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院校发展计划 - 项目摘要

项目编号:UGC/IIDS15/H01/21
项目名称:正向科技:新兴科技和正向心理学之间可行的协调作用
首席研究员:陈自强博士(树仁)

摘要

过去十年,数码及资讯科技迅速发展转变了幸福感研究及正向心理学的实践(Yaden et al., 2018)。这种趋势启发了一项被称为「正向科技」的新进研究范畴(Gaggioli et al., 2019)。正向科技(PT)被定义为透过科学方法使用科技于个人、家庭、组织及社区的层面培养个人强项及抗逆力来转变及优化健康素质(Botella et al., 2012; Riva et al., 2012)。正向科技的理论框架融合了正向心理学的概念及人类科技互动研究结果,强调加强正向情绪、投入感、自我实现及人际网络(Riva et al., 2012)。在新冠疫情期间,经济、心理及社交所受的巨大影响,对人类精神健康造成巨大威胁。正向科技的潜能却在面对此困境时得以被发掘,借此提升快乐感、幸福感及人际网络,减轻人类的精神负担及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Riva et al., 2020)。

鉴于新冠疫情加剧了全球性及地区性的抑郁症及焦虑症等心理健康问题,各式各样数码科技的提升,不仅支持对临床病患及时的诊断与实施度身订造的治疗,更加强了正向科技全面性使用于以正向心理为本的防御性介入,帮助一般人面对疫情下的困境及艰难。然而,科技是一把双刃剑,Dlefenbach(2018)提出若正向科技的发展未有考虑到人类在使用科技中的爱恨交缠,它的协同效应可能未必获得最佳发挥。因此,就正向科技可能有的协同效应作知识交流,可有效地加强电脑科学、教育、精神健康、公共健康及社会服务等各种学科中的科研专才、学者及执业者的能力,探索如何实现新兴科技在正向心理学研究及实践的应用中达至最有效的可能性。

本IIDS计划将会筹备及举办一个以「正向科技:新兴科技及正向心理学的协同效应」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研讨会将包括六场重点演说、两场座谈会、八场平行演说、两场海报演说以及于会前和会后分别举办的工作坊。六场重点演说以及八场平行演说将融合最先进的正向科技研究及应用的讨论,借此探讨关于正向科技的可能性及挑战、得益与成本、有效度和保真度,以及道德伦理等各方面的议题。两场座谈会将会集中讨论如何将正向科技的现今发明及未来的可能性结合幸福感及精神健康的研究、介入及服务。此外,本计划将提供六场会前主题工作坊以增强参与者在设计、应用、执行及评估正向科技的研究能力及实践技巧。最终,会后工作坊旨在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强化本地及海外学者、执业者以及大会主讲者之间的联系并建立研究合作关系,来设计和验证以实证为本的正向科技介入及实践。

本IIDS计划将有助提升跨学科的本地及海外科研专才、学者、执业者及学生了解正向科技优化使用的可能性,借以支持个人、家庭、社区及组织层面的健康成长。此计划带来的深入及持续的知识交流,将促成更多有关正向科技的跨学科的深刻见解及合作。

 

项目编号:UGC/IIDS15/H04/21
项目名称:复和司法:跨学科研究心理学和社会神经科学理论在刑事司法程序的应用
首席研究员:吕哲盈博士(树仁)

摘要

复和司法广泛应用在世界各国的刑事司法系统上,向犯罪者和受害人提供司法系统外的协助。复和司法的要旨,在于支持受害人,让犯事者为他们的犯罪行为负责,为受害人所受到的伤害作出修复及补偿。事实证明,这方法能有效对年轻的犯事者给予支持,让他们重新融入社区。在学术研究中也显示复和司法是解决青少年犯罪行为的有效方法之一。

近年香港青少年犯罪率回升,诉诸刑事司法无助年轻人重新融入社区,故应重新审视如何实践复和司法的概念。通过公开讲座,由曾经参与年轻人案件的人士进行分享及讲解,更能有效地让公众了解复和司法的概念及实践。

复和司法的理论及实践,其知识层面跨越多个学科,包括法律、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在复和司法的理念中提到犯事者需经历被羞耻的过程,在承认责任及作出补偿后,有更大的机会被社会容纳。这过程涵盖了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中研究的情绪变化和认知。透过这个研究项目,希望能唤起社会意识,让社会人士知悉复和司法在刑事司法程序之用,并引入跨学科的理论,包括法律、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加以阐述其强大的功能。

 

项目编号:UGC/IIDS24/B02/21
项目名称:人工智能(AI)在粤港澳大湾区(GBA)智能旅游中的研究方向和应用
首席研究员:吴美兰博士(理大专业进修学院)

摘要

这个IIDS项目邀请来自中国(西南财经大学)、澳门(澳门旅游学院、澳门城市大学)和香港(香港教育大学)的旅游业专家和知名研究人员一起合作,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海内外学者、教师、政府官员和行业从业者,就智慧旅游的最新发展和技术进行交流。

这个IIDS项目提出了各种类型的活动,包括为期两天的会议,围绕人工智能在智慧旅游中的应用和研究方向为主题。会议将帮助学者们熟悉智慧旅游和智慧商务的最新技术,促进香港、广东、澳门、大湾区和海外的研究合作,激发讨论,推动智慧旅游的研究领域向前发展。三场研讨会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在智慧旅游环境中的应用,让师生了解人工智能在智慧旅游中的应用知识,提升学习体验。

