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教资会刊物 > 新闻稿 > 2014 > 教资会颁发杰出教学奖

教资会颁发杰出教学奖

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今日(九月十日)举行二○一四年教资会杰出教学奖颁奖典礼,表扬教资会资助院校学者的优秀教学表现和成就,以及他们在院校内外为提升教与学质素所作出的贡献及展现的领导才干。

出席颁奖典礼的嘉宾众多,包括教资会委员、教资会资助院校的校董会主席及校长、各院校的管理层、获提名的学者和约40位杰出学者。

获二○一四年教资会杰出教学奖殊荣的学者为:

邝龑子教授(岭南大学中文系及翻译系教授兼哲学系教授)
林君翰(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廖淑贞博士(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副教授)

他们的赞辞载于附件一。

教资会主席郑维新在颁奖礼上恭贺得奖和被提名的学者所获得的卓越成就,并感谢教资会资助院校和遴选委员会成员对教资会杰出教学奖的支持。

郑维新说:「杰出教学奖的得奖者是推动优质教学的大使,他们对教学充满热诚,透过不同的方法,由采用新的教学法到提供机会让学生与社会接触,为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起了很大的作用。得奖者的热诚亦使他们设立了不同类型的专业社群,与其他教学人员分享他们宝贵的教学理念,从而推广良好的教学做法。」

他认为,教资会杰出教学奖的目的不单是让教资会嘉许香港高等教育界教员的努力,而更重要的是,对推动教学卓越作出实质和持久的影响。

由柯伟林教授出任主席的遴选委员会,经过严谨的遴选程序,从16名获院校精挑细选的学者中选出三名二○一四年教资会杰出教学奖的得奖者。二○一四年教资会杰出教学奖的遴选准则及遴选委员会成员名单载于附件二。

柯伟林教授在过去四年担任遴选委员会的主席。他认为,一所大学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区别是,大学重视教学、教育,以至优秀教学人员作为学生的导师,对学生的生命和更大的社区带来影响。

在宣布本年度教资会杰出教学奖的得奖名单时,柯伟林教授表示香港的大学拥有优秀的教学人员十分幸运,而遴选委员会亦遇到了出色的教育工作者。柯伟林教授赞扬三名得奖者启发并引导学生以热诚和孜孜不倦的态度去学习。三名得奖者在各自的院校以及院校外都展现在教与学方面的领导才干。他们以教学奖的奖金进行的计划能对其院校以至整个教资会界别的教与学作出贡献。



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主席郑维新及二○一四年教资会杰出教学奖遴选委员会成员与三名得奖者于颁奖典礼上合照。(左起)刘建德教授、Adrian Dixon教授、郑维新、廖淑贞博士、林君翰、邝龑子教授、柯伟林教授及Paul Blackmore教授

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主席郑维新及二○一四年教资会杰出教学奖遴选委员会成员与三名得奖者于颁奖典礼上合照。(左起)刘建德教授、Adrian Dixon教授、郑维新、廖淑贞博士、林君翰、邝龑子教授、柯伟林教授及Paul Blackmore教授。

得奖者邝龑子教授于台上分享教学理念

得奖者邝龑子教授于台上分享教学理念。

得奖者林君翰于台上分享教学理念

得奖者林君翰于台上分享教学理念。

得奖者廖淑贞博士于台上分享教学理念

得奖者廖淑贞博士于台上分享教学理念。



附件一

赞辞

岭南大学中文系及翻译系教授兼哲学系教授邝龑子

邝教授持续以言教及身教的方式实践其教学之道。他是一位优秀的老师及学者,并获得持久的成就。他同时是一位学者、一位诗人、一位老师。他的一名学生形容他为「精神导师」;另一位说他有「充满关怀的智慧」,其教学「动人及引人入胜」。作为一位人文学者,邝教授相信博雅教育不但要传授知识,还要在思想上启发学生。教师本身也要不断学习求进,并持之以恒。他极具文学修养,是一位多产的作家。

