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员发展计划 - 项目摘要

项目编号:UGC/FDS14/B10/15
项目名称:口碑之变异与网上论坛设计:消费者网评灵活性之跨文化研究
首席研究员:陈克先博士 (恒管)

摘要
网上社区和社交媒体的激增推动了消费者口碑在不同文化和国家的发展。本研究探究此适时和重要的主题,以认识网上消费者论坛─-这个让全世界的消费者都可以参与的平台。具体来讲,本研究探究全球性的网上消费者论坛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不同形态的消费者口碑。通过实验和对网上评论的字句分析,本研究将对跨文化的消费者行为提供新的理论见解,并帮助业者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管理并使用网评数据。

 

项目编号:UGC/FDS23/H04/15
项目名称:视觉搜寻的决定准则:计算理论和行为研究
首席研究员:陈嘉豪博士 (浸大持续教育学院)

摘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寻找物件。透过研究视觉搜寻,科学家不仅能进一步了解人类的感知和注意过程,还可以协助增进很多现实中有用的视觉搜寻工作的效能。过去的研究对于我们如何在寻找得到目标已经有一定的认知。然而,我们对人们如何决定放弃搜寻,而作出无的决定,则相对认识较少。

科学家较易掌握如何找到目标是因为目标本身是一种刺激物,它本身可触发后续感知和行为反应。而另一方面,我们较难去研究如何决定放弃搜寻,是因为当目标不存在,就没有刺激物去触发其他反应。再者,“放弃”并不单纯是“找到”的相反:当我地找到目标,搜索就终止;但如果没有找到,搜索原则上可以无限期地进行下去。此之所以,放弃搜寻涉及比搜寻更复杂的决策过程。现存对放弃搜寻的解释主要是一种期限理论。根据这种理论,搜索者事先设定搜索的时限;当在限时内找不到目标,搜索者就会放弃。但是,现存的数据并不支持这理论。

今次这个研究计划的主要目的是要了解人类是如何放弃搜寻的。基于现有的期限模型之上,我们提出一个计算理论去解释搜索者何时放弃。我们的理论框架提出,搜索者透过累积了的感知证据来决定继续搜索还是放弃:一、在搜寻任务开始之前,搜索者凭藉他的经验和对搜索工作的了解,分别估计如果目标存在,或者如果目标不存在时,感知证据会如果随着时间而累积。二、在搜寻期间,搜索者透过比较事先预期和当前实质积累到的证据水平,来作出继续搜寻还是放弃搜寻的决定。具体来说,根据我们的框架,搜索者会在目前的证据水平比预期水平显著地低时,决定放弃搜寻。

在这计划书中,我们将解释我们如何去:一、开发一个基于上述理论框架的计算模型,二、如何用现有的数据来测试这模型,和三、如何设计实验以测试这模型。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的视觉搜寻的决策是如何作出的。

 

项目编号:UGC/FDS11/M02/15
项目名称:研究中枢GLP-1受体对鼩鼱呕吐及摄食的不同作用
首席研究员:陈诗华博士 (明爱)

摘要
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中枢GLP-1受体对鼩鼱呕吐及摄食不同作用的机制。

大量临床和预临床的研究表明GLP-1受体在恶心,呕吐以及摄食调节中发挥着多重作用。而GLP-1受体激动剂与人的恶心,呕吐的发生以及食欲减退密切相关。由于常用的实验动物(大 鼠和小鼠等)不能呕吐,所以无法对GLP-1受体在恶心,呕吐和饮食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本 课题的研究是基于本课题组之前已有的发现,低剂量的 GLP-1受体激动剂exendin-4可以抑制鼩鼱和貂的摄食以及高剂量干扰其体内糖代谢和诱发呕吐。此外,已有的研究还表明 GLP-1 受体拮抗剂exendin (9-39)可以有效抑制呕吐,但不能缓解因exendin-4引起的食欲减退。关 于貂的研究发现,exendin-4不影响体温变化,但会增加血压和心律,并且使心率变动率和胃 电波的主频率下降。Exendin (9-39)在呕吐和摄食调控的多重作用表明 exendin-4 可能通过多个 受体或其它非典型GLP-1受体通路起作用。如果非典型GLP-1受体确实存在,它可能会和 exendin-4 甚至其它GLP-1受体激动剂的副反应相关,以及与除呕吐以外的恶心的机制有密 切关系。

因此,在本研究计划将会以鼩鼱为实验动物,阐述 exendin (9-39) 即非典型GLP-1受体在摄食,恶心的生物标志物以及呕吐的机制中的作用。本研究将采用标准动物行为学记录法,已有的外科手术植入的无线传感技术,免疫组织化学以及利用荧光成像探针来评价胃的排空率。本课题将会研究另外的典型的GLP-1受体激动剂GLP-1 (7-36)会否产生和 exendin-4 类似的 诱发呕吐和抑制摄食的作用。本研究将进一步阐述GLP-1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在摄食和呕吐 调节中的作用及相对应的潜在的大脑调节区域,以及被证明和呕吐相关的血管增加素和胃电 波的变化。此外,本研究还会采用最新以红外荧光制剂GastrosenseTM750的体内成像系统实时 观察体内胃蠕动率。

 

项目编号:UGC/FDS16/B04/15
项目名称:整数偏好,买卖指令不平衡和交易时间:基于国际市场的证据
首席研究员:陈涛博士 (公大)

摘要
在有效市场下,股票价格以不同尾数进行交易的概率应该一样。然而,金融学领域的聚集现象则表明股票交易价格会以某个特定的数字结尾,尤其是整数。学者也尝试用心理学来为此提供解释,认为整数偏好是由于股票投资者倾向将整数作为一个意识上的参考标准来进行价格比较。如果整数偏好在股票市场上真的存在,每当股票价格以9(1)结尾,我们应该观察到大量的买家指令(卖家指令)。 例如,当股价由$10降到$9.99时,投资者会有一个便宜$1的假像,因此以9结尾的价格就可能产生买盘。相反,当股价由$10升到$10.01时,投资者若依然用10作为比较标准就会觉得昂贵,因此以1结尾的价格就可能产生卖盘。由整数偏好引起的买卖指令不平衡会进一步影响到股票投资的未来收益。基于全球股票的每日高频交易数据,本研究项目尝试通过分析买卖指令不平衡及投资的未来收益来探讨整数偏好对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影响。

根据市场学的文献,整数偏好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意欲。由此推断,投资者的投资意欲同样也会受到整数偏好的影响。一般而言,投资意欲越强,则所需的决策及交易时间就会越短。由于高频交易数据可测算到交易时间,因此可作进一步检验来分析投资者在面对以1或9结尾的股价时所需反应时间的差异。这是本研究项目尝试探讨的整数偏好对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另一种影响。

最后,本项目会对上述整数偏好的两种影响进行跨国研究。具体而言,本项目会将文献中提及的一些跨国宏观变量,例如文化差异,国家管治,股票市场的特征及经济发展状况,同整数偏好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从而寻找出可以解释整数偏好跨国差异的因素。

 

项目编号:UGC/FDS14/B03/15
项目名称:一个全球航空网络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
首席研究员:张敬贤博士 (恒管)

摘要
随着全球商业迅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准提高,航空业的表现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香港就是一个好例子:在2013年,其人均生产总值跃升至世界第九。香港机场稳居世界最佳机场前五位,而客货运量均名列前茅。可是随着中国内地和亚洲各国的快速发展,香港机场正面临被"边缘化"的危机。为了保持香港的竞争力,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维持其航空枢纽的地位,例如兴建第三条跑道。该提案引起了很多争论,包括机场的定位、与其他机场及航空公司的关系、客运和货运需求趋势等。这些方面互相关联,并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周边城市的人口和基建发展等。再者,全球航空网络的演变对机场也有很大的影响。可惜过往的研究没有全面的框架来研究不同因素对航空业的影响。本研究拟应用网络回归和数据分析方法,对全球超过5000机场各航线过去10年的客货运量进行分析,取得更精确的航空发展预测。决策支持系统更可研究不同的政策对航空业务的影响,从而提升香港竞争力。

 

项目编号:UGC/FDS15/H02/15
项目名称:工作与家庭正面互动之探索性研究
首席研究员:赵骞雯博士 (树仁)

摘要
“工作家庭平衡”乃员工、人力资源管理层以及心理学家关心的议题,近年研究倾向探讨两者互动所带来的正面影响。“工作家庭增益”泛指透过工作及家庭的互动,把正面的影响从一领域传递至另一领域 (Carlson, Kacmar, Wayne, & Grzywacz, 2006)。此影响是双向的,即增益可从家庭层面转达到工作层面,或由工作层面转至家庭层面。本研究尝试探索各类型的社会支持,尤其是一些特定领域的社会支持,对工作家庭增益的影响。研究结果将促进学者建立更准确的统计模型,迎接建构工作家庭平衡时遇到的挑战。

 

项目编号:UGC/FDS17/H03/15
项目名称:在一个以网上3D游戏为本的虚拟世界学习临床分流技巧的果效
首席研究员:周湛明博士 (东华)

摘要
大量伤者事故是指不可预知的突发性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令当地医疗设施的正常运作受到影响。火灾、爆炸及公共交通意外是导致大量伤者事故的普遍原因。紧随事故发生之后,医护和其他紧急服务(如消防、警察等)需要即时进行搜索、拯救和伤者分流工作。医护人员在处理大量伤者事故中肩负重要角色,尤其在伤者分流方面。大量伤者分流是指按伤者的伤势严重程度作出现场分流,确保不论情况最危急或伤势相对较轻的伤者都可获得适当治理,令死亡数字减到最低。

在教授急症科护理及相应的分流技巧的时候,其中一个难题是为护理学生提供真实经验。由于大量伤者事故发生的机会率低,以致学生在急症室临床实习时,往往未能有机会练习这方面的技巧。而进行演习不但昂贵费时,并且欠实际。

严肃游戏及虚拟世界以创新的形式培训人员,发展潜力巨大。严肃游戏是一种为某主要目的而设计的游戏,并非纯粹为娱乐。虽然严肃游戏亦可具娱乐性,但主要应用于各行业如教育、防护、科学探索、医疗等来解决问题。另一个方式是利用网上的3D虚拟世界,例如是《第二人生》。虚拟世界以自订的设定反映真实世界,亦可被视为网路虚拟实境。用家以虚拟人物作为自己的化身,在模拟的3D环境中移动及进行其他互动。

