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回應
舊日網誌
教資會
英文
簡體
推動知識轉移 惠及社會經濟
(04-11-2010)

「知識轉移」在高等學界和社會間有什麼角色?擁有高深學問、發掘創新知識的學者如果只醉心研究而沒有與社會分享其成果,看來其研究的價值並未能提高社會整體的發展。

教資會一直致力推動本港高等院校加強其「知識轉移」,一方面將研究所得應用於業界和社區層面,從而實際地惠及民生經濟;另一方面主動了解社區業界對知識的需求,從而豐富院校的研究策略及課程發展,令投放於高等教育的公帑更具效益。「知識轉移」是一個雙向的過程(因此有人稱之為「知識交流」),結合高等院校發掘知識,和業界社區善於應用和散播知識的兩股龐大力量,推動社會經濟創新發展。

具體來說,這個過程多數會涉及下列其中一種方式:院校承接業界社區的特約研究;將研究成果的專利權售予企業進行商品發展推廣;為個別業界編訂和舉辦提升專業技能的持續進修課程;與非政府組織合作提高社區服務的效能;和主動將一些例如視覺表演藝術等「研究所得」供大眾欣賞。

我們樂見院校逐步對「知識轉移」更積極開放,並視之為教學和研究以外的「第三使命」。然而,儘管「知識轉移」有種種好處,本港院校內仍普遍存有以下兩種根深蒂固的看法:

第一,有些傳統學者認為每天向莘莘學子授課,不時在著名學術期刊及國際學術會議發表論文,實際上已在進行「知識轉移」。這個說法並無不對,但我們相信新學問不應在論文及期刊止步。例如,發現某種能夠抑制慢性疾病的化學物質當然是天大喜訊,但如果只發表醫學論文而不參與藥品開發,未必能令病者受惠。研究學問誠然是一項高尚情操,很多人認為不應與「利」字當頭的商業活動掛鈎。但大家亦不妨將觀點擴闊,「利」並不局限於個別院校、企業的盈利,也是廣及對民生經濟的利益。宏觀而言,「知識轉移」是一個配對知識需求與供應的過程。若供求有更好的配對,投放於學術研究的公帑便能帶來更高的效益。因此,我們應鼓勵學界結合社區力量,將研究結果「轉移」出社會。

第二,有些院校為「知識轉移」先驅,於十數年前便設立專責的科技轉移辦公室,一站式成為業界與院校知識庫的橋樑,有些甚至為工商界「把脈」,主動了解他們對科技知識 / 專業技能的需要,功效很大。然而,「知識轉移」不只局限於科技範疇。像藝術 / 人文及社會科學等學科對人類的文化價值傳承及提高生活質素均有重大影響,有關研究成果亦應與市民分享。因此,教資會相信本港高等院校,包括一些於非科技學科具有優勢的院校,在「知識轉移」方面亦能夠各展所長。

院校要鼓勵學者花額外時間進行「知識轉移」,政策上的支持必不可少。為教職員提供適當誘因較成立一個又一個的知識轉移專責小組來得有效。我們樂見個別院校在員工晉升制度加入「知識轉移」的評核、設「知識轉移」方面的獎勵計劃、為從事「知識轉移」的同事提供替課導師等。各院校管理層之間在這方面的交流仍有很大空間。避免走一些「冤枉路」對整個界別來說均有裨益。

教資會作為高等院校的撥款組織,對推動「知識轉移」不遺餘力。教資會於去年成功從政府爭取每年五千萬指定用作「知識轉移」的經常性撥款,雖然在整體投放高等教育的預算中不算可觀,但這筆額外撥款屬經常性,正表達政府和教資會對「知識轉移」的持久承擔。新增撥款運作了一年,院校反應良好,「知識轉移」的質和量均有提升(量方面平均有超過兩成的增長),中央監察機制亦有所完善,實現了該筆撥款原意希望帶來的「漣漪效應」。院校最近向教資會提交這方面過去一年的工作報告,教資會會於稍後時間將報告上載到教資會網頁 (www.ugc.edu.hk)。

教資會又大力推動院校間交流經驗。教資會和創新科技署贊助香港理工大學連同其他七所教資會資助院校和香港科學園於本月8至9日舉辦一連兩日的「知識轉移」論壇,邀得本地及海外學界、業界及商界代表,分享有關心得。詳情請見網頁 www.ktconference.com。教資會希望藉着是次論壇鼓勵院校更積極發展「知識轉移」,推動與其他地區的交流,建立香港在這方面的領導地位,從而令社會及市民大眾獲得裨益。

史美倫

教資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