邝教授拟将奖金用于举办讲座和研讨会以及出版两部作品,与界别内其他教师分享其教学之道及其于中西方教育哲学上的经验。第一部文集以「现代生命的对话」为题,回顾邝教授多年来与学生探讨有关个人和社会、文化和自然等议题的对话。另外一本作品则是从作家的角度引导读者接触中国古典诗歌,表现中国古典诗歌这文学及文化遗产虽年代久远但仍充满生命力的一面。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林君翰

林副教授是一位深具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触觉的建筑师。他是老师的老师,因为他以一位导师、同事和合作者的身份跨越学术和政治的界限。林副教授是体验式学习的先驱,他打破大学教育、专业实践和社区参与之间的隔膜,带领学生参与一系列在中国乡郊的非凡建筑项目。他一反大学本科教育的传统,让学生在学习理论前获得亲身的体验,并证明该模式如何令学生把在团队间学习得到的体验应用于日后的理论课程中。遴选委员会特别对林副教授在一个由香港大学的学生及贵州村民共同重建一座古桥的项目中所展示的领导才能,印象深刻。

林副教授拟把所得奖金用于推行两项试验计划,以加强跨学科课程的体验式学习模式。他将于广东一个村落设立跨学科教学中心,另会开发多项跨学科及跨学院课程。

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副教授廖淑贞博士

廖博士是一位充满热忱、献身教育的老师。她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参与实际的义工及社区服务,从中学习,自我提升。廖博士早年曾任驻校青年社工,并曾在越南难民营协助救济工作;通过自身经验,她鼓励学生藉参与志愿工作认识自己,不断成长。此外,她又开创了「城青优权计划」,帮助数以千计的学生增强自信,掌握领导才能,培养社会价值观,从而体会更大的个人能力。廖博士亦是香港城市大学赛马会敬贤堂的舍监,每日作为341名本科生的老师及领袖。

廖博士拟把所得奖金用于向多所本地大学推广成功的「城青优权计划」,促进大学之间的合作,一同鼓励学生通过服务社区进行学习。



附件二

2014年教资会杰出教学奖的遴选准则

遴选准则

遴选委员会根据以下三项准则评审所有获提名的学者:

(a) 采用以学习者为本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影响,以及教学表现卓越,包括深入理解教学方法;理解学生如何学习,从而采用合适的教学和评核方法,以争取更佳的学生学习果效;能与学生互动交流及推动学生积极学习;因应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啓发和支援学生,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和能力(例如批判性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价值观);以及在课堂内外教学表现卓越等。

(b) 对所属范畴有深厚认识,并能体现于科目/学科/课程设计,包括在课程和学生学习资源(例如课本、电子学习资源)的设计方面,显示教师具备有关学科的最新知识,和采用相辅相成并以研究为依据的教学方法;以及订定合适的学生学习果效与采用创新的教学和评核方法,帮助学生达到所订定的学习果效等。

(c) 在教与学方面的往绩、当今成就和领导才干;以及日后可在其院校及/或其他院校就发展良好教学方法所作出的学术贡献和影响,包括在相关学科参与教学研究及采用创新教学方法;以及带领所属院校及/或其他院校推广优质教学等。

上述三项准则没有特定比重。遴选委员会按照这些准则,考虑每项提名。

 

遴选委员会成员名单

柯伟林教授(主席)
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委员
美国哈佛大学中国研究所T M Chang教授及
Spangler Family工商管理教授

Paul Blackmore教授
遴选委员会的国际专家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Learning Institute总监及高等教育教授

张百康先生
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委员
港岛民生书院校长

Adrian Dixon教授
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及质素保证局委员
英国剑桥大学彼得豪斯学院院长及放射医学荣休教授

刘建德教授
2013年教资会杰出教学奖的得奖者
香港理工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业界关系)及机械工程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