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UGC/IIDS11/H02/23
项目名称:香港照顾者政策和实务的未来发展:国际视野及本地措施
首席研究员:庄明莲教授(明爱)
摘要
这建议书旨在推进香港的政策制定、研究、教与学,以及服务发展,以支援香港的老年人士和残疾人士的非正式照顾者。非正式照顾者通常是家庭成员、亲戚或朋友,他们提供持续且无偿的照顾,协助需要帮助(大多由于身体衰弱、认知和/或身体功能受损)的人士进行日常活动。劳工及福利局已委托一项顾问研究,探索这些非正式照顾者的需要和所需的服务,政府亦已表示准备实施相关建议。目前,香港并没有明确的照顾者政策,这导致缺乏系统性的规划,以及照顾者支援相关资源的审查和分配。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分析不同背景的照顾者的需求(例如不同年龄组别或不同生命发展阶段的照顾者,或照顾不同伤残类型人士的照顾者等),并评估各种措施的有效性。目前,由慈善基金会资助并由非政府组织执行的照顾者支援项目相当多,但通常规模较小,专注于特定区域或照顾者群体。
因此,这建议项目将组织一项国际角度下的照顾者政策和实践的国际会议,两项经验分享研讨会(包括一个关于有风险照顾者的主题和另一个关于动员家庭和社区支持的主题) ,以及一项关于研究项目分享和孵化的研讨会,供香港明爱专上学院及香港树仁大学的教学及研究人员参与,并由邀请的专家离开香港后继续透过视像会议提供咨询服务。
海外专家在他们所在国家或全球范围内的典范照顾者政策和实践方面的演讲,以及经济和健康领域的专家的分享,将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审查政策制定的需求,以及学术界、研究人员和其他持分者通过研究和教育支援照顾者提供很重要的参考及启发。同时,该项目还将安排其他经济体以及由慈善信托基金资助并由香港的非政府组织执行的创新项目进行分享,以激发社福界和人类服务专业人士(如社工和护士)考虑扩大这些项目并强化它们。同时,与国际和本地专家的学术交流将鼓励学者考虑如何将照顾问题纳入社工、护士、职业治疗师和物理治疗师等人类服务专业人士的培训中。
所有这些活动将有助于通过政策制定、研究、教育和培训以及服务提供来促进照顾者支援。与此同时,香港高等教育界的研究人员、学者和学生,尤其是香港明爱专上学院及香港树仁大学的教学及研究人员,将受到鼓舞,把照顾者支援的主题纳入其各种学术活动中。
项目编号:UGC/IIDS15/H04/23
项目名称:推进游戏治疗研究的跨文化对话
首席研究员:CONNOLLY John Patrick博士(树仁)
摘要
自1900 年代初期起源以来,游戏治疗学科在西方国家获得了关注,但在香港,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游戏治疗,当与其他支持儿童心理健康的方法相比,其专业和公众的认可仍然较低。其对儿童发育和治疗的有效性的证据,以儿童为中心的游戏治疗(CCPT)是最有影响力的方法。迄今为止,五项统合分析研究已经证明了 CCPT 介入措施的有效性,其中一项还包括系统性回顾。 Ray et al. (2015)对在学校环境中进行的23项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了统合分析和系统评价,发现游戏疗法对破坏性行为、内化、自我效能和学业问题的儿童产生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 Lin 和 Bratton(2015)对24项以儿童为中心的游戏疗法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了统合分析,发现它对于外化和内化行为问题、照顾者与孩子的关系压力和自我效能有效。对游戏治疗结果研究资料库的搜寻显示,自2015年以来还进行了12项RCT研究,尽管这些研究尚未经过严格或一致的方法论审查。以儿童为中心的游戏疗法已被结果第一资讯交换所(NREPP)和加州儿童福利循证资讯交换所(CEBC)指定为一种有前景的循证心理健康干预措施。尽管前景广阔,但与行为介入等较成熟的方法相比,证据基础仍存在差距。冠状病毒大流行对一群幼儿的社交、认知和身体发展的影响已成为研究的焦点。同时,在基于游戏的应用(例如虚拟实境)更广泛的数位化机会的背景下,疫情期间线上介入和遥距游玩形式的成长也被凸显出来。香港的从业者和研究人员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这种方法在当代及本地环境中的应用。虽然有证据表明这些方法在西方人群中的有效性,但这些方法的适用性尚未在本地进行有意义的研究。尽管香港的文化背景多元,但主导的文化是中国文化,人们相信中国的家庭动力与西方家庭不同。这凸显了香港需要制定一种适合本地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将会受益于本地从业者和研究人员与该领域的国际知名人士之间的对话。拟议的项目将包括一次针对游戏治疗领域的从业者、研究人员和学生的大型会议,并邀请游戏治疗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或实务工作者参与,该会议也将向公众开放。会议旨在实现几个相关目标。教育日将向那些希望向这些领域的知名人士介绍关键的国际和本地游戏治疗方法。会议第一天将介绍游戏治疗领域的现状和趋势,其中包括电视节目和数位化,并与相关人群合作。第二天将重点介绍游戏治疗研究的研究方法以及与文化和当地和区域背景相关的问题,包括与父母和家庭的合作。第四天的非正式会议旨在巩固日益增长的合作与交流。拟议项目的影响不仅仅是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它还旨在建立一个对在当地社区发展游戏疗法感兴趣的人际网络。团队将维护该组的联络方法,以方便将来的沟通。国际专家与当地各方的对话将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会议记录将以电子格式发布,并在专案网页上发布主题演讲视频,这些视频将用作未来的培训材料,而收集的数据将在未来的研究中发挥潜在作用。
