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资助局公众讲座 - 废物处理

由研究资助局与香港科学馆合办,是次公众讲座订于2015年5月9日(星期六) 下午举行,并邀请了两位专家学者介绍其研究成果。有关讲座的详情如下:

讲题 讲者 时间
厨余管理-化废为宝

黄焕忠教授(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教授及嘉汉林业珠三角环境应用研究中心主任)

下午2:30 - 3:30

光催化技术的除污染应用

余济美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教授)

下午3:30 - 4:30

地点:香港科学馆演讲厅﹝位置图
语言:粤语
即场免费入座,座位先到先得

有关查询,请致电2524 3987或电邮至 rgc@ugc.edu.hk 与我们联络。

第一节讲座
讲题:厨余管理-化废为宝
讲者:黄焕忠教授
时间:2015年5月9日(星期六),下午2:30 - 3:30


讲座简介:

香港现时每日约有3500吨厨余直接被弃置于堆填区,此举不单耗尽有限的堆填空间,更衍生出各种环境影响。倘若能善用一个“从摇篮到摇篮”的综合厨余管理方案,厨余将可转化为再生能源,既可抵销本地购买能源需求之余,又能达至“零废物”所产生的双赢局面。由于厨余属含水份高的有机废物,采用热能技术处理并不符合经济效益,反之生物技术则是最可行及可持续的处理方法。

堆肥处理及厌氧分解是传统的厨余处理技术,可分别把大量厨余转化为有机堆肥及再生能源。厌氧分解过程中所产生的沼气可供发电之用,或可连接煤气网络,利用现有的输气系统输送。倘本港所有厨余均采用厌氧分解技术处理,所产生的电力可供本港约4%的家庭使用。另一个可选择的方案是堆肥处理,以堆肥方式回收厨余中的养份,能减低依赖无机肥料。此外,堆肥中的腐殖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为农作物带来持久的益处。其他可行的工业技术方案,例如制造鱼粮和生物柴油,亦是具吸引力的能源回收技术,而且愈来愈受注目。利用发酵技术可将厨余转化为高蛋白鱼粮,另外厨余原料或经厌氧消化后产生的沼液均可用作培养富集油脂微生物的基质,经提炼后可制造生物柴油。

从众多厨余处理技术中,香港需考虑其市场供求情况及长远的效益,以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閞拓一套适合香港的综合厨余管理方案,以达到能源及养份的资源循环之效。。是次演讲将概述可行的厨余处理技术,分析有关技术对香港及其他国家的合适程度,以及讨论回收厨余的好处和面对的主要挑战。


讲者简介:

黄焕忠教授自1992年起于香港浸会大学任教,现为该校生物系教授。他亦是寰科顾问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提供环境顾问服务。黄教授于香港中文大学取得生物学学士及硕士学位,后于西澳洲梅铎大学(Murdoch University)取得环境科学博士学位。他现为嘉汉林业珠三角环境应用研究中心及香港有机资源中心的中心主任。黄教授是香港有机资源中心的创办人之一,并在香港建立首个独立第三者有机认证系统,为本地及海外的有机农业及加工业务提供有机认证服务。他应邀担任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及山东大学的客座教授。黄教授一直从事多项研究,包括把有机废物再加利用以生产能源和生物质、开发创新的堆肥技术、厌氧分解厨余、废物分类和回收,以及修复被多环芳烃、农药和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此外,黄教授亦担任多项研究计划的首席研究员,研究经费共逾7,000万港元。他曾独撰或与人合撰逾350篇刊于SCI期刊的文章和会议报告。黄教授多年来致力推动环保,并获政府委任为多个顾问委员会的成员,包括渔农业谘询委员会主席、环境保护运动委员会副主席、环境谘询委员会委员、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等。黄教授在2011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荣誉勋章,以表扬他在环保方面的服务和贡献;黄教授并获委任为太平绅士。

研究资助局公众讲座 - 废物处理 (第一节讲座 - 图 1) (实验厌氧分解反应器)

实验厌氧分解反应器

研究资助局公众讲座 - 废物处理 (第一节讲座 - 图 2) (能分解厨余油脂成份的微生物)

能分解厨余油脂成份的微生物

研究资助局公众讲座 - 废物处理 (第一节讲座 - 图 3) (牛潭尾禽畜粪便堆肥厂之密封堆肥装置)

牛潭尾禽畜粪便堆肥厂之密封堆肥装置

 

第二节讲座
讲题:光催化技术的除污染应用
讲者:余济美教授
时间:2015年5月9日(星期六),下午3:30 - 4:30


讲座简介:

空气和水质污染日趋严重,研发有效的环保杀菌净化技术实在刻不容缓。光催化物料透过接触能吸收有害的紫外线辐射、降解污染物及杀菌。在香港特区政府的支持下,我们研发出制造纳米光催化剂及薄膜的方法。这些耐用物料在环保工业中有莫大商机。

在空气处理/水处理系统中应用光催化技术,是去除细菌和污染物的最有效方法。光催化滤芯系统以低能量紫外线照射已涂有二氧化钛(TiO2)的催化剂表层,在空气/水中释放氢氧自由基(.OH),把污染物、细菌和病毒氧化,并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


讲者简介:

余济美教授于一九八零年毕业于美国圣马丁学院,并于一九八五年取得美国爱达荷大学博士学位。他于一九九五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并于二零零二年晋升为化学系教授。余教授现任联合书院院长,并兼任环境、能源及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余教授是光催化研究领域的知名科学家,拥有六项光催化纳米材料的专利,并于二零零五年与合作研究者共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余教授发表了300篇科学论文,论文被引用近20 000次,而他更名列赫赫有名的2014“汤森路透高引用科学家”榜上。

余教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现任空气及废物管理学会香港分会执委、香港地球之友顾问、《纳米粿粒研究杂志》副主编,以及研究资助局自然科学学科小组成员等。余教授获教育部选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并担任国立台北科技大学荣誉国际讲座教授。

研究资助局公众讲座 - 废物处理 (第二节讲座 - 图 1) (光催化杀菌技术)

光催化杀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