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旨在为卓越非凡的副教授级和教授级学者提供教学及行政职务方面的持续研究支援,令他们可以专注于研究及发展工作,并为香港培育和培训下一代本地研究人才。
两项计划均涵盖所有学科,每年各颁发10个获奖名额。每名获奖者可于60个月资助期间获发放经费,这笔经费可用于聘任替假老师及支付研究项目开支,包括聘任研究人员、购置器材设备、公干旅费、膳宿津贴及发表研究成果的费用等。
每名研资局研究学者计划之获奖者均会冠予「研资局研究学者」名衔,其所属大学会获发放港币约$550万元经费(非临床及临床学术研究学者奖金一致),资助为期60个月的计划。
而每名研资局高级研究学者计划之获奖者均会冠予「研资局高级研究学者」名衔,其所属大学会获发放港币约$820万元经费(非临床及临床学术研究学者奖金一致),资助为期60个月的计划。
每所教资会资助大学每年可就每项计划最多各提名6人,获提名者职衔必须达至副教授级 [研资局研究学者计划]/教授级 [研资局高级研究学者计划],并须在提名申请上列明在资助期间将会进行的研究项目。
获提名者必须:
候选人在提名年度须未满55岁;或尚余至少5年任期方到达所属大学的正式退休年龄4,以确保候选人可以在所属大学之余下服务年期内完成60个月的全期计划。
为鼓励于海外工作的香港学者回流本港投身研究,上述要求可按个别情况再作放宽考虑。于海外工作的香港学者只要符合下列资格,均可获教资会资助大学提名候选「研资局研究学者」/「研资局高级研究学者」:
研资局将按以下准则作严谨评审:
在评审候选者的领导才能和远见的过程中,将会特别关注候选者在培育研究生和新进研究人员(包括博士后研究员(如有))方面的过往经验和指导成果,以及候选者在拟订研究项目时,有清晰的计划去训练和促进下一代研究人才和年轻研究人员成长。作为资深学者应有更多经验培育和指导年轻研究人员,在评审两项计划候选者的领导才能时,该项目所占的评分比重于研资局高级研究学者计划的评审中将较于研资局研究学者计划的评审中为高。
所有提名申请均会按照其学科范畴,由相关的遴选小组进行评选。遴选小组由两大学科范畴的专家组成,其中一个小组负责人文学、社会科学及商科等学科,另一小组则负责科学、医学、工程及科技等学科。进入最终候选名单的获提名者将于翌年5月下旬/6月上旬接受遴选小组面试。候选者须注意面试时间表亲身出席面试,因为于一般情况下,遴选小组并不会考虑安排遥距面试。
候选者和大学在填写提名表格前,请细阅计划指南、填写说明及提名邀请。提名表格必须经由所属大学递交。2025/26年度研资局研究学者计划/研资局高级研究学者计划的提名截止日期为2024年11月29日(星期五),大学须于当天下午5时或之前将提名递交至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秘书处。
请按这里阅读研资局秘书致各教资会资助大学校长的信件 (只提供英文版) 。
如要下载最新表格,请按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