,與外地大學開展合作,在未來數年逐步增加本地生參與交流活動和境外研習的機會。有些院校更打算推出新計劃,例如友伴計劃、接待家庭計劃等,促進本地和外地學生的融合,以及加強對非本地生的支援。

教資會認同院校的工作方向, 喜見各院校在推動國際化的努力。要豐富本地學生的學習生活,除了增加外地學生的人數,締造多元文化的學習環境外,更重要是增加本地學生的海外學習機會,讓他們“走出去”,擴闊國際視野。曾參與海外交流的學生均認為這些寶貴經驗有助他們的個人成長,在溝通技巧,特別是語文表達能力上,有顯著進步。過往在課堂上少有發言的同學,參加交流活動後信心大增,樂於發表意見,更積極帶領其他同學參與討論。同學海外交流的經驗、建立的人脈網絡,對日後的事業發展亦有莫大幫助。

院校一直有為學生舉辦各種交流活動,參與海外交流活動的本地學生人數一直有增無減,由2003/04學年的1 400人,大幅增加至2009/10學年的3 500多人。為進一步推動校園國際化,教資會最近公布延續六年前推出的「國際化配對撥款計劃」,一筆過撥出五千萬元,按學生人數比例分配予八所教資會資助院校,為期最長三年。院校可利用這筆補助金為本地生提供更多參與海外交流的機會。我們已邀請院校就如何利用這筆撥款提交建議書。

相信院校會好好利用這筆款項,為本地生提供更多海外交流的機會,開拓他們的國際視野,裝備自己,以迎接全球化經濟的挑戰。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