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欢迎《行政长官2025年施政报告》
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主席雷添良今日(九月十七日)欢迎行政长官在二○二五年《施政报告》中,就进一步建设香港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提出多项相关措施,体现教育、科技及人才融合发展。教资会将与八所教资会资助大学紧密合作,全力推展各项相关措施。
雷添良说:「教资会资助大学在全球学术界获广泛认可,印证政府多年来持续投资高等教育及学术研究的成果,亦反映香港在成为国际一流高等教育枢纽方面拥有稳固的基础和独特的优势。《施政报告》提出的各项措施将有助进一步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及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施政报告》宣布各教资会资助大学授课课程(即学士学位、副学位及硕士学位课程)的非本地生自费就学人数上限,自二○二六/二七学年起,将由现时相当于本地学生学额的百分之四十进一步提升至百分之五十。各大学可因应本身条件,循序渐进录取更多非本地学生。
此外,行政长官亦宣布,自二○二六/二七学年起,将进一步放宽教资会资助研究院研究课程超额收生的上限,由百分之一百增至百分之一百二十。
雷添良相信,这两项措施将有助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来港深造及进行学术研究,进而打造香港成为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同时增强香港的研究实力。顶尖人才的汇聚将助力香港的大学推动创新,并为国家发展和全球学术界作出更大贡献。
雷添良亦欢迎政府为持续推广「留学香港」品牌而成立「留学香港专班」。他指出推动「游学香港」活动、增加学生宿舍的供应,以及资助大学加强在其他地区的宣传工作等措施,将在吸引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师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些措施不仅提升香港作为优质高等教育目的地的全球知名度,也能促进跨文化交流,丰富学术环境,并支持香港作为国际教育枢纽的长远发展。
雷添良续说:「香港将在二○二五年底举办首届研究资助局研究高峰会,并将在二○二六年主办亚太国际教育协会年会暨展览。我们非常高兴有机会汇聚全球人才,巩固香港作为全球教育枢纽的地位。展望未来,香港高等教育界将继续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并透过各种措施培养本地人才,发挥香港所长,服务国家所需。我们将与教资会资助大学携手,紧握国家发展机遇,推动香港教育发展及深化全球学术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