虽然网上的3D虚拟世界可营造一个类似真实的学习环境,但仍然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吸引他们学习。在模拟环境引入游戏元素来制作严肃游戏,已被证明有效鼓励学习。本研究会将课题融入游戏之中,并透过得分形式、互动介面、即时回应及弹性课程来吸引学生学习。本研究旨在发展一个以3D游戏为本的虚拟世界,让护理学生学习大量伤者事故的临床分流技巧,并评核此方法对学生在技巧学习及技巧保留的果效。

 

项目编号:UGC/FDS14/P04/15
项目名称:模糊广义高斯分布分割模型:数学分析及应用
首席研究员:蔡少佳博士 (恒管)

摘要
利用统计而建构的图像直方图模型在不同领域有广泛应用,例如场景分析,图像编辑和医学成像。许多研究表明,图像变化的直方图具有对称性及零尖峰的特性。而广义高斯分布(GGD)是其中一种适合用于图像变化的直方图模型之一。GGD模型已被用于高频系数的分布,并成功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如图像检索和纹理分类。然而,GGD模型尚未应用在图像分割。在这项目中,我们会研究有效的GGD型图像分割模型及其应用。特别是,我们将研究数学最优化架构,把GGD模型加入聚合式模糊算法,并应用在图像分割中。我们更会对模糊广义高斯分布分割模型进行严格的数学分析,与及通过全面的实验评估所提出的分割算法。

 

项目编号:UGC/FDS13/H04/15
项目名称:六莹堂集校注及梁佩兰与明末清初岭南文化及历史研究
首席研究员:董就雄博士 (珠海)

摘要
明末清初广东诗人梁佩兰(1630-1705)号称“岭南三大家”之一,曾受到王士禛、朱彝尊等名家的推重,并在北京主持诗会,诗名远播。然而他的诗文集至今只有吕永光校点补辑的《六莹堂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整理本,基于吕氏只对梁集作校点、补辑佚诗佚文、简列年谱的工作,并未有进行注释和全面系年的重要工作,以至学界对梁氏诗文关注未足,即欲关注亦碍于没有注释、全面系年的帮忙而难以深入和全面。

另外,梁佩兰诗中有大量的岭南风光景物描写,如岭梅、罗浮山、荔枝、龙眼等,透露出他对岭南乡土的厚爱;即使在表现他对清廷和南明政权态度的作品中,也以端江等岭南地域作为描写对象呈现;同时,梁氏的诗歌创作理论,也与岭南传统有密切关系,他甚至提出“吾粤人人自成面目,不在天下风气之内”的见解。凡此种种,都见出梁氏对岭南文化的热爱,深受其影响。但目前学界在此方面却甚少关注,而且更未见有关梁佩兰诗文研究的专着出版,使这位被《清史列传》评为执岭南诗坛牛耳的著名诗人的幽光一直埋没,不免令人遗憾。基于以上对梁氏诗文校注和研究之不足,本计划书将有以下研究成果:其一,整理和校注梁氏所有诗文,探究其内容和创作背景。其二,撰写与本研究课题相关的论文发表。其三,写成《诗人梁佩兰与明末清初岭南文化及历史》一书出版。

计划完成后,梁佩兰之诗歌内容及创作背景将得到全面呈现;同时梁氏在易代之际仕与隐之心路历程、岭南风光景物对他创作和思想的影响、其创作理论特点及与岭南传统的关系、他的诗学成就等诸方面都会具体展露出来,这对明清文学的研究将有一定贡献。

 

项目编号:UGC/FDS15/H05/15
项目名称:映射流散网络:以印尼华侨华人为例
首席研究员:许耀峰博士 (树仁)

摘要
这项计划将映射棉兰华人的移民路线,并探讨他们如何在跨国界的情况下保持联系和成立组织。这些海外华人虽然分布于印尼、中国、香港和台湾,却通过亲属、同学会或同乡会的关系继续保持联系。通过在印尼、中国、香港和台湾的多站点民族志研究方法,这项计划将研究以上种种关系,并探讨它们是否代表了一种可持续跨代和跨区域的华人跨国模式。

 

项目编号:UGC/FDS16/B03/15
项目名称:家族企业的总裁薪酬与股息政策
首席研究员:洪惠容小姐 (公大)

摘要
本研究项目主要探讨家族企业的总裁薪酬与股息政策,并且查考家族企业是否采用互补的方式来决定企业的总裁薪酬和股息水准,还是一并利用总裁薪酬和股息政策来剥夺公司资源。根据数据,截至2014年10月,香港按市值计算的前50家企业中,有22家属于家族控制的企业,占香港股票市场总市值约百分之二十。这些年来,过高的高层管理人员薪酬一直是从业人员和学者讨论及研究之课题。尤其是在金融海啸之后,过高的总裁薪酬更是争议话题。股息政策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派息水准代表投资者的回报,直接影响股票的吸引力。由于在家族企业的总裁薪酬与股息政策或有可能是相关的,本研究项目将探讨家族企业如何规划企业的总裁薪酬和股息政策。

根据企业代理理论文献,代理问题可分为Type I和Type II两种。Type I代理问题是有关委托人及代理人因为拥有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不统一而产生的冲突,Type II代理问题是有关控股和非控股股东的利益冲突。控股和非控股股东的利益冲突(Type II代理问题)是家族企业无可避免的问题,由于家族企业的家庭成员拥有控股权,是公司的大股东,所以有机会利用控股权的权利去剥夺少数股东的利益来巩固及提高自身的好处。而家族企业是否会有有关委托人及代理人的Type I代理问题,要视乎家族企业有否委派家庭成员作为公司管理人员。在家族企业中,由家庭成员去掌管企业运作是很常见的事,如果所有权及控制权集中在一身,这种情况往往加剧了代理问题。

 

项目编号:UGC/FDS11/H02/15
项目名称:香港弱势少数族群的族裔经济研究:探索社会融入过程中的经验
首席研究员:郭俭博士 (明爱)

摘要
作为亚洲国际大都会,香港为自己的多元文化社会而引以自豪,并正式把自己描述为 "开放,包容与多元"。(Information Services Department 2010:29)。然而,这种说法 和自我形象并没有获得有关学术研究的充分呼应(Ku et al. 2004; Hewison 2004; Crabtree & Wong 2012; Law & Lee 2012)。在香港,多元文化仍然是一个描述性的词 汇,而不是实现权利和资源平等的基准。目前居港的非华人占总人口的 6.4%(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 2012),他/她们是来自不同种族和背景的移民。近年来,我们注意到一些民族聚集区的出现,比如说九龙城的"小泰国"和铜锣湾的"小 印度尼西亚",区内林立着餐馆、快餐店、杂货店、理发店及汇款银行等,这些都是 典型的族裔经济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仅丰富了城市的族裔地景以及添加了多元文化的 味道,也为少数族裔移民在香港的融合给予了重要的启示。然而,这些启示却还没获 得学术上的重视。

是项研究为探索性研究,专注于少数族裔共融议题中较少被触及的部分,即族裔经济。 研究目的是了解少数族裔商户的经验,尤其是长远而言,族裔经济对于少数族裔在香 港融合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具体而言,本研究首先通过识别少数族裔商户经营的模式、 行业的分布和发展取向,以获取在港族裔经济的一幅综合图像。其次,本研究探讨和 分析香港少数族裔商户的经验。他/她们如何使用各种个人和团体的资源以实现经济 目标?在克服结构性制约的过程中,他/她们如何体验充权和去权?其三,本研究识别一些有需要改善的政策领域和服务范围。弱势的少数族裔群体(南亚,东南亚和其 他群体)经验是本研究的重点。概念上,本研究参照族裔经济、多元文化和移民融合 的文献,并采用双重根植性(mixed embeddedness) (Kloosterman, Van der Leun & Rath 1999)作为其分析框架。在方法论上,本研究结合了基线研究和质性的研究方法,包 括田野调查、关键知情人士访谈、半结构的深入访谈以及文件和媒体材料的分析。

本研究的贡献将是双重的。首先,把香港的情况放在地区性及国际性的语境下去进行学术审视,本研究除了有助于族裔经济总体上的概念性讨论,亦特别探讨族裔经济可 以如何作为亚洲先进社会里一种促进社会融合的潜在途径。实证上,研究结果将会丰 富我们对少数族裔生活模式和需求的认识以及理解。这将加强政策制定者和前线工作 者对族裔经济的意识。此外,为实现一个更具包容性的多元文化社会的长远目标,此 项研究将揭示政策制定者和前线工作者可以怎样通过制定措施和适当的服务,以协助 少数族裔商户融入社会。

 

项目编号:UGC/FDS24/B01/15
项目名称:“关心”或是“公平”? 从社会比较角度看公仆型领导及个别协议
首席研究员:郭文龙博士 (理大专业进修学院)

摘要
本研究拟构建一个跨层次的服务型领导与个别协定(i-deals)之间关系的模型。我们试图回应van Dierendonck (2011) 和Greenberg, Ashton-James, & Ashkanasy (2007)对于理解服务型领导的作用机制的呼声。根据服务型领导理论,服务型领导者会更关心员工个人,进而会形成更高水准的个别协议。我们相信个别协议的积极效果。然而,对于那些获得较低水准个别协定或没有个别协定的员工,当他们和拥有的人比较的时候,此时会产生负面的后果。具体而言,服务型领导会导致高水准的个别协议,这会提升员工的组织承诺、减少离职意向。这种直接效应收到社会比较的调节。在上行比较时,个别协定对组织承诺的积极效应会增加,而在下行比较时,会减少。但对离职意向的作用会增加。

本研究包括三个纵向的子研究,样本将取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公司和团队。基于研究发现,我们将对学者和实践人士提供理论和现实意义。具体而言,我们将从社会比较的视角推进对服务型领导和个别协定之间关系的理解,并加深对服务型领导的作用机制的理解。在实践上,我们给管理者在公司提供个别协议时提供更好的途径。一方面,员工个人的需要得以满足,另一方面,负面的效应将得以最小化。

 

项目编号:UGC/FDS16/H06/15
项目名称:香港幼儿教育早期数学的教师知识
首席研究员:卢锦玲博士 (公大)

摘要
本项目旨在探讨香港幼师在科技的影响下发展幼儿早期数学概念时所需的知识,建基于教师的实务,透过发展一个教师知识框架,识别当中的组成部分,并探索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当今的数学教育研究甚少着眼幼师知识;幼儿教育方面的研究则甚少聚焦发展幼儿的早期数学概念时教师所需的知识;与科技的影响有关的教师知识研究则鲜有涉及教室内数学学习的情境。本项目正尝试在数学教育、幼儿教育及教师知识研究三方面作出补充。

参考Ball, Thames and Phelps' (2008)和Herbst and Kosko's (2014)的研究,整个教师知识框架的发展过程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发展扎根于环境的教师知识概念框架。幼儿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教育专家组成专家小组及工作小组,参考相关文献,从香港幼师的实务开始进行讨论,初步设定教师知识基础的框架及组成部分。

