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书
亲爱的永欣:
你父亲最近跟我说,你快将于美国完成高中课程,现在正考虑应否回来香港升读大学课程。你如果决定回港继续学业,我相信将会是一个明智的抉择。虽然我不太了解你的学习兴趣,不过香港高等教育近来有一些令人鼓舞的新发展,而我亦相信我们八所各有所长及特色的高等教育院校,可以让你及你的同学在优越的环境中学习。
大约在两年前,我向你提及过由我担任主席的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进行的一次高等教育检讨,在这个检讨的基础上,教资会最近制订了一份具体推行各项策略的文件。在制订这份文件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致力落实当局的政策,实现香港成为亚洲的国际都会和区内教育中心的目标,而另一方面则顾及目前财政较为紧绌的情况,务求尽量把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要在这两者之间取得最好的平衡,殊不容易。
通过实践这些策略,我们将锐意把香港整体的高等教育发展成为一个区域性以至于国际性的卓越体系,而在其中的各所院校既能各展所长,又可以互相配合,发挥最大的协同效果。
我们都知道香港是一个很小的地方,政府的资源有限,所以我们需要有效地运用政府拨款,避免在高等教育的工作上有过份的重叠,尽可能加强院校之间的合作,以增加效率。
因此,我觉得这份包涵各项策略的文件最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教资会所强调院校的「角色划分」以及推行这个策略的方案。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其实我们每所院校都有一个关于自己角色的概括说明,最近教资会就与各院校检视他们的角色,使说明文件能够更明确、切实地反映每所院校不同的角色。在这个新局面里,我们希望确保院校根据各自的角色,把资源和精力集中在它们表现较为突出的地方。
高等教育院校都应该重视及提供优良的教学质素,它们的教学要达到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水平。除了优质教学,所有院校都应该致力在各自的研究强项上更上一层楼,达到具国际竞争力的水平。当然,每间院校的研究项目在数量和范畴方面都会有差异,但重要的是,各院校都应该认真思考和检讨究竟在哪些方面目前已经做得好,以及在哪些方面它们可以做得更加出色,然后吸纳出色的教研人员,提供优良的课程,集中将这些范畴发展至国际水平。
另外,所有院校都应该在它们优越的范畴里,与其他香港或海外的院校深入合作,从而提升香港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我们也期望院校的教职员参与公共事务,顾问工作以及和商界、政府的合作项目。当然,所有院校都要衡工量值,有效地运用资源,而在这方面,我们认为院校亦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除强调合作以外,院校还有什么空间可以各展所长呢?当然有!我认为你回来香港后,不论你的兴趣是什么,你一定能够找到一所适合你的院校,帮你发挥潜能,为将来的事业做好准备。
如果你想接受博雅教育,岭南大学正在这方向努力成为一所融滙东、西的博雅教育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都十分着重实用性的专业教学和应用研究,而且各自都有不同以及非常特别的专业范畴,例如理工大学的设计学院和城市大学的多媒体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大学在学士学位和研究生课程方面提供了最多的选择;香港浸会大学则强调启发创意的教学,致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价值观念,并且提供一些例如中医学这类有特色的课程;香港科技大学通过培育科技人才和创业家,带领传统工业转型,推动区内新兴高增值工业的成长;而如果你想成为作育英才的老师,香港教育学院可以给你专业的师资培训,让你成为有责任、有能力和对学生充满关怀的教师。
我们的八所院校真的是各具特色,共同为香港的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为了更好发挥它们各自的长处,教资会亦将会继续和它们共同加强角色的划分。教资会将会更加积极引导高等教育的发展,设立各项机制及鼓励措施,使院校的角色能够互相配合。其中一项措施是设立一个重组及合作活动补助金,鼓励院校间的深入合作。另外,教资会会认真审视各院校建议的课程,确保它们之间有良好的划分。教资会也会将一部分拨款与符合院校角色的表现和成绩挂挂,并且检讨研究生学额的分配,确保在这方面各院校的角色互相协调。
永欣,在你回来以后,我肯定你会发现在香港的学习过程是非常有趣及丰盛的。当然,一个制度的成熟和完善需要时间去孕育,但我相信你一定能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它蓬勃发展的脉搏。
祝你
学业进步,身体健康
Auntie Alice
31.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