项目编号:UGC/IIDS16/E01/23
项目名称:艺术与设计的科技接轨: 探索创意新可能
首席研究员:何家辉博士(都大)
摘要
近年来,艺术和设计研究之间的界线变得不再那么严格。一些艺术家正在研究艺术研究性质的转变并消除这些界限。相较之下,越来越多设计师探索以先进科技引起用户需求变化的设计元素。艺术和科技的跨学科性质促进了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包括新媒体艺术和数码艺术。同时,设计与科技之间的联系提出了进阶设计体验的方向,包括设计与情感、数据视觉化和人机互动设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技已经从资料电脑化发展到网路社群互动,为进一步研究在科技影响下,艺术与设计之间联系的潜力提供了机会。从而了解科技如何影响艺术和设计?科技为艺术和设计研究提供了哪些潜在的好处?先进科技如何影响创造力?
科技改变了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工作方式,它透过不同的材料丰富了风格和演绎,并改变了创作过程(Kurtgözü, 2002)。在多样化吸引力和涵盖技术成分的背景影响下转换艺术和设计研究的新关注并改变了消费者/观众演绎他们购买/观看的艺术和设计的方式。这新焦点,透过介面改善了使用者/观众使用/欣赏艺术和设计产品的方式。大多数艺术家和设计师都认识到,艺术中以人为本的设计和数码人文主义理念都是伦理学科(Shneiderman, 2020)。这种认识最终发展成为一种全面且植根于艺术和设计愿景的精神。以人为本的创新将能建立于研究过程的改进,并增加经验和理论的理解,丰富艺术家和设计师以及使用者和观众之间的互动的信念之上。换句话说,科技透过创意讯息增强艺术和设计的认知和感觉。
此项目特别关注创造力在艺术、设计和科技之间的桥梁作用,并旨在探索创造力及其与艺术、设计和技术的交叉点。这项研究也可以成为讨论和分享新见解的学术平台。透过致力于学术、专业和文化举措传播数位艺术、设计和文化的意识,来自世界各地在数码艺术、文化创意产业、教育和跨学科方法等广泛领域工作的学者、研究人员、从业员和其他人士将为本学术会议提交了大量前沿作品。为期三天的学术会议,题为「艺术与设计的科技接轨:探索创意新可能」将于2024夏季举行。这次会议将为学者、从业者等人士提供经验交流、发展新想法和制定合作策略的机会。十五位来自本地和海外地区的学者将就用户生成内容、数码科技对艺术与设计的创意应用以及科技对艺术与设计教育的影响等重要议题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此外,来自香港和海外的学者和实践艺术家/设计师将分享他们对艺术和设计以及科技创意实用的见解。
项目编号:UGC/IIDS15/H02/23
项目名称:心理健康的神经心理学基础: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时期的年轻人到老年人
首席研究员:林嫣红博士(树仁)
摘要
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对大众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年轻人和老年人都承受着严重的心理压力。寻求专业和精神科帮助的人数预计会增加,这会增加医疗保健系统的财务负担(Marčinko et al.,2020)。随着疫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献报告了疫情对不同国家和不同年龄层的心理健康和神经心理后果(Duan et al., 2020;Shevlin et al., 2020)。例如,最近的研究(例如 Ferrando et al.,2022)表明,2019冠状病毒病使感染者的大脑系统和神经心理功能恶化,从而导致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轻度认知障碍和忧郁症。此外,疫情期间压力的增加、社会接触的缺乏以及基本资源(例如食物)的有限也影响了神经功能和心理健康,这在疫情之前是前所未有的。据推测,2019冠状病毒病幸存者的心理健康后果可以透过神经心理机制来解释。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神经心理和心理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对心理健康问题相关的神经心理机制进行研究,从而帮助制定疫情后心理健康干预措施。