 

项目编号:UGC/FDS15/H06/15
项目名称:没有身份的人:在香港寻求庇护人士的生活经验
首席研究员:刘佩欣博士 (树仁)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索在港寻求庇护人士的生活经验。寻求庇护人士泛指那些离开个人国籍所属国家,在别的地方申请成为难民寻求庇护,但其难民身份尚未被核实的人(联合国难民署,2014)。这批人士在香港社会几近完全隐闭,故此,本研究主要议程为:在港寻求庇护人士如何面对在身处的社会被边缘化? 他们如何建立属于自己的圈子以及如何看待与自己圈子以外的社会?本研究将以社会学的角度探索他们的生活经验、生活网络联系以及作为没有居民身份(以至难民身份)的少数族裔在寻求庇护期间的自我身份定位。

本研究将以社会学概念污名(stigma) (Hoffman, 1963)为切入点,并以社会资本理论(Woolcock, 1998)作为分析工具,探讨及分析寻求庇护人士如何与其他同路人、社会群组以及政府及非政府组织连系。本研究将以质性研究方法(qualitative method)进行,与在港寻求庇护人士及相关组织进行深入访谈。

是项研究将带来以下贡献:第一,寻求庇护人士本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学及全球性研究课题,然而此议题长期被香港社会及学术领域忽略。是项研究不但把此议题引入香港社会学研究,也对现今社会资源网络研究提供新视野。第二,透过直接向在港寻求庇护人士了解其生活经验及社交网络,研究结果将有望改善现今在港寻求庇护人士政策,尤其在入境及打击非法活动方面。

 

项目编号:UGC/FDS16/B01/15
项目名称:团队成员交换关系的前因及其对工作生活平衡的影响
首席研究员:刘淑贤博士 (公大)

摘要
在现今的工作环境中,团队已变得日趋普及。员工之间密切的社会交换关系鼓励了相互的支持,回馈,信息及其他不同社会资源的分享,而学者已发现此密切的社会交换关系可带来不同的好处,包括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员工的工作表现。不过,我们发现,仍然有员工选择跟其他员工保持距离,不愿意建立密切的社会交换关系。既然社会交换关系可以为员工的态度及行为带来各种好处,为什么仍然有员工不愿意参与其中?

这个研究项目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尝试用个人性格的角度解答以上的问题。由于每个人的性格都不相同,我们相信这些独特的性格或者可以协助我们解释为什么有些员工比其他更愿意交换社会资源。在此研究项目,我们会探讨三个性格特质:(1) 相信倾向,即个人愿意相信他人的程度;(2) 报答的谨慎度,即个人担心在一个社会关系中被对方利用的程度;(3) 交换的意识形态,即个人遵循报答规范的程度,当中报答规范是指当得到好处时应回报的社会规范。

解答完以上的问题之后,另一个问题是"有什么可行的解决方法?"在此研究项目,我们探讨企业的设置如何影响个人性格及团队队员间社会交换关系的联系。我们会集中研究两个设置因素:任务相依性及共用领导。任务相依性是指一项工作需要依赖员工互相协调及交换信息方可完成的程度;而共用领导是指团队队员需要共同分担领导的责任的程度。我们相信,当团队中任务相依性及共用领导增加时,员工-即使他们的个人性格特质令他们不愿意分享-都会变得更积极地与其他队员交换资源。而我们亦相信,这方面的探讨可以为企业的管理层提供有用的见解。雇主,在大部分的情况下,都不可以根据性格特质聘请或选择员工,如果雇主了解到某些企业设置因素可以鼓励员工分享及交换社会资源,他们便可以设计相应的工作环境从而令员工更积极地参与社会交换关系。此外,这方面的探讨同时亦展示了人格特质启动理论及社会认同理论对员工的社会交换关系的相关性。

最后,我们尝试解答多一条问题:"当员工更投入于社会交换关系时,他们的工作与生活平衡会否改善?"工作与生活平衡对雇主及雇员来说已经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能够成功达至平衡的情况实在少之又少。虽然不断有声音提醒雇主要订立不同的企业措施协助雇员于工作及生活之间取得平衡,但由于这些企业措施往往牵涉成本,企业-尤其是中小企-未必能够作出相关的投资。在此研究项目,我们提出密切的社会交换关系或者对工作与生活平衡带来好处。当员工跟其他队员有密切的社会交换关系时,他们获得更多跟他们的工作有关的社会资源,从而改善他们的工作效用及效率。与此同时,透过这些密切的关系,他们亦获取更多与他们的家庭有关的信息及帮助,令他们的家庭生活获益。当工作及家庭生活的效率同时提升,两者之间的冲突自然减少,从而改善了工作与生活平衡。

此研究项目会运用横断性研究测试以上提出的假设。我们会向于香港从事不同行业及于不同企业工作的员工收集数据。我们希望此研究项目可以解释为何有些员工不愿意向团队中的其他队员回馈,以及经理如何可以透过适当的工作环境设计促进员工之间的社会交换关系,不单令企业得益(员工的工作表现有所改善),亦令员工有所得益(员工的工作与生活平衡有所提高)。

 

项目编号:UGC/FDS25/M05/15
项目名称:植物细胞的内吞蛋白质膜循环运输通路的分子研究
首席研究员:罗浩然博士 (高科院)

摘要
内吞作用是充分表征而且必不可少的细胞过程,用于调节细胞表面的信号受体密度和质膜的组合物。与此相反,我们对内吞蛋白质回收到质膜的循环蛋白运输认识有限,但此蛋白运输途径对补充质膜上的受体损失有显著贡献。事实上,内化的内吞蛋白质回收到质膜的循环蛋白运输通路发起在反式高尔基体网络,这也是植物细胞裹的初级内体。过去十年,我们对于植物细胞里的质膜回收内体及质膜循环囊泡的性质和身份所知有限。在哺乳动物细胞裹,一个含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底物15-同源结构域(EHD)的蛋白家族是质膜循环小管的标志蛋白质,并在内吞蛋白质从初级/分类内体回收至质膜的慢循环蛋白运输途径中发挥作用。在这项目中,拟南芥的EHD蛋白质同源基因将用作分子标记,以鉴定在植物细胞中的回收内体。我们将运用遗传学方法以研究EHD的在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功能角色,并结合运用目前国际上先进的细胞、分子、生化和细胞成像技术,用以更加了解及表述植物细胞中的内吞回收途径。我们预期研究的成果将会大大增进我们在植物细胞生物学的前沿知识,进一步探索在植物细胞中的质膜回收基础设施,并激发潜在提高植物抗逆性的农业生物技术。

 

项目编号:UGC/FDS16/B02/15
项目名称:权力关系中的境遇知识:它的合法化,分享与私占
首席研究员:罗国基博士 (公大)

摘要
大部分的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KM)文献主要以在正式工作环境中的知识型工作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视知识为客体化和商品化的资产。然而,有学者则认为个人在其日常工作环境中会注释和定义有关的知识,这称为境遇知识。 Gherardi and Nicolini (2002)指出建筑工地学徒在学习安全知识过程中的社会及文化特质,而Kamoche and Maguire (2011)亦循同一方向去研究煤矿工人如何共同建构风险评估知识合法化,以及与管理层在工作保障上进行"交易",研究发现管理层却认为工人的隐性知识会阻碍公司追求经济利益。这些研究结果显示,在境遇知识会在非传统的工作环境中出现及分享,我们有需要多加研究;对于管理层而言,员工境遇知识的合法法和私占亦需多加关注。

本研究计划的主题是境遇知识,研究其在非传统的周边环境下(如搭棚行业)权力关系的合法化、分享及私占,从而优化上述有关"境遇知识实践"的理论。搭棚是一种在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临时建筑方法,所搭建的支架能为建筑工人于工程进行时提供通道和工作平台。支架的安装和拆卸涉及复杂的知识和全面的风险评估,这些都是搭棚工人在观察和交流中所体现出来的。

我们的研究有三个主要目标。首先,我们将探讨搭棚工人对自己在日常工作中所建构出来的工作知识以及他们个人所拥有知识的价值及其合法性之看法;而有关工人的社会成就之研究在知识管理领域中相对不多,因此本研究有助进一步揭示当中的实际情况。其次,我们将探究搭棚工人以什么形式和怎样机制去表达和传递他们所共同建构及体现的知识给他人知道,特别其学徒,这将使我们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到这些看似难以理解的境遇知识是如何分享和传承。最后,我们将研究知识私占于搭棚工人和管理层之间的矛盾和争议。知识型工作者或许会隐藏其知识以保持与管理层的谈判能力,但对于搭棚工人而言,他们可能不太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甚至倾向放弃一些权力,因此,我们认为有需要作出进一步的探索研究。鉴于本研究的高度复杂性,会采用定性研究设计的方法来研究上述问题;另外,也会采用半结构式访问方式采集搭棚工人、搭棚公司管理层及负责在建筑工地推广安全的相关政府官员之数据和看法。访谈是用来收集受访者的数据和意见,以了解搭棚工人如何去定义、分享及学习有关搭棚和风险评估知识。再者,访谈中也会探讨当管理层或政府推出"根据商业成果、健康和安全来把更多的官僚程序合理化"(Kamoche & Maguire, 2011, p. 725)时,这种境遇知识于合法化及私占上会如何受到威胁?

