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編號:UGC/IIDS13/H01/22
項目名稱:海外離散之音與鄉愁:粵語流行音樂在東南亞地區的發展學術研討會
首席研究員:鄭楨慶博士(珠海)
摘要
時至今日,在華語流行音樂的社會歷史研究中,粵語流行音樂(或廣東歌)在東南亞與海外華人社群的發展軌跡,尚欠缺完整或全面的探討和研究。為彌補此一缺憾,本次研討會將邀集各地的專家學者,集思廣益,為此領域建構科研基底,會議將涵蓋三個主要課題:
- 粵語流行音樂在東南亞流行音樂工業發展與其音樂場域中所扮演角色;
- 探索台灣及東南亞地區華人對粵語流行音樂的文化的共同記憶,以及
- 流行文化內在因素的變化如何影響粵語流行樂發展的興衰。
本次研討會除了將聚焦於粵語歌曲在東南亞地區的發展: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與台灣地區,同時也將觸角延伸至與緬泰越的華語社群中。透過檢視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對粵語流行音樂發展的影響,希冀能進一步思索海外粵語歌曲在華文流行音樂板塊當中的不同位置與歷史位移,並重新審視其在華文地區流行文化工業體系中的地位。
項目編號:UGC/IIDS25/B01/22
項目名稱:循環時尚論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在時尚行業的體現
首席研究員:鄭曉女士(高科院)
摘要
此次活動名為「循環時尚論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在時尚行業的實施」,為期3天並採用線上及線下混合模式。該論壇每天將涵蓋關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UNSDGs)的不同範疇,包括經濟(SDGs 9和12)、社會(SDGs 7、9、10和12)和環境(SDGs 9、10和13)目標。將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和專家,包括時裝設計師、運營者、企業社會責任審計師,以及具有服務或產品設計企業經驗的SDG實施項目人員發表演講並展示他們目前的研究成果,並詳細闡述可持續發展目標相關服務和產品的實踐方法。本次研討會致力於在時尚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框架內,以僕人式領導、設計思維和變革等學術理論促進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應用;以及時尚相關行業的卓越研究和職業技能。活動結束後,將建立一個網站,並將所有研討會記錄上傳到網上。該網站作為檔案庫記錄整個活動,並為對上述主題感興趣的任何人提供相關資訊。最終目的是促進和培養教師的研究興趣和及學術人員的能力,同時在多個層面提高對可持續性的認識。
項目編號:UGC/IIDS24/B02/22
項目名稱:建立和持續大灣區跨境電子商貿業務發展氣勢
首席研究員:劉銳業博士(理大專業進修學院)
摘要
2019年冠狀病毒大流行的出現和影響導致全球經濟發展停滯,但也為國際貿易推動其數碼化轉型以促進電子商務銷售的興起提供了重大機遇。事實上,社交距離決定了線上消費的增長趨勢,跨境電子商務,特別是在大灣區,已成為連接製造業與全球消費的重要方式。為應對這一機遇,迫切需要及快速適應大灣區新的供應需求關係,因此,該提案將邀請已經具備中國大灣區跨境電子商務業務專業知識的演講者,觀眾包括需要這種數據專業的知識。如本提案所述,研討會和會議將重點關注大灣區跨境電子商務業務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包括在使用創新技術和知識管理、研究知識和技能、教育和培訓、監管和治理技術和協議方面的平衡。計劃中的會議將是第一次解決此類跨境電子商務問題。香港被選中是因為它擁有世界領先的供應鏈系統及國際貿易中心。此外,香港地處亞太中心的戰略位置,以其蓬勃發展的供應鏈行業和貿易活動而享負盛名。此外,在粵港澳大灣區開展跨境電商業務符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粵港澳政府簽署的《深化廣東框架協議》——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我們提出的項目可以提高業界的認識和支持,以分享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方法,並通過跨境電子商務業務的發展鼓勵大灣區內的經濟一體化。作為回應,會議參與者將探討全球公司使用電子商務的案例研究,分析電子商務的使用和影響。與會者還將討論電子商務的好處、電子商務應用的實施、市場機會和電子商務的戰略。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香港恆生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深圳大學、澳門旅遊學院、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協會、飛躍莞港灣區薈、海運學會、香港航運物流協會、港口、交通基礎設施和北極的氣候變化適應規劃可以通過建立一個團隊交流知識並通過研討會和會議與當地機構接觸,從而為提議的提案做出貢獻。會議預計將取得六項成果:(1)吸引知名學者、政策制定者和行業從業者產生創新成果;(2) 通過網站、社交媒體和時事通訊擴大各種研究和學術活動的推廣;(3) 促進一系列研究研討會;(4) 指導相關學科的青年研究人員;(5) 促進與學術界、工業界、協會和政府的學術活動;(6) 通過不同的交流方式,例如專業雜誌(例如,海運季刊、海事經濟季刊)和新聞稿,產生利益共同體容易獲得的研究成果。