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教资会刊物 > 新闻稿 > 1999 > 有关首批拨款的审核而发出的新闻稿 (20.8.1999)

有关首批拨款的审核而发出的新闻稿

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今日(8月20日)宣布初步入选的卓越学科领域建议的评审过程的详情,包括为深入评审每份建议而成立的评审小组的组成。

1998年12月,教资会收到各受教资会资助院校就发展卓越学科领域而提交的41份正式建议书。1999年4月,教资会选出了其中八份建议,列入初步入选名单及作进一步评审,并且要求有关院校就其建议提交进一步的详细资料。

教资会亦决定应成立8个评审小组,就上述八份建议逐一进行深入评审。所有评审小组都已成立,成员包括教资会及研究资助局的海外成员、有关学科的知名海外学术人士、以及有关范畴的杰出本地专业人士及商界人士。

教资会卓越学科领域小组委员会主席廖约克博士表示:「各评审小组在评审列入初步入选名单的建议方面可谓任重道远。我们认为评审小组必须包括海外学术专家及本地商界及专业人士,好使评审过程能够反映本地及海外人士两者的观点。」

廖约克博士续称:「国际学术界的知名人士以及本地的专业人士和商界翘楚,都已同意参予这项重要工作,担任评审小组成员,我们为此而深表谢意。」

廖博士亦表示:「在评审初步入选的建议时,我们要求各评审小组特别着重该卓越学科领域建议是否有机会达到国际认可的卓越标准、对香港日后社会或经济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是否在该院校现有的基础和成果上进一步发展」。

评审过程分三阶段进行。首先,评审小组的成员将会收到与该建议有关的一切文件。之后,每位成员将会就建议项目提供一份书面评估,而成员也可征询独立专家的意见。其次,评审小组将会访问有关院校,并且与建议项目的小组会面,藉以实地视察与某项建议有关的研究/学术环境和活动。小组亦会实地与项目小组举行面谈,以便对有关建议项目的进行较深入的意见交流。最后,小组所作的评审将会由卓越学科领域小组委员会及教资会审阅。第一阶段的工作现已完成,而实地访问及面谈将于8月22至23日举行。附录甲载有将会参予访问和面谈的小组成员名单。

廖博士表示:「实地访问和面谈将会让评审小组成员亲身体验该院校在这方面的工作,并且透过与项目小组的面对面会谈,评审小组亦会更加清楚项目参予者的强项。访问和面谈两者都是评审过程的重要部分。」

卓越学科领域小组委员会及教资会将于8月下旬审阅评审小组就八份初步入选建议所提交的评审报告。视乎评审小组所作的建议,教资会的目标是在8月完成卓越学科领域计划的首批拨款工作,并且随后尽快宣布评审结果。

背景

在听取教资会的意见后,政府在1997年同意资助受教资会资助院校,把院校本身的优势发展成为「卓越学科领域」,目的在于维持和提高香港在中国及太平洋沿岸地区的领导地位。政府与教资会都希望这些卓越学科领域将会在国际上与其他学术组织在同一学科上享有同等地位,并且值得本港投资在其先进设备及学术活动之上,从而晋身或继续跻身世界翘楚之列。


教资会秘书处
199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