本研究计划将有助解构在实行现代科学安全措施时,工人的境遇知识于合法化、分享及私占上如何受到威胁,从而在有关文献上作出贡献。因此,本研究使我们能够拆解对于管理较难以理解的境遇及感知知识所面对的潜在冲突,亦为KM于缺乏研究的层面上带来突破,明白传统智慧有可能在有些情境下并不合用,同时有助确认境遇及感知知识的重要性。

 

项目编号:UGC/FDS25/E03/15
项目名称:光触媒在大厦玻璃幕墙以作空气净化之应用研究
首席研究员:李建文教授 (高科院)

摘要
高空气污染指数(API)和较差的室内空气质量 (IAQ) 是香港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其中一个可能的技术来改善这些问题是发展和应用清澈透明薄涂层 (光触媒层) 作为在城市高层建筑的玻璃幕墙空气净化和污染物减排的机构区域。使用无毒的UV 活化的空气净化光触媒化学材料先前已经证明了其强大的空气污染物的阳光照射的条件下降低功率。在各种形式的空气净化光催化材料,二氧化钛,二氧化钛,已经吸引了大量的研究关注,由于其成本低,在自然阳光的照射下,它的化学稳定性和强氧化能力,以及它的抗细菌特性。最近的研究已经表明,二氧化钛,其形式如锐钛矿型,已被证明是非常有效地减少常见的空气污染物,例如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醛。然而,这样的材料是一种非透明的粉末材料,从而阻碍了它的应用在高楼大厦之玻璃幕墙。为了使这样的光催化剂的技术适用于清除高层建筑的玻璃表面,需要研究在澄清透明光催化膜材料的发展。这项研究建议:
1. 制定喷雾式清澈透明的光催化剂在高层建筑之应用,以及在建筑物内之净化,
2. 建立一个有效和经济的清晰光触媒膜涂层技术在高层建筑物之玻璃幕墙内面和外面之应用,对其透明度和永久性作出研究,并
3. 改善城市和城市走廊之空气质量,左现有的和新的幕墙采用光触媒技术,以减轻空气污染问题。

 

项目编号:UGC/FDS25/H03/15
项目名称:粤语儿童表达‘拒绝’的言语行为研究
首席研究员: 梁长城教授 (高科院)

摘要
儿童语用发展的重要已广为人知。近年来,针对不同母语及族裔儿童话语能力的研究日益增加。在香港,研究粤语儿童语言能力仍多针对其语音体系及文法的发展,对语用能力方面的探讨却寥寥可数。

本研究旨在分析粤语学前儿童语用能力的发展,深入探讨其中一项常见的话语型式:拒绝语。与请求语比较,拒绝语较为复杂,因为拒绝语并非我们在话语中常见的回应。

我们的研究会参考关于非粤语儿童语用能力发展的文献,探讨不同年龄的粤语儿童如何作出拒绝的回应。将邀请十八位三岁及五岁儿童参与计划,透过角色扮演(布偶戏)的形式了解各位儿童作出拒绝的方法,并作分析。

本研究的成果兼具理论及实践价值。从理论方面而言,本计划有助加深我们认识儿童学习粤语的语用发展,以便作比较研究,进一步理解儿童话语能力的发展。

在实践价值方面,本计划提供香港儿童口语发展数据。教师及教育工作者可将其应用于教学,为正常发展儿童及以粤语为第二语言的儿童设计和规划语言课程;香港言语治疗师亦可参考是次研究数据,评估儿童掌握语用能力上遇到的疑难。此外,本研究所得的数据将为日后香港儿童话语能力的发展提供实用的参考数据。

 

项目编号:UGC/FDS15/E01/15
项目名称:多准则决策分析香港摩天大厦建造安全指数
首席研究员:李绮雯博士 (树仁)

摘要
摩天大厦是指高度超过100米的建筑物(Emporis地产数据库,2015年)。在2015年1月23日,香港就有732摩天大厦。香港比其他城市有更多摩天大厦。而且,我们预计将会有更多摩天大厦落成以满足密集人口的需求。然而,摩天大楼相对低层建筑需要较复杂的技术、更长的施工时间和更多分包商,这些都会增加施工事故发生的机会。

建筑意外导致难以估计的金钱和非金钱的社会损失。虽然业界采用了不同的安全措施,以减少工地事故。但意外有许多远因和近因,如从高处堕下、人为错误和缺乏保护措施等,事故常有发生。理论上实施单一有效安全措施以消除造成事故成因是最好的办法,但现实中并不存在。千金散尽解决安全问题也不可行。因此,我们制订摩天大楼建筑安全指数(CSIFS)帮助安全主任预测安全隐患,厘定优先考虑的安全措施。
我们利用以下步骤构建客观的CSIFS:
1. 与工作人员和安全人员他们对事故成因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看法。
2. 工人意外个案研究。
3. 分析香港法院报告、研究法官对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看法。
4. 调查150-200香港安全主任。
5. 按步骤1-4的结果,跟15个建筑安全专家拥有超过20年工作经验进行访谈,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来构建CSIFS。
6. 透过多准则决策和层次分析法计算导致建筑事故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7. 邀请安全专家评论,调整因素权重。
8. 模型利用与工人有和没有经历过意外的历史数据进行验证。
研究成果有望为业界提供实用意见:雇主能估算意外风险,以提供相应安全措施和风险计划。安全人员了解工人观点,落实有意义的安全措施。承包商和开发商了解法官对意外成因的相对重要性,避免支付巨额事故赔偿。持分者意识到建造安全问题,激励开发商,承包和分包商制定有效安全措施。安全人员透过CSIFS识别那些工人在什么情况下较容易发生意外,提供相关培训和防护措施。

 

项目编号:UGC/FDS16/H04/15
项目名称:香港政治话语: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
首席研究员:李深红博士 (公大)

摘要
此研究计划旨在探讨香港社会如何以政治话语作为政治行为。本项目采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香港特别行政区之官员、建制及泛民阵形的核心人物和其他利益集团,就早前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所提出的“政制发展五步曲”,即修改二零一七年行政长官之产生办法所曾作出之政治话语。

鉴于中文和英文均为香港的法定语文,故本研究将搜集中文及英文的政治话语(包括口语和书面语体)。口语语料包含辩论、传谋访问、公开谈话;书面语料则包括新闻稿、刊登于报章之文章、声明、批评、社论。语料搜集后则从词汇、子句、语篇、语境这四个层面作分析,并回答以下四条问题:(一)政治人物们通常以政治话语作为政治举动,来达到某些政治目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之理论架构及视角,对分析此类政治话语能够作出什么贡献?并且,是否能藉此理论架构及视角,建立一种连系政治话语与政治意识形态的理论?(二)政府官员、政党核心人物及其他利益集团之政治意识形态,如何反映并植入其政治话语中?(三)这些政治人物于政治话语中采用何种政治手段以达到目的?(四)他们如何于香港政制发展五步曲中,在不同的政治阶段,改变其政治策略?

此研究尝试对以下三个范畴作出贡献。首先,研究结果让我们更透彻地了解政治人物如何于不同政治阶段,利用政治语篇以宣传其意识形态,以求达到其政治目的。其次,在理论层面方面,此研究亦会阐述系统功能语言学之理论架构及视角,如何直接分析政治话语作为政治举动,从而达到政治目的这课题。并就此课题之社会理论作出贡献。简言之,就是从系统功能之角度,分析政治话语。最后,于教学层面而言,本研究的其中一项结果,将会以真实材料建立“香港政治语篇语料库”,用以支持教学,并作为本校三门课程之学习教材:“香港社会中之语言及政治”(通识教育);“语言、权力及社会”(语言研究);“语言中之政治”(政治及公共行政)。

 

项目编号:UGC/FDS14/B07/15
项目名称:中国本土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崛起:与国际四大成员所之审计质量比较研究
首席研究员:刘军霞博士 (恒管)

摘要
2007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了《关于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意见》,明确提出"用5至10年的时间,发展培育10家左右能够服务于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提供跨国经营综合服务的国际化事务所。"2009年国务院转发财政部《关于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了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目标和方法。此后数年实践显示,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下,中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在业务收入、人员规模、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增长显著,最近几年,两家本土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甚至超越国际"四大"在中国的成员所,跻身"年度百强会计师事务所"前五名。本土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崛起是否意味着其审计质量亦较2007年之前显著提高,甚至与国际"四大"成员所之审计质量不相上下?本研究以2003-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审计师类型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2007年"做大做强"政策推行前后是否发生显著变化。

本研究中的审计师分为三种类型,即国际"四大"成员所、本土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与本土其他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高低以三种方法来衡量:一是被审计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二是审计师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倾向,三是分析师预测公司未来盈利的准确度。一般而言,高质量的审计师更能发现、减少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对发现的问题更倾向于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分析师利用审计后的会计报表对公司未来盈利能力做出的预测更准确。此外,公司在选择审计师时并不是随机的,优质公司倾向于选择优质审计师,因此,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本研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以控制公司与审计师之间的这种自选择偏误。

本研究通过对匹配样本的回归分析,预期能够发现以下结果:2007年前,本土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低于国际"四大"成员所,而与本土其他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无异;2007年后,本土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高于本土其他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而与国际"四大"成员所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将显示,中国政府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推动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政策措施,显著提高了本土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

 

项目编号:UGC/FDS11/H03/15
项目名称:为谁而设?为何而为?自资副学位教育对香港青少年的社会流动影响研究
首席研究员:罗淑玲小姐 (明爱)

摘要
在现今我们称为知识型的社会中,该人口接受教育程度的水平,成为发展现代社会人力资本 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教育也被普遍认为是一个合法的,并显著重点提升个人的社会地位。正 因为这是有关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社会投资,香港政府已投入大量的资金在教育中,占每年公共开支总额的平均为 20%左右。世界各地学士学位及副学位课程在蓬勃发展中,但 香港的专上教育已扩展得尤为显著,当中的高中毕业生,政府旨在提高他们的专上教育机会 由 2000 年的 33%,上升至 2010 年达 60%。通过香港自资高等教育院校提供为期两年副学位 的专上教育,包括高级文凭课程和新开发的副学士课程;这个目标大部份已在渐渐达成。

随着获得教育的机会提高,年轻人似乎在社会流动上是一片光明的。不过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在现时学位泛滥和不断进修去追求阶级向上流动的文凭病下,什么是副学士课程毕业生的具 体发展出路?是否犹如香港自资副学位教育所阐述,拥有学士学位后,能提高就业能力和收 入,然后就可以有向上的社会流动呢?究竟有什么方面和可能的中介因素影响了学生毕业后 的社会流动性(如果有的话)?是否有专业认可的副学位课程的毕业生,比较没有专业认证 资格的毕业生有更好的前景?正在就读副学位课程的学生,什么是他/她们实际的个人愿望、 家庭环境状况、流动上的障碍/催化和学校生活经验?