为了改善疫情造成的心理健康和神经心理后果,不同层面的持份者须尽一切努力更好地了解疫情对人们一生中心理健康的影响。此IIDS计画将与来自澳洲、新加坡、香港、中国大陆、美国和纽西兰的心理健康、神经心理学和神经精神病学专家合作,并将与不同的本地大学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例如东华学院及非本地大学,如广州医科大学附设脑科医院。来自不同本地和非本地大学的团队成员和主讲人将协助在其机构内部和外部推广会议和邀请演讲者,以提高每个相关机构的参与度。具体来说,此计画将组织为期两天的国际会议,主题为心理健康的神经心理学基础: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时期的年轻人到老年人。为期两天的国际会议将包括八场主演讲、四场口头演讲会议和两场海报会议。主演讲和口头演讲会议将结合不同方法的实证研究和循证实践,促进跨学科学者和前线实践者之间的知识交流,从而更好地理解疫情下心理健康的神经心理机制以及从年龄角度来看各种心理健康和神经介入措施的功效。在每次主演讲和口头演讲会议结束时,都会举行小组讨论,重点讨论在疫情大流行期间和之后如何促进跨文化和跨年龄心理健康的综合研究和介入实践的发展。每个会议日都会有早餐招待会和专业交流时间,以及会后晚餐,这有助于加强研究人员和前线从业者与演讲者和国际学者的联系,以建立进一步研究合作关系,促进神经心理学的良好发展。
此IIDS计画将透过增强对心理健康和神经心理功能的知识和理解,使本地和海外学者、学生和跨学科的从业者受益。会议期间和会后持续深入的知识交流将有助跨学科见解,帮助学者和从业者合作进行严格的科学及跨学科研究和研发基于神经的心理健康的干预措施。最终,这些措施可以帮助预防不同年龄层的未来心理健康问题,并减轻疫情期间造成的经济负担。
项目编号:UGC/IIDS24/B01/23
项目名称:于香港建立与持续综合废物管理
首席研究员:刘锐业博士(理大专业进修学院)
摘要
废物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是一个普遍问题,特别是在香港这个「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造成了迅速和便捷成为一切的主要优先考虑因素的地方。人们更倾向于消费以立即满足他们的需求,并认为不再需要时就随手抛弃。尽管香港特区政府已采取措施推广「用少、废少」理念以减少和回收废物,但废物问题仍然非常严峻。根据2022年香港环境保护署数据,废物是碳排放的第三大来源,也是香港有限堆填区容量和环境影响的主要问题。其中,「厨余」占了香港堆填区弃置的都市固体废物的30%。而香港快速时尚产业也导致城市纺织废物每天高达343吨进入堆填区。这些废物更有可能是由工业、商业和家庭活动产生的。此外,堆填区处置的建筑垃圾量增加了约7%,这可能是因为在2019冠状病毒大流行期间商店和企业关闭后相对较多的拆卸工程。因此,整个社区必须建立和维护适当废物管理,以维持可持续和宜居的环境。
本项目拟举办为期两天的会议,主题为「于香港建立和持续综合废物管理」。每天涵盖不同行业,重点关注香港的废物生成、减量和管理问题1)食品业、塑料及包装业,2)快速时尚业,3)电动车业,4)建筑业。并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切入点,分析废物管理如何通过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例如:可持续发展目标 2、6、9、11、12 和 13)。总共将涵盖20个主题,每天将邀请5位演讲者发言。会议将邀请海内外废物管理领域的知名学者、政策制定者、行业从业者、协会和专家发表演讲,展示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阐述他们对香港废物管理的观点并产生创新成果。
会议、研讨会和参观活动致力促进废物管理在各行各业的应用,结合学术理论和工业实践,探索在减少和处理废物方面的卓越和职业技能,以支持实现SDG目标,并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良好影响。目标受众包括大学生、学者、环保人士、协会和行业从业者,欢迎公众参与。根据全球旅行限制的可能性,会议和研讨会将以现场和虚拟方式举行。将建立废物管理指南和会议网站,所有会议演讲和研讨会将被记录并上传到网上。该网站作为一个档案馆,记录整个活动,并为任何对上述主题感兴趣的人提供信息。主要目标是提高行业对讨论和分享促进综合废物管理发展的方式以及鼓励干净回收的支持和认识,以实现SDG目标,培养社区中的绿色生活方式。
项目编号:UGC/IIDS14/H02/23
项目名称:极化时代地缘政治对食物安全和正义的挑战
首席研究员:李敏刚博士(恒大)
摘要
食物,尤其是主粮如米和小麦,对人们的生存至关重要。因此,确保人们充分获得主粮是每个国家的根本任务。然而,主粮食品的世界贸易由少数几个关键参与者—往往是主权国家—所主导。例如,一些国家的谷物的进口和出口仍由国有企业协调,而许多国家仍对主粮的进出口配额保持严格控制,尤其在面对粮食短缺时。反过来,世界各地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生活都受到这些决策的影响。因此,每个人的食品安全也是一个正义的问题:应该如何构建世界粮食体系,以便公平和公正地分配主粮,从而确保人们的基本生活能力?
