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资助局公众讲座 - 粒子物理学

由研究资助局举办,是次公众讲座订于2016年7月30日(星期六) 下午举行,并邀请了两位专家学者介绍其研究成果。有关讲座的详情如下:

讲题 讲者 时间
追踪幽灵粒子 - 探索中微子

潘振声博士(香港大学物理系首席讲师)

下午2:30 - 3:30

观微而知着 - 物质终极结构的探索

朱明中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教授)

下午3:30 - 4:30

地点:香港科学馆演讲厅﹝位置图
语言:粤语
即场免费入座,座位先到先得

有关查询,请致电2524 3987或电邮至 rgc@ugc.edu.hk 与我们联络。

第一节讲座
讲题:追踪幽灵粒子 - 探索中微子
讲者:潘振声博士
时间:2016年7月30日(星期六) 下午2:30 - 3:30


讲座简介:

所有物质皆由基本粒子组成。在所有基本粒子中,中微子为数最多,可是人们对它并不甚了解。透过最近几项重大发现,现在人们知道中微子不但具有质量,而且会经由中微子振荡来转变类型。中微子的特性对粒子物理学、宇宙学、以及天体物理学皆有着极深远之影响∶它或许是解释我们存在的关键—为何物质在宇宙中的数量会远远超过反物质。讲者将会在演讲简述科学家追踪这些“幽灵粒子”的刺激艰辛经历,包括大亚湾核反应堆中微子实验之最新结果。大亚湾实验对香港亦有象征性意义—它是香港科学家首次参与的国际性大型粒子物理实验项目。


讲者简介:

潘振声博士现时为香港大学物理系首席讲师。其学术领域包括粒子物理学、宇宙射线物理学、超新星天体物理学、超新星残迹和X射线双子星、以及光污染之科学研究。潘博士是大亚湾核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其中一位首批参与的科学家。大亚湾实验利用距约香港50公里的大亚湾核电站所发放出来的中微子来研究其振荡现象。

研究资助局公众讲座 - 粒子物理学 (第一节讲座 - 图 1) 在大亚湾远点实验厅里的探测器(图片来源∶劳伦斯柏克莱国家实验室)

在大亚湾远点实验厅里的探测器(图片来源∶劳伦斯柏克莱国家实验室)

研究资助局公众讲座 - 粒子物理学 (第一节讲座 - 图 2) 大亚湾核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反中微子探测器的内部(图片来源∶劳伦斯柏克莱国家实验室)

大亚湾核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反中微子探测器的内部(图片来源∶劳伦斯柏克莱国家实验室)

 

第二节讲座
讲题:观微而知着 - 物质终极结构的探索
讲者:朱明中教授
时间:2016年7月30日(星期六) 下午3:30 - 4:30


讲座简介:

自古以来,很多哲学家与科学家均深受原子学说影响,认为万物皆由不可分割的“原子”组成。这些“原子”— 现代称为基本粒子 — 的互动,衍生万物,因此基本粒子的性质便是理解各种物理现象的基础元素。近年的几个基本粒子物理学的重大突破 — 包括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 于2012 年运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侦测到希格斯玻色子(俗称“上帝粒子”) 的存在,及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新类型中微子振荡等 — 标志着基础物理学黄金时期的开始。这些发现不但本身极为重要,亦开启了探索新物理的大门,有可能带来能颠覆我们对物质和宇宙的基本结构的概念!讲者将会浅白地介绍这些突破性发现,以及粒子物理学家在追寻哪些物理新领域。


讲者简介:

朱明中教授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得理学士及博士学位。1995 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之前,受聘于麻省理工及加州理工学院从事研究工作。他现在的研究兴趣以天体物理、宇宙论、及粒子物理为主。

研究资助局公众讲座 - 粒子物理学 (第二节讲座 - 图 1) 希格斯粒子在ATLAS探测器中衰变至两个电子及两个渺子的事件显示(图片来源∶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希格斯粒子在ATLAS探测器中衰变至两个电子及两个渺子的事件显示(图片来源∶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研究资助局公众讲座 - 粒子物理学 (第二节讲座 - 图 2) ATLAS探测器打开后的景象(图片来源∶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ATLAS探测器打开后的景象(图片来源∶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研究资助局公众讲座 - 粒子物理学 (第二节讲座 - 图 3) 大亚湾远端实验室内放置了四个反中微子探测器(图片来源∶Qiang Xiao)

大亚湾远端实验室内放置了四个反中微子探测器(图片来源∶Qiang X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