这项研究将是首开先河去检视自资副学位教育对香港青年社会流动的影响。量性与质性的研究方法将会同时运用。聚焦小组的方法和研究方法论是采用弗莱雷的批判意识提升的教学法 和相关的批判叙事分析。问卷调查和聚焦小组访谈将会进行,对象为明爱专上学院现时就读自资副学位课程的学生和毕业生,当中包括有专业和没有专业资历的。这项研究透过不同的 基础和可能的中介因素的考虑,包括学位泛滥、社会阶层和专业资历;将进入了解自资副学 位教育对社会流动的实际影响。在香港这几年,特别目睹一些以追求一个更为开放而平等社 会的积极投身于社会行动的青年,这研究将为教育程度所扮演预期的角色上,带来理论的关注和教学的反思。

 

项目编号:UGC/FDS12/M01/15
项目名称:香港市区公园鸟类群聚在1996与2016两年之内的比较研究
首席研究员:骆雅仪博士 (明德)

摘要
随着全球的自然栖息地被大规模地转变为人造环境,市区公园便成为低地野生生物其中一个重要避难所。公园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其生物为生态系统提供重要的功能。鸟类是有效的环境指标,亦是城市居民最易于接近及欣赏的野生动物。因此,城市鸟类生态研究,不仅对生态学术领域有贡献,而且亦有助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素质,惠及生物多样性的保育。

香港暂时未有研究比较不同时代城市鸟类群落的变化。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将与1996年的数据进行比较,以识别这二十年间鸟类群落的变化。此外,本研究亦会收集公园植被的数据,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分析公园植被特征与鸟类群落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为市区公园设计和管理提供建议,将有助提高城市鸟类群落的多样性,提升市区公园的休闲价值,并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育。本研究收集的数据,不仅在学术方面提供城市鸟类群落的现状,也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历史记录,使我们更了解人类对所处环境的影响。

 

项目编号:UGC/FDS11/H06/15
项目名称:探讨照顾者在照顾其有认知障碍的家庭成员的心路历程及鉴定渐老的照顾者筹划继续照顾该成员的过程
首席研究员:罗佩丽博士 (明爱)

摘要
目的:本研究目的旨在了解家庭照顾者现时的照顾需要、他们所获取的支持,以及作为日渐 年长的照顾者,他们计划如何继续为轻度至中度智障的社区人士提供照顾。

研究设计:采纳建构主义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地点:本研究选址以方便取样方式从香港明爱和仁济医院中选择庇护工场,这些庇护工场选 自香港社会福利署为智障人士提供的服务地点名单。这些工场用以招募一些照顾轻度至中度 智障人士的家庭照顾者。我们将会接触两间由香港明爱为智障人士而设的庇护工场,包括明爱乐行工场 (可容纳150人)及明爱乐健工场 (可容纳 126 人)。至于仁济医院,则只有仁济医院卢李佩贞纪念工场 (可容纳150人) 参与。因此共有三个地点,可接触最多426名智障人士,以招募其家庭照顾者。

参加者:先使用立意抽样法招募家庭照顾者,然后再进行理论抽样法。根据首席研究员先前 在不同地点进行的质性研究,约15位家庭照顾者代表一个地点,因此合共招募45名家庭照 顾者。在尚未进行研究的阶段,未能知道庇护工场的容纳人数会否对研究现象 - 家庭照顾 者的经验有所影响。这些场所的容纳人数较首席研究员早前研究的场所为多,以便估计研究样本数目。此外,由于轻度和中度智障人士的实际数目未能于此阶段确定,因此会影响招募 家庭照顾者的实际人数。本计划将以每个场所 20 人为样本数目目标,估计合共招募60人, 以作计划的应变措施。因此,本计划的最后样本数目将视乎需要达致数据饱和的数目。

研究方法:采取个别半结构式访谈,并以录音方式进行。根据文献搜寻以及研究团队对智障 人士及家庭照顾者研究的知识和技巧,订立了访谈时间表及多个广义式问题。研究人员同时 收集实地笔记,为访谈数据作补充数据。我们亦采取持续比较分析法,以建构概念,及订立 家庭照顾者经验的理论,以了解年长照顾者为智障家庭成员计划持续护理的过程。

结果及总结:理论反映了家庭的照顾体验,以及家庭照顾者在获取所需照顾、所得支持的过程,同时反映家庭照顾者如何计划在晚年照顾社区居住的智障人士。我们亦会报告全新发现 的问题,以及家庭照顾者的需要和难处,以便让当局留意相关政策和做法,改善社区智障人士的照顾,并为日渐年长的家庭照顾者提供更理想的支持。我们所建构的理论框架非常适切实用,可让大家了解影响照顾过程的因素,以及在不同时间追踪照顾历程,以清晰界定需要 作出改变的范畴。这样,理论框架在推行合时适切的介入方面尤为有用,可针对家庭照顾者 的实际需要,有助他们在日渐年长时继续照顾社区智障人士。

 

项目编号:UGC/FDS12/H02/15
项目名称:香港大学生口头英语学术研究
首席研究员:麦可欣博士 (明德)

摘要
大学教育建基于学术交流,学生通过各种学术活动去交流意见和建构知识。当母语并非英语的学生,要运用英语进行口语活动,如学术论文报告、小组讨论时,他们不但要学习有关语言技巧,也要学习如何协调自己的身分与参与方式。然而,过往有关于透过课堂口语活动发展的“言谈社会化经验”(discourse socialization experience) 的研究, 大多集中在英语系国家。此外,过往也很少有学者去探讨如何设计英语课程以帮助学生发展言谈社会化经验。 因此,本研究透过“全方位”口语课程设计, 探讨香港大专生的言谈社会化经验,以及课程设计如何影响其发展。本研究同时采用量化和质化数据,包括调查问卷、课堂观察、 学生课堂活动录影、 访谈、 学生作业与有关课程文件等。研究成果将会丰富在非英语系国家中英语课程设计及口语发展的知识, 并能在教学上启发教师。

 

项目编号:UGC/FDS14/E01/15
项目名称:社区电召服务之可持续性发展:提高载客量并不需要增加车辆
首席研究员:巫耀荣博士 (恒管)

摘要
这研究项目将着重为非牟利运输机构制定一套可持续发展计划,优化现时为行动不便的人士所提供之电召服务。由于电召服务是一种需要提前预订的点到点交通服务,该车辆的载客量通常比固定路线服务的车辆低,而按人补助额则比一般为高。为了更有效善用资源,我们将研究如何将现时的电召服务加入联载安排,以提高车辆的载客量。我们将会建立一个优化系统模型,从而找出车费折扣、乘客对交通时间的接受程度、车辆的使用率通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制定一套崭新并可持续发展的编车方法。该研究结果将会让运输机构在不增加车辆的情况下,为更多有需要的人士提供服务。

 

项目编号:UGC/FDS11/E03/15
项目名称:基于计算机视觉方法作双手辨识之医护卫生训练评估系统
首席研究员:彭卫民博士 (明爱)

摘要
近年,将游戏概念及虚拟实境技术应用到医疗及医护卫生训练上开始广泛被人接受及流行起来。这些与医学相关的严肃游戏极受关注,而且已被证实对学习有很高的成本效益。医护卫生训练系统都拥有一个共同目标∶要求受训员在紧密的双手互动及手眼配合下完成特定的任 务。虽然这些任务通常看来十分简单,但为了达到一定程度的技术水平,必须经过多次的反 覆练习。否则,受训员很可能无法正确地完成任务,导致医疗风险甚至受伤。

现有基于虚拟实境之训练系统都需要特制的装置来提供逼真的虚拟环境互动,或是要求戴上 特制的手套来识别手势。这些方案通常带来高昂的开发成本。而且,使用与皮肤接触的装置 也会带来各种的不便。对于很多的训练应用,快速及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非接触式手势识别方 案会更为合适及更受欢迎。因为这种方案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更舒适的使用环境,安装装置 所需的时间也能大大缩短。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在医护卫生相关的严肃游戏系统开发中利用计算机视觉技 术,令系统能够自动评估需要双手合作及互动的任务是否正确地完成。我们所提出的识别系统可以令大多数相关的医护卫生训练应用获益。 应用包括个人护理、复康、按摩和运动训练。 这些训练系统可以指导及纠正受训员利用正确的手势来执行任务,并在无需教练参与的情况 下不断地进行训练。因为在识别过程中,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虚拟实境装置无需与皮肤接触, 可以大大减少因卫生问题及安装装置问题所带来的忧虑。

我们初步的双手识别解决方案是依靠多视点的视觉追踪技术。近年来,基于视觉的追踪技术日益流行。许多工作尝试识别手势来达成一些简单操作,例如在图形用户界面(GUI)上的 点选及拖放操作。它们很多都是基于现有的实时深度传感器来产生手部深度图。然后分析手 部结构,从而快速及稳定地追踪手指和手掌的姿势。但是,它在处埋双手高度紧密的互动下 仍然有不足之处。困难主要来自于双掌之间的遮挡问题,尤其是当双手接近甚至互相触碰的 情况下。

为了减少遮挡问题带来影响,我们初步打算使用多个深度相机来覆盖较宽的视角。同时我们 会开发快速和特制的算法来处理取得的深度图和点云。我们首先利用硬件加速的图像配准方 法把点云统一。然后,我们会提出快速手部分割方法来提取用于识别手指和手掌的特征。通 过使用分类及机器学习算法来学习庞大数量的手势样本,我们便能够实现快速及有效的双手 手势识别。

最后,我们会开发医护卫生为主题的严肃游戏应用演示我们的手势识别系统能力。这个应用 将反覆地提供双手技能训练,同时对受训员的双手行为作出即时反馈和提出建议,以改善相 关的技能。

 

项目编号:UGC/FDS11/E02/15
项目名称:供电脑科学教育使用的自动程式评核框架连可自定及自动化之测试预言
首席研究员:潘忠强教授 (明爱)

摘要
众所周知,电脑编程入门课程的教与学一般都会碰到一些难题。一方面,学生必须通过 大量练习以训练其编程和除错的能力。与此同时,他们需要知道自己编写的电脑程式是否正 确。然而,评估电脑程式是否正确的人手工作却非常繁琐、耗时,并且容易出错。加上学生 人数众多与及来自不同背景,教师就更难为学生提供充足和合适的习题及个别的反馈,从而 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能和积极性。对此,世界各地不少大学均已开发出一些自动化程式评估 系统 Automated Program Assessment Systems (APASs),使得教师能腾出时间用于其他教学工 作上。此外,APASs 还有很多方面的用途,例如促进高效的教学设计,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即 时和个别的反馈,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等。

APASs 的一个核心功能就是评估学生编写的电脑程式是否正确。常用的方法是自动对一 组预定的测试案例执行学生的电脑程式,然后比较实际输出结果与教师预期的输出结果。比 较过程需要有一种机制,以判断程式输出是否正确。此机制一般称为“测试预言”。在软件 测试领域中,测试预言自动化是公认为具挑战性的难题。现有 APASs 所实现的测试预言往往 过于简单、僵化,未能根据个别习题所需而修订,以支持学生达致习题所预期的教学效果。 例如,某些习题可以有多个正确 (或“可接受”) 的编程方案,各有不同的输出结果 (称为“输 出变体”),导致其中一些编程方案虽被教师评为正确 (或“可接受”),却可能无法通过 APAS 僵化的测试预言。这种常见的技术限制正是现实中自动化程式评估系统对教学造成诸多不良 影响的根源,从而大大削弱了此等系统的裨益。最近的文献综述指出这种限制是 APASs 的主 要缺点,因此确有迫切需要寻求解决这种限制的方法。