一个在学术上乃至公共舆论上已有广泛共识的观点是,鉴于供应链和贸易路线的全球整合,确保食品安全和正义需要在国家和国际层面上进行协调和合作。然而,我们生活在一个日益两极分化的世界,地缘政治的利益和冲突已经开始侵蚀全球整合的愿景。例如,最近由中美贸易争端、新冠肺炎大流行和俄罗斯-乌克兰战争引起的全球供应链中断,再加上气候变化的影响,共同构成了所谓的「完美风暴」,大大冲击了包括主粮在内的重要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充分供应。面对连续的长期危机,国际合作应对的倡议仿佛只是全球化的过去的微弱回声。
因此,本次会议旨在汇集全球正义、国际关系和政治经济学领域的专家,交流他们在最近地缘政治挑战背景下主食供应和分配动态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观察。会议将围绕以下三个角度展开讨论:(i)伦理学角度,关于如何评估国家和非国家行为者的决策;(ii)政治角度,关于如何分析不同持分者的决策的动机和后果;(iii )经济角度,关于如何理解这些地缘政治动态对生产领域和金融领域的影响。我们尤其希望与会者能提出综合这些角度的跨学科贡献。
会议将专门设立一个专题讨论东亚背景下食物公正的问题,以及举办一个圆桌讨论会,邀请非政府组织、政府机构和国际组织的从业人员讨论围绕食物公正的政策问题,将学者、从业人员以及公众引入对话。我们还将邀请一些大学生团体在海报展示会上展示他们的作品,以吸引年轻人参与这一对话。会议结束后,我们将选取部分会议论文以及圆桌讨论的记录,编辑成书出版,书名暂定名为《在两极分化的世界中应对地缘政治挑战的食品安全与正义》。
项目编号:UGC/IIDS15/H03/23
项目名称:数码营销传播的回顾及未来研究方向:学界与业界的跨学科对谈
首席研究员:唐淑庄博士(树仁)
摘要
在过去数十年,不同学科的学者都曾经讨论公关、广告和市场营销三种功能的关系。踏入数码年代,社会上广泛使用数码主导的科技,公关、广告和市场营销三者或渐趋融合,而这个跨学科的争议亦更见复杂。是项计划旨在让参加者深入了解数码主导的科技(例如:扩增实境、虚拟实境、延展实境)应用在营销传播的最新趋势,从理论的角度讨论营销传播中公关、广告和市场营销三者如何在数码主导的科技下趋向融合和/或分离。
透过学者和从业员之间的对话,是项计划将针对预设的主题举办三场讲座,回顾数码主导的科技(尤其是体验式科技)应用在营销传播的重要性和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此外,是项计划将举办三场工作坊,让学者和从业员了解体验式科技的最新发展趋势及如何影响公关、广告和市场营销范畴中机构或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参加者能亲身体验和应用最新的数码科技,以反思数码工作在公关、广告和市场营销范畴的挑战及有效性。是项计划将邀请著名学者、优秀从业员和资深研究员担任讲座和工作坊的讲者,与参加者交流,而活动的主要对象是本地及海外的学者、研究员和从业员。除了讲座和工作坊之外,是项计划的其他成果(例如:网页、网上教材手册、出版项目)也将惠及大学本科生、中学生及公众。
项目编号:UGC/IIDS25/M01/23
项目名称:研讨会系列 ─ 「智慧城市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 探索都市林务及景观生态」
首席研究员:张浩博士(高科院)
摘要
面对迫在眉睫的气候危机,城市越来越依赖其动态生态系统所提供的自然服务来维持复原力。为了应对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气候变迁的影响,了解人类与城市森林和景观中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至关重要。由于景观生态学和城市森林管理的进步,加上创新评估工具和技术的应用,我们现在可以获得更及时、更准确的数据,为城市永续管理提供决策基础。
为推动跨学科合作,「智慧城市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探索都市林务及景观生态」研讨会系列重点关注如何使用数据驱动的解决方案,将基于自然的服务纳入城市管理一部份。本次活动将探讨相关的研究,并展示城市林业和景观生态学的创新观点和技术。来自世界各地及大中华区的杰出学者将贡献他们的专业知识,让本研讨会系列成为城市景观生态学领域的学术研究人员、行业专业人士和政策制定者之间知识交流和公开对话的宝贵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