该IIDS项目确定了三个成果和收益。首先,将通过会议(在香港举办)和一系列研讨会(在香港、澳门和中国举办)产生人工智能和智慧旅游的新研究思路、理论方法和发展。其次,这些研讨会活动可以作为一个平台,加强当地学者和不同机构的研究人员之间的研究合作。第三,在系列研讨会中获得人工智能和智慧旅游的最新技能和知识,将与学生、教师和行业从业者分享,以提升他们的学习体验,实现知识共享。

 

项目编号:UGC/IIDS16/E01/21
项目名称:可促进珠宝行业可信数据交换的区块链技术支持的平台
首席研究员:邓慧芬博士(都大)

摘要

简介

先进技术的快速发展能促进通讯传播和信息存储技术有更突破性的发展,因此区块链技术的革命正在引入珠宝行业。区块链技术能帮助珠宝供应链中珠宝产品的可追溯性,覆盖从开发矿物、精炼、合金制造、包装、供应商,最后供应给客户各方面;能通过高透明度更新及改变传统行业;提供源头追踪,可以验证供应链的真实性。大部分行业已经被高科技改变,但珠宝行业在技术差距方面仍然落后。钻石行业已经接受了区块链技术的使用,国际钻石生产商De Beers推出了 Tracr,这是一种专为钻石行业设计的高端技术。

机遇与挑战

最近,香港一些企业与美国宝石学院(GIA)等国家宝石学院合作,该学院正在引领珠宝企业进入数据化的转型,通过向客户引入区块链技术,向客户提供 GIA 测试和钻石等级的电子报告。透过永久和不可更改的区块链记录,能大大提升客户接触珠宝产品的透明度。香港是宝石和珠宝出口的主要市场,它是通往中国大陆的重要关口,为鼓励及加快大湾区发展,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了多项激励性的政策,以促进技术和创新发展。作为大湾区项目的顶级大都市,香港十分重视技术研发及其作为金融中心的国际地位。尽管香港享有机遇,但在大数据管理和供应链面临挑战,并面对 COVID-19 带来的限制旅游和互动的挑战,大湾区的公司迫切需要开展在线珠宝交易以维持其业务,以面对更大多数珠宝消费者依赖大数据工具获取信息和采购。随着中国的发展到2025年,它将成为最大的高档次产品市场,并以非常高的比例飙升。为了让珠宝市场增长,消费者正寻求更新该行业,以表现出对透明度、包容性、多样性和可持续性的承诺。为了应付这一个大趋势,现在供应链营运大多以数据驱动。为了增强客户互动、获取信任数据和提供服务,大湾区的珠宝公司非常关注新技术,因为大数据对企业更为重要。因此,香港珠宝行业现正紧急迎战即将到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应对疫情带来的危机。

项目带来的帮助

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和开发技能,项目团队将邀请海外知名学者分享,通过四场研讨会和国际会议,分享以下四个关键性的主题:i)区块链的发展及机遇;ii)宝石学、智能设计及珠宝的真伪验证;iii)珠宝行业的供应链管理; iv)推动珠宝行业迈向工业 4.0 转型。该项目将为学者和从业者提供重要的平台,促进及交流经验,该项目鼓励其他学科的同事学习这四个重要的主题,有助他们的研发更多创新的项目。

 

项目编号:UGC/IIDS14/B01/21
项目名称:智慧运输与物流的扩展实境:采用新理论和创新科技以增强运营弹性及效率
首席研究员:黄彦璋博士(恒大)

摘要

延展实境(ER)在全球物流和运输领域的迅速发展与应用产生了对技术进步与研究开发的迫切需求,以提供日常运营所需的解决方案和支持。 ER是指由虚拟实境(VR)、扩增实境(AR)和混合实境(MR)等沉浸式技术造成的所有真实与虚拟组合环境和人机交互。由于2019冠状病毒疫情及社会罢工等事件影响,导致运营及工作地点有着很大的变化,因此亦加速了开发VR技术的需求。 ER跟大数据分析、沉浸式数字孪生系统、物联网(IoT)和人工智能(AI)等其他先进技术的集成一体化研究已在制造业和工程行业积极开展,但于运输及物流中的研究相对十分少。美国和欧洲各国等国家已经对这些领域进行了很多研究和开发,例如透过VR远程操作无人水面舰艇,结合AR的船舶导航系统、自动识别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结合VR和AR的数字孪生系统等等。航运及港口企业亦探索人工智能、5G和数字孪生的系统融合。此外,MR技术也被用作培训海上运输专业人员的工具,例如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航空地面服务VR培训。

近期施政报告的重点包括推动及支持香港作为具有高增值服务的国际运输和物流枢纽以及国际创新科技枢纽。 ER已被确认为运输和物流业务的一项重要技术,其应用无疑将有助于维持香港海运及航空业的生产力与竞争力。尽管这方面的研究需求很大,但由于专业知识和研究设施不足,所以在香港和大湾区附近城市开展的研究亦很少。由于香港目前在先进的ER技术方面仍落后于许多国家,因此必须投入更多资源来研发这方面的创新理论及技术。在香港学习供应链、货运和物流的学生亦很少有专门针对海运和航空创新技术的最先进教学材料,而解决ER及其与数字孪生、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集成就更少。因此,运输和物流创新技术的研究和教学平台对学生和支持日常货运业务以及维持香港海运和空运吞吐量竞争力来说都是极为重要。鉴于这些需求,该拟议项目将组织一个为物流从业者量身定制的研究研讨会和国际论坛,讨论海运和航空物流的ER创新发展。这些活动的参与者将探索本地及海外的案例研究,这些案例研究将于在线学习平台和参考书中汇编和分享。与会者还将讨论物流和运输的创新技术开发战略,以应对2019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的影响。该平台和参考书将结合使用来自香港、中国和更广泛地区的最新案例,为学生和从业者提供量身定制的详细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