在本研究项目中,我们将开发一个能够识别多种可接受输出变体的自动化程式评估框架, 使教师和学生可以专注于习题的根本要点,而不必顾及一些可忽略的输出结果偏差。该框架 将能圆满地处理范围更广的编程练习,以切合不同的教学需要。我们将建立一个在线的自动 化程式评估系统平台来实现我们提出的框架,以使实际编程课程所需的程式评估工作能高度 自动化。该平台也将有助于实证评估与验证此项研究。为了充分利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和合作 机会,我们会进行跨院校的实验,以提高实验的可靠度和有效性。

正如之前的工作一样,我们的研究将力求完善最先进的自动程式评估系统技术以及推动 电脑编程课程教学环境的进步。本研究预计每年令数以百计的学生获益,提高他们的编程技 巧。同时,项目将提升研究者的研究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各自院校内将研究经验和新知识转 化用于教与学中,这正是教员发展计划 Faculty Development Scheme (FDS) 的主要目标。由 于新开发的网上自动程式评估系统平台可供参与院校的学术人员使用,本项目所产生的新知 识和切实成果将惠及各院校的教学和学习。最后,我们将在本地和国际的平台上积极推广我 们的研究成果,使其潜在效益和价值在全球电脑教育界中得以充分发挥。

 

项目编号:UGC/FDS25/H02/15
项目名称:跨国移民与“家”的重建:在香港的流徙非洲人
首席研究员:岑俊达博士 (高科院)

摘要
香港是一个移民社会,长久以来一直吸引着来自不同国家的移民。但是,居住在香港 的非洲移民是被忽略的一群。位于香港商业中心地带的重庆大厦,不少非洲商家从事 不同的低成本跨国贸易并跨境联系着非洲、中国及香港地区。在这幢大厦内,每日亦 有数百名来自非洲的寻求庇护者聚集和从事非法工作。虽然非洲移民已在香港居住了 数十年,但是我们对非洲人的移民故事却不太清楚。通过运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方 式,本研究旨在探讨在香港的非洲人的跨国移民故事和在香港建立家的方法,研究范 畴包括跨国移民的产生和实践过程,在香港的非洲移民与其他人们的实际交往,合法 和非法非洲移民的日常交往和互助方式,并分析在这群非洲移民内所产生的权力关 系,日常挣扎和对家及定居的不同看法和定义。

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的人口统计,非洲人是被分类为“其他”组别的。由此可见,在 香港,非洲人是一群隐形和被边缘化的少数族裔,亦因为非洲人在香港的人数少,所 以他/她们经常成为香港人的怀疑对象,在日常交往中亦产生了不少误会。在接收移民 的社会里,移民经常被视作为一群被动和福利依赖者。本研究将用启发性的角度来分 析非洲移民怎样在被边缘化和排斥的香港社会里积极地建立一个新的“非洲人圃体”。 本研究将会把非洲人在香港生活时的日常交往和活动连系到移民、跨境网络和家的建 立的范畴里去,对学术文献和教学将作出一定的贡献。本研究亦将会从新的角度,即 非洲人与香港人的日常交往,来研究非洲与香港的关系,并分析当中所产生的政策含 义,即在社会、经济和文化范畴里,香港怎样能加强与非洲的对外关系。

 

项目编号:UGC/FDS16/H11/15
项目名称:再现易卜生:美学和政治如何影向“自我”在中国和香港舞台上的建构
首席研究员:谭国根教授 (公大)

摘要
本计划旨在研究易卜生主义在中国社会如何透过舞台艺术产生意识形态作用。易卜生主义为中国(包括香港)社会变迁和个人的自我塑造起过强大的作用,影向遍及文学、舞台艺术和女性文化。透过探讨易卜生作品近期在中国舞台的上演,研究“后社会主义”及“后现代”思潮和文艺形式如何在中国和香港的舞台实验中得以展现和发挥,有助了解美学与政治之间的相互作用。这项研究将揭示易卜生主义中的“个人自我”观念有那些关键问题及其如何演变出中国模式。

自二十世纪10年代以来,易卜生主义一直为中国人寻求“个人自我”提供新的定义。它首先提出“个人主义”的新理念和“个人自我”的新身份意识,取代儒家的集体身份认同。二十世纪初期,易卜生作品在中国的启示主要集中在个人主义的自我认同和非儒家的自我自主概念。

随着社会主义思想在二十世纪30年代在中国崛起,易卜生主义又按照阶级的意识形态重新定义,在中国舞台上以阶级矛盾展现戏剧情节。易卜生主义的不同诠释在中国报章和杂志上引申出“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之间的激烈辩论。易卜生《玩偶之家》的许多演出都以新实验来探讨“个人自我”及对其作出新的定义。易卜生主义的这条意识形态线索延伸到二十世纪60年代,以阶级意识来界定人物。易卜生的娜拉和其他角色便加上了社会主义的人物展现特征。

自从中国在二十世纪80年代对外开放,易卜生主义又遇上新的诠释, 并以西方性别意识和女性主义的概念演译《玩偶之家》,《海上夫人》和《海达o盖勃勒》。这些新的尝试在中国大陆和香港都可以看到。易卜生处理“个人自我”与“自我认同”概念的戏剧,如《培尔o金特》、《群鬼》和《建筑大师》,被搬上中国和香港的舞台,成为探讨深层自我与复杂心理纠结的切入点,并以此作为对易卜生主义的重新诠释。

“中国易卜生主义”已经从萧伯纳的“易卜生主义”所强调反社会虚伪,过渡到探讨社会生活中的伦理政治。作为中国戏剧的一部分,香港粤语戏剧,特别是在二十世纪80年代之前,在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均受到易卜生主义的影响。过去十年,中国和香港戏剧导演已经开始从心理的复杂性诠释易卜生的戏剧。

基于我从事多年的研究方向,也别于其他学者的研究,我在这个项目中将会探讨易卜生式的“个人自我”如何在中国和香港戏剧得以表现为艺术和意识形态的建构。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要重新审视中国易卜生主义在其重新崛起后,如何处理涉及“个人自我”,“性别”,“阶级”,“国家”,“文化”和“舞台表现”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其中具争议的意识形态。逭个研究项目旨在解决以下问题:

1. 易卜生主义在中国的后社会主义时代怎样被重新定义?这种重新定义如何影响中国国内和香港的剧场实验?
2. 这些剧场实验如何对“个人自我”和性别观念作出表达?
3. 新阶段的剧场实验背后隐藏着甚么话语?
4. 舞台制作所表达的新美学思想展示什么意识形态?

 

项目编号:UGC/FDS25/M04/15
项目名称:携手并肩:新型改造酵母菌株用于制备多种头孢菌素母核之生物工艺
首席研究员:曾伟基博士 (高科院)

摘要
半合成头孢菌素多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类微生物所引致之感染,效用显著。其世界年销额为110亿美元,为半合成内醯胺类抗生素销售量之最。半合成头孢菌素经由头孢烯母体制备,唯所需步骤繁复,并使用有机溶剂,伤害环境。为应付社会对半合成头孢菌素之需求及平衡大众对可持续发展之愿景,科学家正努力寻求另类方法制备半合成头孢菌素。

微生物对人类及社会贡献繁多。现今生物科技界利用微生物协助解决环境及资源难题,包括发展单细胞生物系统及酶类之生物工艺用于制备高价值精细化工产品,包括日用化学药品,制药用中间体及必需营养素。此等生物工艺优点多:低成本,高效益,并可持续发展,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本研究队伍近年致力发展之创新两步酶法制备7-氨基头孢烷酸(7-ACA)为一项重大突破。此酶法工艺利用D-氨基酸氧化酶(DAAO) 及戊二醯基-7-ACA醯化酶(GL-7-ACA醯化酶)制备7-ACA,产物转化率接近100%。7-ACA为一重要头孢烯母体,能用于制备大部分常用之半合成头孢菌素。制药工业近年主力发展新颖及简易之生物工艺制备头孢烯母体。在这基础上,本研究计划旨在构建一系列新型酵母菌株,可用于制备数类主流头孢烯母体。我们将利用生物工程方法,把DAAO及GL-7-ACA醯化酶展示在酵母菌株表面,并透过特设之功能基团把各酵母菌株螯合为功能组用于制备头孢烯母体。酵母表面展示技术能避免繁复之酶纯化过程,并能将两个表面展示酶拉拢在旁,特别有利于含有不稳定中间体之两步酶法制备7-ACA。这崭新生物工艺亦可作为基础模型用于发展更多新型酵母菌株,应用于其他更复杂之多酶反应过程,在工业领域应大有作为。

 

项目编号:UGC/FDS16/H01/15
项目名称:探讨香港学生对学术英文写作之理解与经验:香港公开大学个案研究
首席研究员:曹颖宝博士 (公大)

摘要
英语学术写作能力一直以来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元素,它是一种社会情境活动,当中涉及学生自身的文化背景、学术素养,以及学生对文本中权力关系的理解。然而,本港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数据却十分匮乏。为求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这项计划会透过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探讨香港公开大学学生的背景、学习英语学术写作的过程,以及种种挑战和发展情况。

概括地说,此研究计划为期十八个月,共调查约二百名香港公开大学大一写作技巧的学生。研究包括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量度学生之英文学术写作能力,以及全面探索影响学习成效的种种因素。除了学术表现,研究还量度学生的学术素养发展,让人从多角度和多层次评析香港学生对学术英文写作之理解与经验。

 

项目编号:UGC/FDS24/H02/15
项目名称:香港市民支持废物管理政策的决定因素
首席研究员:温家豪先生 (理大专业进修学院)

摘要
在过去的三十年间,香港的都市固体废物增加了近百分之八十,而人口增长仅仅是百分之三十六。这反映香港市民产生废物的比率及增长速度十分值得关注。香港政府于二零一三年五月制定了未来十年的《香港资源循环蓝图》,当中提出多项政策措施及以减少百分之四十废物为目标,这些措施包括扩大现有的堆填区、兴建焚化设施、推行废物收费计划和进一步鼓励废物回收等。除了设立废物处理基建设施外,政府也意识到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因此致力于提供更多的公民教育和社区宣传活动。可是各个持份者,包括市民、立法会议员和环保组织都批评当中一些措施,如扩大堆填区、兴建焚化设施、及推行废物收费计划等,这些措施会造成靠近设备居民的居住环境问题和引致市民额外的财政负担。在一九九七年回归以来,香港人更加主动发声,同时也要求更高的政策参与度。因此,政府应该了解市民支持废物管理政策的决定因素,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市民的需求。为了研究这一点,这个研究项目将进行问卷调查,找出市民支持政策的决定因素。这研究的结果不仅对香港有帮助,而且在全球高密度城市发展下具参考价值。

