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五年教资会杰出教学奖表扬优秀教学
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今日(九月二十九日)举行二○二五年教资会杰出教学奖颁奖典礼,表扬教资会资助大学学者的优秀教学表现和成就,以及他们在校园内外展现的领导才干和对提升教与学质素的学术贡献。
教学奖遴选委员会经过严谨的遴选过程,从超过二十组出色的提名中挑选以下三组为得奖者:
一般教学人员组别
-----------------------------
魏佩菁教授(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康复治疗科学系副系主任及副教授)
新晋教学人员组别
----------------------------
梁子荣教授(理大眼科视光学院助理教授)
协作团队组别
--------------
香港浸会大学(浸大)跨学科创新团队,由协理副校长(跨学科教育)及计算机科学系教授张国威教授领导,成员包括何咏茵博士(跨学科本科课程部总监及首席讲师)、伍韶劲教授(视觉艺术院副教授)、黄雅君教授(健康及人类发展学部教授)和张引教授(新闻系助理教授)
得奖者的赞辞载于附件。
教资会主席雷添良就各得奖、入围决赛和获提名的教学人员所取得的成就表示恭贺,并感谢各教资会资助大学对教资会杰出教学奖的支持。他说:「教资会矢志提升教与学质素,此乃高等教育使命的核心。院校透过善用资源,可建立持续优化与创新的文化,让所有学生受惠。我们着力推动协作交流、分享优秀教学实践,既能提升教育质素,更有助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高等教育枢纽的领导地位。各界同心协力,必能顺应教育环境的变革,确保学生充分装备自己,迎接未来挑战。」
二○二五年教资会杰出教学奖遴选委员会主席兼教资会委员蔡永忠说:「评审团对所有得奖者在教学中展现的卓越技能、创新精神及热忱深感满意。魏佩菁教授凭借其在物理治疗教育领域的前瞻性领导,透过开创性的模拟医学技术及融合虚拟实境与扩增实境等尖端科技,成功推动该领域的变革发展。梁子荣教授则通过创新性的人工智能开发临床技巧评估系统,有效提升诊断培训水平,充分体现其推动医疗教育发展、培养全面且具同理心的专业人才之坚定承诺。跨学科创新团队汇聚教职员、社区领袖及全球协作者,致力培育学生应对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的现实挑战,成果卓着。」
出席颁奖典礼的嘉宾包括教资会及质素保证局委员、教资会资助大学的校董会主席和高级管理层,以及获提名的教学人员。
教资会亦制作了一系列短片,展示二○二五年教资会杰出教学奖得奖者的教学理念,推广优良的教学方法。各得奖者短片、遴选准则及遴选委员会成员名单,以及其他入围决赛的教学人员名单载于教资会网页www.ugc.edu.hk/chs/ugc/activity/ugc_teaching_award/result.html。
![]() |
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主席雷添良(右)今日(九月二十九日)颁发二○二五年教资会杰出教学奖(一般教学人员组别)予香港理工大学的魏佩菁教授(左)。 |
![]() |
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主席雷添良(右)今日(九月二十九日)颁发二○二五年教资会杰出教学奖(新晋教学人员组别)予香港理工大学的梁子荣教授(左)。 |
![]() |
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主席雷添良(右三)今日(九月二十九日)颁发二○二五年教资会杰出教学奖(协作团队组别)予香港浸会大学跨学科创新团队。团队由张国威教授(左三)领导,成员包括何咏茵博士(右二)、伍韶劲教授(左二)、黄雅君教授(右一)和张引教授(左一)。 |
附件
二○二五年教资会杰出教学奬
赞辭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魏佩菁教授
魏佩菁教授领导能力超卓,并为物理治疗教育带来变革性的影响,表现广受学界肯定。她早于二零一六年获颁教资会杰出教学奖(新晋教学人员组别),自此一直努力不懈,为医疗教育及其他领域作出卓越贡献。
魏教授把模拟医学引入本港物理治疗教育,彻底革新以能力为本的临床培训。她的创新项目,例如流动学习应用程序、自学电子书,以及应用虚拟现实和扩增实境等先进科技,有效装备学生应对真实的临床环境,大幅提升临床实习的成效。魏教授亦开发了网上学习单元和全球认可的网上课程,提升来自130多个地区数千名学员的文化素养、同理心和跨专业协作能力,具体彰显其全人教育理念。
在教学人员的发展工作方面,魏教授展现卓越的领导才能,亦一直热衷并致力于培育未来领袖。她不仅协助建立教与学的学术研究文化,亦提高了在康复治疗教育方面的国际标准。今年,她获颁教资会杰出教学奖(一般教学人员组别),成为首位两度荣获此殊荣的人士。
香港理工大学梁子荣教授
梁子荣教授是一位有远见、以学生为重的教育工作者。他结合专业技术与人际沟通技巧,自二零二零年加入理大以来,一直致力培育具创意、同理心和适应力的专业人才,让他们作好准备,以应对优质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演变。
梁教授以体验式和转化式学习为基础,让眼科视光学学生深入参与现实项目,藉此培养学生慎思明辨,同时具备创意、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他以生动的小组项目取代传统作业,并带领学生与修读教育的学生进行跨学科合作,㩦手改善为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提供的眼科护理服务。这些项目显著增强学生的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更理解不同患者的需要。
梁教授发挥创新精神,开发以人工智能辅助的临床技能评估系统。该系统提供实时和客观的反馈,有效提升诊断培训的成效。梁教授在跨学科合作和课程革新方面的贡献,使他在新晋学者中脱颖而出,为学术界及其专业界别带来变革性的影响。
香港浸会大学(浸大)跨学科创新团队
跨学科创新团队由张国威教授率领,成员包括何咏茵博士、伍韶劲教授、黄雅君教授及张引教授。团队致力于装备学生,使他们具备多元化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全球的挑战。团队广纳多个学科的教学人员、社会各界的领袖,以及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指导学生进行符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现实项目。
自定义主修课程是团队最具代表性的工作之一,让学生自行规划学习路径,解决在实践抱负的过程中遇到的复杂难题。此外,团队还开发了另外三项专注于不同领域的跨学科课程,以完善课程。
团队担当先锋角色,引领浸大推行跨学科教育,展现创新和协作精神,彰显团队为鼓励学生成长不遗余力。他们的努力大大提升学生的体验,并在整个地区内推动具建设性的对话和教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