 

项目编号:UGC/FDS25/E06/15
项目名称:柴油车辆颗粒排放物之化学及毒理学特征研究
首席研究员:王蓓博士 (高科院)

摘要
香港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绝大多数的人口被暴露在汽车尾气排放中。近年来,汽车尾气排放的问题已经在香港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研究表明,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会导致一些严重的问题,包括对人类身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由机动车排放造成的负面身体健康影响包括心血管和肺死亡,慢性支气管炎,呼吸道症状和心血管疾病。

柴油车辆是所有车辆中道路污染的主要来源,其尾气排放会很大程度上提高路面气体和粒子污染物的浓度。根据香港环境局的报告(2013 年),在2010 年有大约88000 辆欧盟前期以及欧盟一,二,三型商用柴油车辆,由这些柴油车辆排放出的可吸入悬浮粒子占所有车辆排放的88%左右。而据中国环境保护部的报告(2010 年),至2009 年底柴油车辆占中国汽车总量的17.7%,而柴油车的粒子排放量占所有车辆的90%以上。

截至目前,一些相关研究调查了香港路面或隧道的车辆排放。然而,在香港对于柴油车辆在不同行驶模式下所排放粒子的化学成分以及毒理研究非常有限。此外,利用底盘测功机来研究香港路面柴油车辆排放粒子的化学成分及其毒性的研究一直是处于空白。

本项目旨在采用香港赛马会重型汽车排放测试与研究中心的底盘测功机来研究香港柴油车辆在不同行驶模式下的粒子排放以及其化学成分和毒理研究。此项目的研究结果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予香港环境保护署以决定减低车辆的尾气排放的可行办法。此外,对柴油车辆排放粒子更深入的了解有助于发展针对性的策略以减少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与此同时,从本项目得到的数据也可用于研究柴油车辆生产年份,车辆类型,产地,行驶模式以及各种排放控制技术对于柴油车辆污染物排放的影响。

 

项目编号:UGC/FDS25/E05/15
项目名称:海水反渗透淡化过程中氯化副产物的生成、归宿及毒性
首席研究员:王超博士 (高科院)

摘要
为了满足全世界不断增长的用水需求,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淡水的方法。香港也计划兴建一座反渗透海水淡化厂,从而可以提供5%的淡水供应。在反渗透淡化厂,为了防止生物体在取水设备和膜上的淤积,海水在膜过滤之前需要投加氯。氯化反应不可避免地导致生成具有潜在健康、感官水质和生态风险威胁的氯化副产物。关于氯化副产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处理和污水处理。而关于氯化副产物在反渗透海水淡化厂中生成的研究很少。根据已发表的关于海水淡化氯化副产物的文献数据,仅仅少数的研究关注管制的消毒副产物,并且大部分研究关注的是采用蒸馏技术的淡化厂,而不是膜穿透技术。

在海水氯化过程中,氯化副产物的生成和毒性以及氯化学同饮用水氯消毒的情况不同。这些不同主要是因为以下因素:1)海水特殊的水质特点;2)来自天然和人造有机化合物的复杂有机前体物;3)操作条件,包括氯剂量、反应时间、投氯模式。所有这些因素将会导致不同的氯化学和氯化副产物的生成。

除此之外,在反渗透海水淡化厂生成的氯化副产物会对接收浓排水的海洋构成潜在威胁。在前处理过程中生成的氯化副产物如果不能完全被反渗透膜阻挡,有机会进入到渗透水中。随浓排水排放的氯化副产物将有可能对海洋生态施加潜在的负面影响。

因此,本项目的长期目标是形成系统的知识来理解海水水质特点和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操作条件对氯化副产物生成的影响。这些知识可以协助香港未来的海水淡化厂来优化海水前处理过程,从而将氯化副产物的生成降至最低。此外,本项目也会研究随浓排水排放的氯化副产物对海洋生态的影响,这些结果也将帮助香港的海水淡化厂提高浓排水的排放口设计。

 

项目编号:UGC/FDS14/E02/15
项目名称:大规模定制中基于相对特征的配置系统设计
首席研究员:王越博士 (恒管)

摘要
大规模定制试图以大规模生产的效率,来为顾客提供定制化的产品设计,从而更好的满足顾客需求。目前大规模定制已经在工、商业领域获得日益增加的关注。产品配置系统是大规模定制中的重要工具。通过产品配置系统,顾客可以对产品的特性或者配件作出选择,表达出自己的偏好和需求。目前戴尔,耐克,宝马等不同行业的公司都通过产品配置系统来推动其大规模定制的业务。阿里巴巴集团更加认为以产品配置为主要工具的C2B是其未来重要的业务发展方向。

产品配置系统通常需要顾客对产品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从一系列的选项中挑选出自己的偏好。但是顾客可能并不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顾客可能只有一些很不精确的、模糊的、甚至互相抵触的想法。这对产品配置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挑战。

本研究拟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来设计更加智能的产品配置系统,填补顾客需求和产品之间的障碍。顾客无需逐个选择产品特性的选项,在使用配置系统时,他(她)只需要表达出一件参考产品与自己的理想产品之间的相对差距。配置系统会自动搜索产品空间,对产品特性进行组合,满足顾客需求。这样,产品配置系统的用户体验将会极大提升。

 

项目编号:UGC/FDS25/B01/15
项目名称:资深酒店业经理职业生涯策略
首席研究员:黄泽强博士 (高科院)

摘要
本研究探讨了职业生涯的发展策略。它的目的是调查香港酒店的高级管理人员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策略与及职业承诺和组织发展前景之间的关系。这项研究采用了混合研究方法,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重点是明确认定酒店的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策略的方法。焦点小组访谈和或深度访谈与选定的酒店高级管理人员会发现他们使用怎么的策略,以促进他们的职业生涯。过去的文献会被参考,以确认其他潜在的职业生涯战略方法。第二阶段采用定量的方法。问卷会包含量度生涯策略,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承诺和组织发展前景。因子分析将被用来发掘职业生涯战略的潜在因素。两步分层多元回归分析将会采用从而发现因变量与独立变量之间的关系 - 职业生涯战略和独立变量(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承诺,组织发展前景)。步骤一将检查人口变量是否会对酒店的高层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策略产生影响。第二步将通过输入其他独立变量(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承诺,组织发展前景)进行测试。结果将会找出香港酒店高级管理人员采取那些策略为着自己的职业生涯之进路。其次,无论是人口变量(步骤一)或其他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承诺和组织发展前景(步骤二)与职业生涯策略(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将被揭示。这项研究的成果将有助于酒店经营者和人力资源专家开发的人力管理的对策及实践,以保持和发展最重要的资源 -人材。

 

项目编号:UGC/FDS17/M02/15
项目名称:通过不同的鼻咽癌三维细胞模型以评估光力学疗法的疗效
首席研究员:胡永基博士 (东华)

摘要
鼻咽癌为本港十大常见癌症,其每年新增个案大约为800个。鼻咽癌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放射疗法及化学药物治疗。唯有关疗法并未能有效帮助下列病人,包括晚期病人、复发病人(远处转移)及对化学药物展现抗药性的病人。是故有需要为此类病人发展其他较新的治疗方法,如光动力疗法。

光动力疗法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认可的疗法之一,其原理主要通过光敏剂,可见光及氧气的配合破坏癌细胞以达到治疗的效果。本研究团队早前通过传统的方法以实验室培植的鼻咽癌细胞株进行对FosPegR光敏剂疗效的测试,发现FosPegR能有效杀灭鼻咽癌细胞。我们亦通过不同的实验证明FosPegR能影响鼻咽癌细胞的分裂周期,有效抑制其扩散及抑制癌细胞内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及表皮生长因子(EGFR)讯号蛋白的生成。唯有关研究只应用传统的细胞培植方法培植鼻咽癌细胞株,其特性与反应可能与一般体内生成的实体细胞瘤存有一定程度的分别。

本研究项目之目的在于通过不同的细胞培植方法培植三维鼻咽癌样本,提供一个与临床病人体内生成实体肿瘤相近似的样本以测试并找出光动力疗法对鼻咽癌的最佳药量。通过量度此三维细胞样本对光敏剂的反应,我们可以更准确评估光动力疗法对鼻咽癌之实体肿瘤的疗效。

 

项目编号:UGC/FDS24/B05/15
项目名称: Is R&D Rewarded by the Stock Market? Evidence from China
首席研究员:许铭博士 (理大专业进修学院)

摘要
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批准于2014年11月17日推出的沪港通令中国股市跨境投资显著增长。尽管国际投资者热衷于扩大在中国的投资,然而由于他们缺乏中国股市的专业知识,尤其对新兴的高科技行业不甚了解,因此对中国股票的深入剖析对他们而言相当重要。研发投资在全球一向被视为市场竞争的重要战略因素。中国政府在研发推广的努力始于改革开放之初,近年更大幅增加在高科技行业的研发投入,对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显著贡献。上市公司研发投资的成本和收益可能不仅体现在现有股价,而且反映在股票价格的未来分布。鉴于中国技术型企业在全球舞台的活跃,虽然大量现有文献已致力于研究西方国家股价表现和研发投资的关系,但是对中国此类上市公司的深层次研究显然远远不够。此拟议研究将填补这一空白。具体来说,我们将使用横截面回归法检视中国上市公司于2003至2013年预期股票收益和研发投资的关系,并探讨研发投资是否为股票收益之长期风险因素。 Berk et al (1997)的研究指出研究开发会导致系统性风险,因此应该在预期收益得到补偿。中国的数据提供了一个机会验证基于美国日本两大研究开发投入国的理论。

 

项目编号:UGC/FDS17/H01/15
项目名称:香港自资高等教育学院教学语言政策初探
首席研究员:杨艳琼博士 (东华)

摘要
香港的教学语言政策,从殖民地时代至今,一直是个具争论性的议题。纵使有不少研究显示母语教学比英语教学更有效率,但是教学语言政策的制订却往往由政治因素推动,也因此必须配合社会及政治各方面的背境因素考虑方能理解。在本港的两文三语政策下,大部份本地大学仍然坚持采用英语教学;然而自九十年代起,随着大学教育普及化,大学生的平均英语水无可避免普遍下降,令部分大学讲师逐渐感到难以用英语授课,而这情况在科学相关学系更为明显。这令人怀疑英语教学政策在大专院校划一执行的可行性,尤其在学生英语成绩一般较低的自资大专院校。此类院校是较为被忽略的持份者,而是项研究旨在汲取这类院校的师生意见和经验,从而探讨有关教学语言政策的执行问题。研究将邀请部分院校来自不同学术部门的师生参与,透过访问形式收集质化数据,以了解大专院校课堂裹教学语言使用方面的实况。研究结果盼望能鼓励进一步较大规模的探讨,最终能促进制订更完善、更能照顾所有学生学习需要的语文政策。

 

项目编号:UGC/FDS14/P02/15
项目名称:稀疏最优化模型以应用于投资组合管理
首席研究员:余国惠博士 (恒管)

摘要
数学优化长期以来一直被许多研究人员探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它广泛应用在不同的领域,如金融、网络设计和操作、供应链管理以及工程学。随着现实生活数据的快速增长,许多优化问题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在大型数据集中,只有部分数据是有意义和有用的。如何分析如此大量的数据和提取有用的信息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至关重要的是要研究大数据的稀疏性。因此,稀疏优化变得越来越重要,其应用广泛。其中一项备受注视的应用是稀疏投资组合的构建。由于交易成本和物质限制,投资者通常喜欢一个更易于管理的稀疏投资组合。这个课题的关键是要制订方法构建稀疏投资组合。虽然稀疏优化的概念已经被许多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探讨,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单目标的框架。

值得一提的是,在现实世界中的大多数问题,其目标不止一个。但是,现时还没有很多研究去探讨稀疏多目标优化问题(SMOPs)。因此,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是建立深入的理论去探讨SMOPs的最优性。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将研究稀疏三目标二次规划问题(STQPPs)和稀疏双目标条件风险价值规划问题(SBCPPs)。对于STQPPs,我们将研究最优性条件和探讨帕累托最优解集的属性。我们计划用Clarke次梯度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计算算法求解STQPPs。对于SBCPPs,我们会运用多目标凸规划法和分段线性的方法来求解SBCPPs。在第一方法中,我们将提出了一种新的次梯度方法来求解SBCPPs。我们也将进行广泛的数值实验来证明我们的求解双目标凸规划问题算法的高效率。在分段线性的方法,我们将采用多目标单纯形法和Benson的外逼近算法,设计一个有效的算法来获得集中的所有帕累托最优的解决方案。我们也将应用所提出的算法,以获得最佳的稀疏组合策略,并使用香港联交所的真实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项目编号:UGC/FDS14/M01/15
项目名称:青光眼结构与功能的空间时间研究
首席研究员:余泽仁博士(恒管)

摘要
青光眼是一种慢性性视神经病变。是全球不可逆转失明的首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UniversalEyeHealthGlobalActionPlan2014-2019全球眼部健康计划,监测青光眼是管理与年龄相关的不可逆转失明的主要议题之一。目前,视神经乳头的结构性检查和视野的功能性检查是检测青光眼和监测青光眼演变的主要评估模式。然而,在临床实践中,青光眼大都只是用全域性的测量来进行监测,例如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和视野平均偏差。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分布和视觉灵敏度的几何信息往往只作单独分析。没有综合结构和功能性测试的时空数据,将很难诠释青光眼的演变(由其结构性演变和功能性演变可能碰不一致),以及难已作疾病的预后评估。此研究计划旨在开发一个统计模型来整合纵向的结构性和功能性数据的时空信息来为青光眼的演变进行诠释。由于此计划牵涉到高维数据,数据压缩技术将被采用于提取足够的信息来进行模型开发。

 

项目编号:UGC/FDS25/M03/15
项目名称:在发酵箱以海洋微生物产生河豚毒素作医、药学应用
首席研究员:余海虎博士(高科院)

摘要
在中国南海岸以及香港水域有一种常见的耐寒鱼类叫河豚。绝大多数的河豚含有河豚毒素,这是一种比氰化物的毒性高1200倍的神经毒素。一条成熟河豚体内的这种神经毒素可以杀死30个人,并且没有解药。然而河豚毒素是一种潜在的新型止痛剂并且是一种无正交作用的(无迭加作用的)局部麻醉药。河豚毒素可能成为包括癌症患者在内的很多病人止痛剂。

早在我们1996-2003年的研究中,我们收集并鉴别了香港水域里的10种河豚(先后在1997年及1998年在文献上发表)。通过研究分布在河豚器官里的毒素和季节变化对分泌河豚毒素的影响(2002a、2002b及2003)。我们发现不同的河豚类别里存在不同量的河豚毒素,同时河豚毒素广泛的存在于其他鱼类中,由此我们产生疑问,是否河豚毒素真正由微生物生产而来。

根据我们曾经RGC专案(香港理工大学5458/05M)的报告,我们已经能够从河豚中分离出许多能够产生河豚毒素的微生物种类。为了进一步优化河豚毒素的产量,我们选取了不同条件的发酵参数,包括:PH值,温度,盐分,需氧或厌氧条件,不同的培养基,精氨酸或外界氨基酸。其中很多结果对于我们本次研究细菌生产河豚毒素提供了说明。在我们本次的研究中,我们进一步比较了多种方法检测河豚毒素,比较了多种敏感度和使用了一些技术,例如老鼠生物测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细胞培养方法,最后我们发现细胞培养法能更好获得我们需要的结果。我们能够生产用于识别和检测的河豚毒素抗血清(与广州的华南农业大学合作),但是这种抗血清暂时无法商业化,在我们研究计划中,我们希望找到一种快速检测河豚毒素的装置。我们已经将我们的发现以及检测河豚毒素的技术做一个初步的临床实验,并且成功检测分析出香港4名河豚毒素中毒人士体内的河豚毒素。通过研究多种条件影响河豚毒素,我们对河豚毒素产生机制有了更好的认知(促进以及抑制)。在阐明河豚毒素生物合成流程后,有助于我们获得有关最佳培养基溶液和条件更好的配方和计划。

在这篇应用提议中,我们希望找到最佳培养微生物发酵生产河豚毒素的条件,然后发明一个更合理可信的提取纯化河豚毒素的流程,用创新型的联合发酵生产提取纯化法来获得最约在1mg/L的优质河豚毒素产量。我们也希望找到一种检测河豚毒素的ELIZA设备。

 

项目编号:UGC/FDS11/E04/15
项目名称: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节能的跨层优化
首席研究员:赵英超博士(明爱)

摘要
全球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出货量于2015年将超过二十亿。由于需要电池供电,这些移动设备迫切需要提高电源效率以延长使用时间。显示器通常是移动装置上最消耗功率的部件之一。传统上,大部分功耗都归因于液晶显示器(LCD)面板,其消耗的功率大约占移动装置消耗总功率的60%。最近,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已成为显示的新选择,它的优点包括发光效率高,对比度更大,色彩更明亮,以及它可以建立在灵活和透明基板上。虽然OLED比LCD更省电,它仍然是移动设备上消耗相当多电量的部件之一。我们对三星S4系列的OLED显示器耗电量做了测试,发现在待机模式中,显示器消耗的功率大约为总功耗的43%。OLED区别于LED的一个独特的特性那就是OLED耗电量与其显示的颜色高度相关。在这个项目中,我们会利用这个属性来显著提高OLED显示器的电源效率。具体而言,我们提出了一个横跨三层次的分层协同优化框架。

首先,在设备层次上,该项目将开发一个统一的功耗模型,这个模型既可以捕捉到OLED单元与颜色相关的功耗,又可以捕捉到相邻图像帧的颜色转换导致的动态功耗。

其次,在硬件层次上,由于OLED单元允许在功耗与色彩之间进行权衡,视觉品质感知的动态电压调节(DVS)将用于开发不同的应用。

第三,在软件层次上,由于不同的颜色消耗不同的电能,我们将研究如何针对录像进行动态色调映射(DTM),通过进行视频分类和色彩变幻以节省显示器的耗电。 通过利用硬件层次的电源跟踪信息,一个新的软件级的在线视频分类技术将被提出。这个项目的最具挑战性的方面是自适应地考虑到视频流和游戏等应用中严格的时序要求,将提出的技术有效而快速的实现。

该项目中最关键的就是功率模型,它集成了硬件层和软件层来克服挑战。初步结果再次确认通过OREO的三层优化来降低OLED显示器功耗的巨大潜力。 从该项目的OLED显示器节电中获取的原则,将有益于数码娱乐专业本科学生的软件开发培训。学生们可以将节能理念嵌入到移动应用的设计中,并最终构建出省电的应用程式。

这个项目的成功,我们的目标是通过降低OLED显示器的功率至原来的一般,这将有助于降低移动设备的功耗,延长其使用时间,并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甚至为绿色地球做出贡献。

 

项目编号:UGC/FDS15/M01/15
项目名称: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照顾者充能:对比家连家心理教育、团体叙事实践小组和综合型朋辈互助成长组的干预成效
首席研究员:周德慧博士(树仁)

摘要
是次研究是一项干预效果的比较研究。在该研究中,我们将开发一项支持患有精神分裂症人士照顾者的干预模式。我们称之为综合性同伴支持成长小组(IPSGG)。与此同时,我们还会将其成效与另两种干预模式,即家连家教育计划和团体叙事实践小组的效果作以比较。是项研究是香港本地首次在同一个研究中,涉及提供给照顾者的多个不同干预模式的研究。它有助于分辨这三种不同模式在支持照顾者方面的优缺点和实践效果。

是次研究采用一个纵向长期框架(包括干预前评估、干预后评估测和干预后三个月的跟踪评估)。该研究采用以延迟干预组为控制组的嵌套设计来评估三种干预模式(FLEP小组、CNPG小组和同时作为控制组和后来接受IPSGG延迟干预小组)的干预效果。对干预小组效果的跟进,采用既包含质性研究又包含量性研究的平行混合性设计方案。

我们计划招收共120名照顾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家属参加此研究,每小组分别有40名照顾者,以保证此项研究可达到已有文献中提到的.68效果量(Cohen'sd),和所期望数理统计功效水准为.80以及机率水准为.05的要求。所有120名照顾者都会参加量性研究部分,即通过使用标准量表分干预前、干预后以及干预完成三个月后三次评估其主观负担、心理健康、充能、自我效能感、情绪和社会支持等方面。ANOVA重复测量和ANCOVA分析将被用于追踪参加者在不同干预组的进度。质性研究将采用半结构化焦点小组访谈的形式将开展探讨(一)照顾者的照顾过程经验,(二)阐明他们照顾经验中的转变,及(三)用多元交叉法探究其与定量研究结果之间的关系。在该研究中,共有三十名参加者会在五个时间点参加五次焦点小组,每组六名参加者。在选择焦点小组成员时,我们会考虑他们的性别,以及与患有精神分裂症人士之间属于哪种亲属关系等因素。我们会使用主题分析法来分析从焦点小组访谈中所收集的数据,以备透过多元交叉法来探讨量性研究中的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